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菜类钵苗移栽机的研制 挑战杯文本(1)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叶菜类钵苗移栽机的研制 挑战杯文本(1)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叶菜类钵苗移栽机的研制

1.3常见的几种移栽机构比较 1.3.1钳夹式移栽机

主要工作部件有:钳夹式在栽植部件,开沟器,覆土镇压轮,传动机构及机架等。

图2钳夹式移栽机结构

1.横向输送器 2.钳夹 3.机架 4.栽植盘 5.覆土镇压轮 6.开沟器

工作原理:人工将秧苗放在转动的钳夹上,随栽植盘转动,到达苗沟时,钳夹在滑道开关控制下打开,在自身重力下落入苗沟,然后镇压轮覆土,完成栽植。

优缺点:栽植机结构简单,株距和栽植深度稳定,成本低,适合裸苗和钵苗。但株距调整困难,钳夹易伤苗,栽植速度低,零速栽植与喂苗不好控制,应用较少。法国生产的额UT-2型移栽机,吉林农业大学研制的2ZT型移栽机,黑龙江八五二耕作机械厂研制的2YZ型移栽机,黑龙江农垦科学院研制的2Z-2型移栽机都是这种类型。

6

叶菜类钵苗移栽机的研制

1.3.2链夹式移栽机

除转动方式外,工作原理和钳夹式移栽机相同。

主要工作部件:链夹式栽植器,开沟器,压密覆土轮,传动仿形轮,传动装置和机架。

图3 链夹式植苗机构

1.开沟器2.机架3.滑道4.秧夹 5.环形链6.钳夹7.地轮8.传动

链9.镇压轮

工作原理:秧夹安装在链条上,人工将秧苗放在脸夹上,;链夹转入滑道,秧苗被夹持并随链夹转动。秧苗达到与地面垂直时,链夹脱离滑到并打开,秧苗落入沟内,然后覆土、镇压。工作过程和性能与钳夹式相似。

优缺点:链夹式移植株距准确,移植后秧苗的直立度较好,喂苗送苗稳定可靠。但是生产率低,易伤苗,而且喂苗区苗夹数少,并呈上下排列,移植速度偏高时易出现漏载现象。这种栽植机现在应用较少,并有淘汰趋势。

7

叶菜类钵苗移栽机的研制

现有机型:意大利切克基马格利公司生产的奥特玛栽机;意大利生产的NADRI玉米钵苗移栽机;荷兰米启根公司生产的MT栽植机;安微徐州农机研究所研制2ZY-2型油菜移栽机;唐山农机研究所研制的2ZB-2型移栽机;黑龙江农垦科学院研制的2Z-2型多用钵苗移栽机。

1.3.3吊篮式移栽机

吊篮式移栽机对育出的钵苗形状适应范围较广,更适合柔嫩秧苗、大钵秧苗及钵体易碎秧苗的移栽。对于这样一个农业大国,研发适合我国国情的吊蓝式移栽机具有现实意义。

图4 吊篮式移栽机结构简图 1.偏心环2.吊环3.导轨4.覆土器5.开沟器

篮式移栽机是一种适合于钵体尺寸较大的钵苗 移栽机械(如图4所示),它具有可以进行膜上打孔移栽的独特优点,且钵苗在移栽过程中不受任何冲击。缺点是结构相对复杂,喂苗速度不能过高,否则会出现漏栽率增加、生产率不高等问题。该机采用单组组合式结构,每个组合单体可独立完成栽植作用。作业时, 由人工

8

叶菜类钵苗移栽机的研制

将棉花苗放在秧盘上,然后在把棉花苗放在移栽器上;地轮传动通过轴带动移栽轮转动,使得棉花苗在移植器内随着移栽轮转动;当移栽轮转到一定位置时,移植器在凸轮的作用下打开,同时把土壤分开,棉花苗垂直下落在土穴里;然后通过镇压轮将土面压实,以保持水分。吊篮式移栽机可以实现膜上移栽, 对钵苗有一定的扶持力,从而可以使其保持一定的直立度,并且将开沟与移栽合为一体,实现了整体钵苗从喂入到栽植的一体工作。吊篮式栽植器无需开沟器,减少了动力损耗,同时也降低了伤苗率。 1.3.4导苗式移栽机

导苗式移栽机的漏苗率低,喂苗的劳动强度小,生产效率高,适应性好,即可以移栽钵苗,业可以移栽根苗。缺点是结构比较复杂,制造成本偏高。

图5导苗管式移栽机单组结构

1.苗架 2.喂入机 3.平机架大梁 4.四杆仿形机构 5.开沟器 6.栅条式扶苗器 7.覆土填压轮 8.导苗管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