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83学前特殊儿童教育自考练习与答案- 副本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00883学前特殊儿童教育自考练习与答案- 副本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C.极少注意精神的、心理的健康 D.注意增强儿童对挫折失败的心理承受能力

5.动物对环境刺激发生多种反应,当某一种反应被强化,就会增加

这种反应再发生的可能性。持这种观点的理论是( ) A.经典条件反射 B.操作性条件反射 C.认知行为矫正理论 D.观察学习理论

6.提出应答性条件反射理论的学者是( )

A.巴浦洛夫 B.斯金纳 C.贝克 D.班杜拉 7.行为矫正技术中最基本的方法是( )

A.正强化法 B.负强化法 C.间歇强化法 D.区别强化法

关于学前儿童行为矫正的“正强化法”,不正确...的说法是( )

A.它与“奖励”同义

B.它不存在“过多剥夺”或“饱厌”现象 C.它也称“阳性强化法” D.它也称“积极强化法”

8.固定比例强化、可变比例强化等属于( )

A.间歇强化 B.正强化 C.区别强化 D.消退强化 9.( )指不是在行为出现后每次都给予强化,而是按照时间或次数标准来衡量行为并给予一定的强化。

A.正强化 B.间歇强化 C.区别强化 D.消退

45

10.在学前特殊儿童的行为矫正的方法中,与连续强化相对应的方法是( )

A.间歇强化 B.区别强化 C.消退 D.隔离

11.每次强化所要求的反应数目不是固定的,而是不可预测地变化着,这种强化叫( )

A.区别强化 B.固定比例强化 C.可变比例强化 D.连续强化

12.在课堂上,幼儿举手发言,有时举一次手就能发言,有时要举

三次或五次才能得到一次发言机会。教师采用的是( ) A.区别强化 B.可变比例强化 C.连续强化 D.固定时间间隔强化

13.每次强化所要求的行为次数是一致的,如洗手时必须搓够十次可以得到一朵小红花,这属于( )

A.区别强化 B.固定比例强化 C.可变比例强化 D.连续强化

14.孩子在学叫妈妈时,先强化与妈妈相似的声音,然后强化另一

个更接近妈妈的声音,这样连续多次,不断强化,最终实现孩子叫妈妈这个行为,这种方法是( )

A.隔离法 B.行为塑造法 C.消退法 D.代币制 15.当儿童表现出不良行为时,教师及时暂停其正在享用的正强化物以阻止或削弱这种不良行为的再现,这种行为矫正方法是( )

46

A.消退法 B.隔离法 C.代币制 D.塑造法 16.幼儿在参加感兴趣的活动时,若表现出不良行为,教师可及时

停止其活动,等表现良好时再让他继续参加,这是学前儿童行为矫正_________法的具体运用。( )

A.区别强化 B.消退 C.隔离 D.不兼容行为强化 17.在实施强化的过程中,看电影、过生日、郊游等属于( )

A.活动性强化物 B.操作性强化物 C.拥有性强化物 D.消费性强化物

18.在实施强化的过程中,赞扬、拥抱、点头、微笑等属于( )

A.活动性强化物 B.操作性强化物 C.社会性强化物 D.拥有性强化物

19.认为“对事实的歪曲理解会导致不正确的行为”,这反映了( )

A.观察学习理论 B.应答性条件反射理论 C.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D.认知行为矫正理论

20.哪种理论认为“儿童不必直接对刺激做出反应或直接体验强化,只要通过观察和模仿别人的行为就能够产生新的行为或使自己原来的行为发生改变”?( )

A.应答性条件反射理论 B.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C.观察学习理论

D.认知行为矫正理论

24.母亲忙于家务,女儿在哭叫,试图得到母亲的注意,几分钟后孩子停止哭叫并开始与布娃娃玩,这时母亲立即坐下来与女儿

47

一起玩一小会,以后孩子就可能与布娃娃玩而不打搅母亲了,这是学前儿童行为矫正的_________方法的具体运用。( ) A.正强化 B.间歇强化 C.区别强化 D.消退

25.固定时间间隔强化属于下列强化中的哪一种?( )

A.间歇强化 B.连续强化 C.固定比例强化 D.区别强化

26.“一种用来形成某个人目前还没有的行为的程序,从而使个体从不会到一步步学会一个新的行为”的方法是( ) A.强化法 B.行为塑造法 C.模仿法 D.示范法 27.玩大型玩具时,一名幼儿看到另外一名幼儿“插队”,但“插队”的孩子一直没有受到老师的批评,于是他也学会了“插队”。这是模范和示范达到的( )

A.获得效果 B.解除抑制效果 C.抑制效果 D.不相容行为效果

28.幼儿园在打预防针时,让胆小的儿童观察其他儿童勇敢地打针,从而使他们消退害怕的情绪,这种方法在行为矫正的模仿法中属于( )

A.现场模仿 B.想象模仿 C.电视模仿 D.参与模仿

29.“让幼儿一方面观察示范者的言行,一方面在教师的指导下,

逐步参与活动,实施演练有关动作的方法”,这指的是( ) A.现场模仿 B.想象模仿 C.电视模仿 D.参与模仿

30.一个孩子表现出良好的行为之后,受到教师的表扬,以后其类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