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高考(2017-2019)化学真题分项版解析——专题15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解析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三年高考(2017-2019)化学真题分项版解析——专题15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解析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②比较A、B、C,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表明,SO2的歧化反应速率D>A,结合i、ii反应速率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

【答案】(1)3SO2(g)+2H2O (g)

2H2SO4 (l)+S(s) ΔH2=?254 kJ·mol?1

(2)> 反应Ⅱ是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反应,温度一定时,增大压强使反应正向移动,H2SO4 的物质的量增大,体系总物质的量减小,H2SO4的物质的量分数增大 (3)SO2 SO42? 4H+

(4)0.4 I?是SO2歧化反应的催化剂,H+单独存在时不具有催化作用,但H+可以加快歧化反应速率 反应ii比i快;D中由反应ii产生的H+使反应i加快 【解析】分析:(1)应用盖斯定律结合反应II分析。

(2)采用“定一议二”法,根据温度相同时,压强与H2SO4物质的量分数判断。 (3)依据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反应i+反应ii消去I-得总反应。 (4)用控制变量法对比分析。

详解:(1)根据过程,反应II为SO2催化歧化生成H2SO4和S,反应为3SO2+2H2O=2H2SO4+S。应用盖斯定律,反应I+反应III得,2H2SO(+S(s)=3SO(+2H2O(g)ΔH=ΔH1+ΔH3=(+551kJ/mol)+(-297kJ/mol)4l)2g)=+254kJ/mol,反应II的热化学方程式为3SO2(g)+2H2O(g)=2H2SO4(l)+S(s)ΔH=-254kJ/mol。 (2)在横坐标上任取一点,作纵坐标的平行线,可见温度相同时,p2时H2SO4物质的量分数大于p1时;反应II是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H2SO4物质的量增加,体系总物质的量减小,H2SO4物质的量分数增大;则p2?p1。

(3)反应II的总反应为3SO2+2H2O=2H2SO4+S,I-可以作为水溶液中SO2歧化反应的催化剂,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总反应-反应i)?2得,反应ii的离子方程式为I2+2H2O+SO2=4H++SO42-+2I-。 (4)①B是A的对比实验,采用控制变量法,B比A多加了0.2mol/LH2SO4,A与B中KI浓度应相等,则a=0.4。

②对比A与B,加入H+可以加快SO2歧化反应的速率;对比B与C,单独H+不能催化SO2的歧化反应;比较A、B、C,可得出的结论是:I?是SO2歧化反应的催化剂,H+单独存在时不具有催化作用,但H+可以加快歧化反应速率。

③对比D和A,D中加入KI的浓度小于A,D中多加了I2,反应i消耗H+和I-,反应ii中消耗I2,D中“溶液由棕褐色很快褪色,变成黄色,出现浑浊较A快”,反应速率D?A,由此可见,反应ii比反应i速率快,反应ii产生H+使c(H+)增大,从而反应i加快。

点睛:本题以利用含硫物质热化学循环实现太阳能的转化与存储为载体,考查盖斯定律的应用、化学平衡

图像的分析、方程式的书写、控制变量法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3.[2018天津卷]CO2是一种廉价的碳资源,其综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回答下列问题:

(1)CO2可以被NaOH溶液捕获。若所得溶液pH=13,CO2主要转化为______(写离子符号);若所

得溶液c(HCO3?)∶c(CO32?)=2∶1,溶液pH=______。(室温下,H2CO3的K1=4×10?7;K2=5×10?11) (2)CO2与CH4经催化重整,制得合成气: CH4(g)+ CO2(g)

2CO (g)+ 2H2(g)

①已知上述反应中相关的化学键键能数据如下:

化学键 键能/kJ·mol?1 C—H 413 C=O 745 H—H 436 CO(CO) 1075 则该反应的ΔH=_________。分别在VL恒温密闭容器A(恒容)、B(恒压,容积可变)中,加入CH4和CO2各1 mol的混合气体。两容器中反应达平衡后放出或吸收的热量较多的是_______(填“A” 或“B ”)。

②按一定体积比加入CH4和CO2,在恒压下发生反应,温度对CO和H2产率的影响如图3所示。此反应优选温度为900℃的原因是________。

(3)O2辅助的Al~CO2电池工作原理如图4所示。该电池电容量大,能有效利用CO2,电池反应产物

Al2(C2O4)3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电池的负极反应式:________。 电池的正极反应式:6O2+6e?6CO2+6O2?

3C2O42?

6O2?

反应过程中O2的作用是________。 该电池的总反应式:________。

【答案】(1)CO32- 10

(2)+120 kJ·mol-1 B 900 ℃时,合成气产率已经较高,再升高温度产率增幅不大,但能耗升高,经济效益降低

(3)Al–3e–=Al3+(或2Al–6e–=2Al3+) 催化剂 2Al+6CO2=Al2(C2O4)3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化学反应原理的综合应用,主要包括反应与能量以及化学反应速率、平衡的相关内容。只需要根据题目要求,利用平衡速率的方法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1)CO2可以被NaOH溶液捕获。若所得溶液pH=13,因为得到溶液的碱性较强,所以CO2主要转化为碳酸根离子(CO32-)。若所得溶液c(HCO3?)∶c(CO32?)=2∶1,,则根据第二步电离平衡常数K2=

2?c?H???c?CO3?c?HCO?3??c?H??2 =5×10?11,所以氢离子浓度为1×10-10mol/L,pH=10。

(2)①化学反应的焓变应该等于反应物键能减去生成物的键能,所以焓变为(4×413+2×745)-(2×1075+2×436)= +120 kJ·mol-1。初始时容器A、B的压强相等,A容器恒容,随着反应的进行压强逐渐增大(气体物质的量增加);B容器恒压,压强不变;所以达平衡时压强一定是A中大,B中小,此反应压强减小平衡正向移动,所以B的反应平衡更靠右,反应的更多,吸热也更多。

②根据图3得到,900℃时反应产率已经比较高,温度再升高,反应产率的增大并不明显,而生产中的能耗和成本明显增大,经济效益会下降,所以选择900℃为反应最佳温度。

(3)明显电池的负极为Al,所以反应一定是Al失电子,该电解质为氯化铝离子液体,所以Al失电子应转化为Al3+,方程式为:Al–3e–=Al3+(或2Al–6e–=2Al3+)。根据电池的正极反应,氧气再第一步被消耗,又在第二步生成,所以氧气为正极反应的催化剂。将方程式加和得到,总反应为:2Al+6CO2=Al2(C2O4)3。 点睛:本题的第(2)小问中的①涉及了恒容容器和恒压容器在不同反应中的影响。此类问题可以直接利用如下的结论:如果初始状态完全相同,是由恒容和恒压的区别,则一定是恒压容器更有利于反应的进行。除非是气体物质的量不变的反应,恒压和恒容是一样的。本就可以直接得到,容器B恒压,所以有利于反应进行,反应的更多,热量也更多。

14.[2018江苏卷] NOx(主要指NO和NO2)是大气主要污染物之一。有效去除大气中的NOx是环境保护

的重要课题。

(1)用水吸收NOx的相关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2NO2(g)+H2O(l)

HNO3(aq)+HNO2(aq) ΔH=?116.1 kJ·mol?1

3HNO2(aq)HNO3(aq)+2NO(g)+H2O(l) ΔH=75.9 kJ·mol?1

2HNO3(aq)+NO(g)的ΔH=___________kJ·mol?1。

反应3NO2(g)+H2O(l)

(2)用稀硝酸吸收NOx,得到HNO3和HNO2的混合溶液,电解该混合溶液可获得较浓的硝酸。写出

电解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酸性(NH2)2CO水溶液吸收NOx,吸收过程中存在HNO2与(NH2)2CO生成N2和CO2的反应。写

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有氧条件下,新型催化剂M能催化NH3与NOx反应生成N2。

①NH3与NO2生成N2的反应中,当生成1 mol N2时,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____mol。 ②将一定比例的O2、NH3和NOx的混合气体,匀速通入装有催化剂M的反应器中反应(装置见题20图?1)。

反应相同时间NOx的去除率随反应温度的变化曲线如题20图?2所示,在50~250 ℃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NOx的去除率先迅速上升后上升缓慢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反应温度高于380 ℃时,NOx的去除率迅速下降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136.2 (2)HNO2?2e?+H2O(3)2HNO2+(NH2)2CO(4)①

3H++NO3?

2N2↑+CO2↑+3H2O

24 ②迅速上升段是催化剂活性随温度升高增大与温度升高共同使NOx去除反应速率迅速增大;7上升缓慢段主要是温度升高引起的NOx去除反应速率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