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届高考语文复习三年模拟精华汇编3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2010届高考语文复习三年模拟精华汇编3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 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1)这首词开头两句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答:

(2)“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这是词人托意所在,试从塑造形象、传达心境的角度简要分析。 答:

答案 (1)特点是寒落疏冷。作用是烘托了词人冷落孤独的心境。

(2)此句塑造了一只寂寞孤独、心怀幽恨、傲岸不群的孤鸿形象。词人以惊恐不安,心怀幽恨,拣尽寒枝而不肯栖息,只得归宿于荒冷的沙洲的孤鸿自比,表达词人幽居清冷的心境和不甘随俗的高洁品格。

6.(07西安地区八校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好事近·渔父词

朱敦儒

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 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

【注】 朱敦儒,宋高宗绍兴十九年(1149)辞官离开朝廷,长期隐居浙江嘉兴。 (1)作者在词中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借此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趣? 答:

(2)请结合词名简析这首词下片的表现手法。

答:

答案 (1)这首词塑造了一个远离尘世、独钓寒江的渔父形象。借这个形象表达了词人坚决放弃官场生活的心志及处于恬淡自适的惯常生活状态的安然心态。

(2)下片写景动静结合、以静显动、以动衬静。新月当空,钓丝不动,水平如镜,上下天光,表里澄澈。作者用洗练的笔墨勾勒出一幅清雅的图画。这境界是静的,所有的景物都表现着这一特点:“钓丝闲”是静的(“闲”);“上下是新月”,可见水也是静的,静得连波纹也没有??而这幅静态的画面上,作者最后加上奇妙的一笔:一只缥缈的孤鸿,明灭于远空,那是静的背景上的一个动点,而它的动感不是来自位置的移动,而是来自光线的变化。这小小的一点便使如画的诗境更显安静、清丽、美妙。 7.(07广东东莞模拟)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点绛唇·途中逢管倅

赵彦端

憔悴天涯,故人相遇情如故。别离何遽,忍唱《阳关》句! 我是行人,更送行人去。愁无据。寒蝉鸣处,回首斜阳暮。

(1)本词上片用了什么典故?在词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

(2)结合全诗谈谈对“寒蝉鸣处,回首斜阳暮”的理解。

答:

答案 (1)王维《渭城曲》(写《阳关三叠》《阳关曲》也对)。突出作者在漂泊天涯时与

故人刚刚相逢又匆匆别离的悲苦的心情。

(2)这两句以景写情,用凄切的寒蝉声和暗淡的夕阳烘托出无边无际的愁苦。

第三部分 创新预测题精选

1.(威海市普通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测)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点绛唇

朱 翌

流水泠泠,断桥横路梅枝桠。雪花飞下,浑似江南画。 白璧青钱,欲买春无价。归来也,风吹平野,一点香随马。

(1)咏梅词大多写得干枯瘦硬、老气横秋,而这首词历来被公认为是咏梅词中最富特色的

一首。请你结合上片词句内容归结该词所表现的意境。

答:

(2)简要分析“归来也,风吹平野,一点香随马”的表现手法。

答:

答案 (1)在流水发出泠泠响声的河边,梅树的枝杈横在河桥旁的路上,梅花开得像雪花飞白一般,很像是一幅描绘江南景色的风景画。短短四句,将早春描绘得清光明媚,风流俊赏,勾勒出一幅清新淡雅的咏梅图。

(2)游春回来,春风吹过平原野外,一缕梅花的香味随着马飘散——跟着骑马的人。末三句抒发了词人郊游归来无限喜悦的心情,然而这心情又并非直抒胸臆,而是融情于叙事、寓怀于写景之中的,使抒情、叙事、写景达到了高度统一。 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木兰花

宋 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1)人们常欣赏“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但联系全词意境看,一个“渐”字却“最

为传神”。试分析“渐”字“传神”之所在。

答:

(2)请从“景”与“情”的角度简要赏析这首词。

答:

答案 (1)从词的意境看,“渐”字写出了美景一个比一个美,春意一处比一处浓的变化过程。先是风自东来,吹皱水面,召唤游人;再是杨柳如烟,柳枝浅碧,晓寒犹轻;最后是杏花如火,春意方闹。“风光”逐步展开,芳春美景越看越好。“渐”字之“传神”,全在其中。

(2)词的上阕所写之景是美景、乐景,水波迎客,杨柳如烟,红杏似火,“风光”好到极致,作者流露出欢娱快乐之情;词的下阕,生发感慨,人生一世,艰难困苦,欢娱恨少,忧患苦多,而今风光将尽,无力挽留,只能举酒劝说斜阳,留下晚照于花间,延长欢娱片刻。全词乐中有哀,喜中生悲,情景交融。 3.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①

游鹅湖,醉书酒家壁。

辛弃疾

春入平原荠菜花,新耕雨后落群鸦。多情白发春无奈,晚日青帘酒易赊。 闲意态,细生涯。牛栏西畔有桑麻。青裙缟袂谁家女,去趁蚕生看外家。 【注】 ①辛弃疾作此词时被罢官而闲居在江西上饶,年仅42岁。②外家:女子出嫁后称娘家为外家。

(1)这是一首借景抒情的词作,请结合具体句子谈谈词人在上下阕分别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