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理综上学期期末考试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理综上学期期末考试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河北衡水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三年级理综试卷

本试卷分Ⅰ卷(选择题)和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 页。其中第Ⅰ卷共126分,第Ⅱ卷共274分,满分共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1 C 12 N 14 16 Na 23 S 32 Cl 35.5 K 39 Cu 64 Ag 108

Ⅰ卷(选择题 共126分)

注意事项:1.答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将Ⅰ卷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Ⅱ卷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 3.考试结束,将答题纸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

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

题卡上)

1、下列有关化合物或细胞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长素和干扰素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氨基酸 B.植物细胞都含有溶酶体、叶绿体和内质网

C.肺炎双球菌和酵母菌都含有核膜和线粒体 D.麦芽糖、蔗糖和乳糖都是由两个单糖结合形成

2.如图所示,甘氨酸能使突触后膜的Cl通道开放,使Cl内流,可使突触后膜的膜外正电位更高。有关甘氨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B.甘氨酸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被释放到突触间隙 C.使突触后神经元抑制 D.甘氨酸不属于神经递质的一种

3. 如图所示,由已知染色体发生了①~④四种变异,则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④依次发生的变异均未产生新基因

B.①~④依次发生的变异是染色体倒位、缺失、重复与基因突变 C.①~④所发生的变异均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

D.①、②、③依次为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重复、倒位,④的变异应属基因突变 4.某植物(其叶片如图一所示)放在黑暗中两天后,根据图二所示,处理其中一块叶片。然后将整株植物置于阳光下4小时,取该叶片经酒精脱色处理后,滴加碘液(棕黄色)显色,下列有关该实验结果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实验后的结果显示出X为蓝色,Y为棕黄色 ②W和X两部分对照实验能证明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 ③X和Y两部分对照实验能证明光合作用需要水

④Y和木塞夹着的叶片部分对照实验能证明光合作用需要光 A.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 5.下列有关甲乙丙丁四幅图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图甲中说明该蛋白质含有两条肽链

B.图乙中ab段上升的原因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相同

C.由丙中,若B点为茎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则C点不可能为茎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 D.图丁中a曲线表示小鼠,b曲线表示青蛙

6.粮食问题是当今举世瞩目的迫切问题之一。改善农作物的遗传性状、提高粮食产量是科学工作者不断努力的目标,如图是遗传育种的一些途径。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若要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图示新品种小麦,可选图中E→F→G的育种方法 B.H→I、 J→K都必需用到与G过程相同的技术操作 C.C→D和H→I过程都可以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D.图中的遗传育种途径,A→B所表示的方法具有典型的不定向性 7.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严禁乱弃废电池,防止重金属污染土壤和水源 B.加碘食盐能使淀粉溶液变蓝

C.硅酸钠的水溶液俗称水玻璃,是制备硅胶和木材防火剂的原料 D.用含有橙色的酸性重铬酸钾的仪器检验酒后驾车,利用了乙醇的还原性

8、分子式为C4H8Cl2,结构中仅含一个 —CH3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 A.6种 B.5种 C. 4种 D.3种 9、下表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不可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是

10.某研究小组通过实验探究Cu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

A.将铜丝插入浓硫酸加热,反应后把水加入反应器中,观察硫酸铜溶液的颜色 B.常温下将铜丝伸入盛满氯气的集气瓶中,观察CuCl2的生成 C.将CuCl2溶液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干,得到无水CuCl2固体 D.将表面有铜绿[Cu2(OH)2CO3]的铜器放入盐酸中浸泡,除去铜绿 11、过程与离子反应方程式相匹配的是( )

A、制备乙酸乙酯时将产生的蒸气导入饱和碳酸钠溶液:CO3ˉ+2H= CO2↑+H2O B、用石墨作电极电解氯化镁:2Cl+2H2O

2

+

2OH+H2↑+Cl2↑

2

2

+

C、向亚硫酸钠溶液中滴加少量的新制氯水: 2SO3ˉ+Cl2+2H2O=2SO4ˉ+2Clˉ+4H D、利用氯酸钾和浓盐酸制消毒剂ClO2:2ClO3ˉ+ 4H+ 2Clˉ= 2ClO2↑+ Cl2↑+2 H2O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将pH=2的醋酸和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显碱性

B.已知同温时氢氟酸的电离常数大于亚硝酸的电离常数,则相同温度相同浓度的NaF溶液和NaNO2溶液的碱性:NaF溶液较强

C.将等体积的盐酸和氨水混合,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呈中性,则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为:c(HCl)<c(NH3·H2O)

D.已知MgCO3的Ksp = 6.82 × 10ˉ,则所有含有固体MgCO3的溶液中,都有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