农业生态学复习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农业生态学复习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1系统的生物构成特点, 农业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生物品种是经人工驯化培育的农用生物,以及与之有关联的生物.

(2系统的环境特点。农业生态系统的环境更多的受到人类的调控、改造、人类一方面通过工程措施,如建水库,另一方面通过生物措施和化学措施改变环境,如建防护林,施化肥等.

(3系统的稳定性机制,农业生他系统中的自然调节稳定机制被消弱,代之以更多的人类调节控制。

(4系统的开发程度。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比自然生态系统简单,便于人类管理,简化了的能量和物质流通途径使得系统趋向更加开放,有意识的输入。

(5系统的生产力特点, 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常比同一区域内的自然…生态系统为高。

(6系统服从的规律。农业生态系统由于受到人类活动的意向,不仅服从自然规律,而且还服从社会经济规律.

(7系统的运行”目标”,生态系统演变的最终状态若称为系统运行“目标“的话,自然生态系统的”目标“是自然资源的最大限度生物利用,并使生物现存量达到最大。而农业生态系统的“目标”是使农业生产的有限自然与社会条件制约下,最大限度满足人类的生存,致富和持续发展的需要。

12,简述作物生产力估算的重要意义。

(1作物生产力估算是提供作物理论产量,定量的表达在一定气候土壤及农业技术水平下作物可能达到的生产能力,预示农业发展前景.

(2作物生产力估算不仅可以作为制定国家或地区农业发展规划,确定投资方向及有关农业政策的依据,而且是估算土地人口承载能力的基础。

(3作物生产力的动态研究则揭示作物生育规律,产量形成与环境条件相互作用的机制,对定量分析资源利用程度,生产潜力,产量限制因素等,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13,简述土壤库的特征。

(1是一个固相、液相和气相共存的三相体系,为生物活动提供了适宜条件.。 (2土地库的化学成分和结构比较稳定。

(3土壤库内温、湿度变化程度比大气库低得多。 (4土壤库内的空气维持着饱和或接近饱和的湿度。

(5)土壤库为生物提供了避免高低两个极端温度变化,以使其根系免受风吹、蒸发、光照和 干燥的安全场所。 (6)土壤库中居住着大量生物种群,捕食动物和被捕食动物,食草动物与食肉动物以及微生 物等变动着的种群。 (7) 土地库与地面动植物存在着密切的能量转化与物质循环联系, 土地有机物质是生物活动 的能源 (8)土壤库的功能通过人工措施及合理的农业生态系统结构得到改善。 14,简述土壤库的生态管理措施。 (1)依据最大生物量原理,努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生态系统的生物量通量或能适量。 (2)建立生物固氮体系。豆科作物可以减缓有机质下降,并可增加土壤的氮素。 (3)增加生态系统的再循环指数,采用秸秆还田的方式,在不施化肥,少施农肥的条件下,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土壤有机质下降趋势。 (4)以小流域为单元,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建设,保护土壤肥力,并从社会、经济、生态 三个方面,从宏观上调控土壤肥力。 15,简述次级生产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动物和微生物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具有多种功能,除提供畜力外,还可以生产营养丰富、经济价 值高的产品—奶、肉、蛋、皮毛和氮。和食用菌等。农业动物和微生物能够将人类不能直接 利用的物质转变为可以利用的产品,能够富集分散的营养物质,并进行转化和浓缩。这在农 业生态系统中是不可取代的重要组成部分,及农业生态系统的次级生产。 (一)转化农副产品,提高利用价值 在农作物生产的有机物中,70℅-80℅作为产品从农 田中收获取走,其中用作粮食、油料和工业原料的部分仅占全部有机质的 30%左右,大量的 秸秆,糠

麸等含有丰富营养元素和化学潜能,如果将秸秆直接作燃料,则有机物中的化学潜 能很快变为热能散失,结合态氮素也挥发而脱离农业生产系统进入大气圈,这是能量转化率 最低的一种途径,秸秆通过畜禽和食用菌利用转化,废弃物再通过沼气系统。 (二)生产动物蛋白质含量,改善膳食组成,我国人民综合 x 产 x 的占有水平与世界某些国家 相比或应有的食物营养标准相比都存在较大差距。动物性食品富含蛋白质,如猪肉含 16%~ 20%,大米仅含 7%,特别是人体必需的 8 种氨基酸(蛋氨酸、赖氨酸、色氨酸等) ,在动物性 食品中含量较多,对改变膳食结构在动物性食品中含量较多,对改变膳食结构,提高消费水 平有很大意义。 (三)促进物质循环,增强生态系统功能,提高产品经济价值。农副产品经过动物消化后, 其粪便排泄物易于被微生物分解转化为植物可以吸收利用的营养元素,有利于促进物循环, 增强生态系统的功能。此外,初级生产的产物经过次级生产的转化后经济价值可以提高,经 济收入的增加有利于系统中各生产过程的改善和加强,有利于加速经济的扩大和再生产。 16,简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技术。 (1)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土地、水、气候等) 。 (2)农业品种的繁育及其高效种养技术,优质、高产、抗逆 (3)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技术 (4)生态农业与绿色食品技术。 (5)农业信息化技术 六,论述题 2,试述初级生产和次级生产的关系。 在农业生态系统中, 初级生产和次级生产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关系, 次级生产依赖于初级 生产而得以生存和发展, 并对初级生产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但是不合理的次级生产也会消 弱,甚至于毁灭初级生产,这对于草地生态系统尤为重要。

(1)次级生产对初级生产的依存关系,各种动物依赖于初级生产而获得食料,以得到生长发 育所需的各种物质和能量,进行产品生产。因此,初级生产产品和副产品的种类、质量和数 量决定了农业生态系统中畜、食、鱼或其他动物的种类、数量和转化效率。例如,我国南方 稻区传统的主要畜禽种类是猪、鸡、鸭。稻谷及副产品为上进畜禽的主要饲料,各种绿肥则 是猪的良好青绿饲料而在一些蚕桑生,较发达的地区,羊也是一种主要的家禽;因为桑叶是 羊的良好饲料,为这些家畜的生产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合理的初级生产布局,还可以改善环境质量,为家畜提供良好的生长和栖身环境,这对草原 牧区的畜牧生产有更重要的意义。 (2) 次级生产对初级生产的促进作用,合理的次级生产可以促进初

级生产, 在草原牧区,大量 的生命必须元素通过牛羊便而实现再循环的,家畜粪便出保证各种生命必须元素的再循环外, 还是改良草原的一个重要因素, 其主要作用有?使植物区系发生变化, 及增大禾本科植物的比 例, 此外它还能促进优良牧草比杂草生长得更好?有利于蚯蚓的繁殖生长, 而蚯蚓则是土壤的 改良者。合理放牧,畜群的践踏是大量茎叶埋入土表根层,是有机和无机营养这一土层内大 量积累,为土栖生物的生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形成生命活动中心,在草原的土栖动物中, 以蚯蚓为最多其生物量可能达到,甚至超过家畜的生物量,蚯蚓的活动使有机质转变成腐殖 质并能使土壤中各种无机元素发生移动,不仅促进土壤肥力的增长,而且也极大地提高了植 物对营养元素的同化效率,进而使草原初级生产力的提高。在农区,随着社会对各种动物产 品需求的增长和饲料科学的发展,饲料种类的拓展必将对饲料生产提出更高更广泛的要求, 从而促进种植业结构的改革和调整,栽培管理技术的改进和农业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的提 高.。 (3)不合理放牧对草原初级生产的影响,不合理放牧指草原再畜量超过或大大低于其承载 量。对初级生产者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过度放牧不但会使可食草种的数量减少而影响初级生产力和牧草品质,还会导致土壤板结, 杂草和青草增多, 严重时发生沙化和盐碱化使草原初级生产力大大下降。 放牧过于不足也 是有害的,这一方面造成牧草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则使植物残体的积累速度超过了微生物 的分解速度而延缓了营养元素的循环,还可能产生火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