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报告表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项目报告表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等): 一、地理位置 嘉祥县位于山东济宁市西南,地处东经116°06′~116°27′,北纬35°11′~35°38′,属黄河冲积平原,东西宽22公里南北长47.5公里。东邻济宁市任城区,南接金乡县,西靠菏泽地区的巨野县和郓城县,北依梁山县,东北隔梁济运河与汶上县相望。全县总面积为971.6平方公里,目前全县人口78万人。城区现状人口为12万人,建成区面积为9.46平方公里。 拟建项目位于嘉祥县高新技术开发区内,规划建设嘉义路以西,呈祥大道以南,京沪高铁、京沪铁路和京九铁路横跨开发区两侧,公路、铁路、水路运输十分便利。 二、地形、地貌 嘉祥县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平均倾斜坡度为万分之一。海拔高度一般在35~40m。东南比西北相差5m,东比西相差3~4m。全县大小山丘多是东北西南走向,呈岛状突出平地,主峰海拔高度一般在80~200m。 嘉祥县地处鲁西南断块凹陷区的地垒地段上,地质构造较复杂,褶皱和断层均很发育,出现许多大大小小的奥陶系、寒武系石灰岩、泥灰岩山丘和盐碱洼地。 地表出露的地层有奥陶统、寒武系,其余均被第四系覆盖。据钻孔揭露,第四系之下含有上第三系、上侏罗统、二迭系、石灰系、奥陶系地层、缺失元古界、志留系、泥盆系、白垩系。寒武、奥陶系主要为碳酸盐岩和部分砂岩、泥岩,寒武系与下伏太古界呈不整合接触。石灰系只发育中、上统,与二迭系下统为一套砂岩、泥岩夹灰岩的含煤地层沉积。 拟建厂址位于嘉祥县高新技术开发区,区内地形较为平坦,地势略呈西南高东北低,地面标高一般为+36~+38m。 三、地质 嘉祥县位于黄泛冲平原的边缘,又是泗河冲洪积扇与汶河洪积扇的迭交地带。第四系含水砂层较厚,颗粒较粗。该区40~60m以上,含水砂层由细砂、中砂组成,共2~4层,单层厚度1~5m,累计厚度5~15m。水位埋深一般在5~10m

8

以上。地形以平原洼地为主,东北高西南低。 四、地震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项目所在地地震动峰加速度为0.10g,相对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该厂区没有活动性断裂,地震活动频次低、震级小,处于相对稳定区。 五、气候、气象 本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秋高气爽,冬季寒冷干燥。根据气象部门多年观测资料,全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84mm。年最大降水量为1045.5mm(1993年),最小降水量为472.7mm(1997年)。6~9月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62%。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694.4mm,5~7月份较集中,平均每月可达205—265mm。 区内光热条件充沛,多年平均气温13.6℃,7月份最热,平均气温为26.8—27.0℃;一月份最冷,平均气温-1.6℃-0.8℃,极端最高气温43.1℃,极端最低气温-18.3℃,全年日平均气温大于0℃的天数为250天左右,平均气温大于10℃的天数为200天左右。最大冻土深度50cm。(图2.1—4) 嘉祥县属温带季风大陆性气候,夏暖冬冷、降雨集中,雨热同季,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3.8℃,7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6.4℃,1月最冷平均气温-3.7℃左右。 全年主导风向为南南东(SSE)风,风频为11.32%,其次为北风,风频为10%,多年平均风速为2.3m/s。夏季主导风向为南南东风,冬季为北风。 六、水文 本地区主要河流为梁济运河、老赵王河、洙水河,属于南四湖流域。该区域地表径流主要是大气降雨形成的地表径流。多年平均径流总量11600万m3,汛期地表径流占全年的80.6%。 拟建项目产生的污水经过厂区废水处理站处理后,通过市政污水管网最终进入园区污水处理厂,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汇入老赵王河。 洙水河起源于巨野十里铺,流经嘉祥县,于济宁市郊区唐口镇的路口村入南阳湖。全长48.52km,流域面积57lkm2,其中嘉祥县境内长28.5km,流域面积 9

75km2,河底宽9~29m。属常流河。 老赵王河起源于马村乡楚营村西南,于马集乡东秦村出嘉祥县境,至济宁郊区棒李村入洙水河。全长44km,流域面积60.9km2,河底宽5~6m。属季节性河流。 南四湖为微山、昭阳、独山、南阳四个互相联贯的湖泊的总称。南四湖属于淮河流域,总流域面积31700km2,是山东省最大淡水湖泊,湖面面积1266 km2。1960 年在中间最窄处(湖腰)建成拦湖大坝,将湖一分为二,北称上级湖(最高允许水位36.50米,死水位33米),南称下级湖(最高允许水位35米,死水位31.50米)。最大库容量47.31亿立方米,平均水深1.5米,汛期最深3米。 七、自然资源 项目所在区地貌形态比较齐全,相对高差1000多米,气温变化大,水热条件较为优越,形成了多种局部小气候,有利于动物的繁衍生息和植物的生长栽培,植物资源丰富。由于受地貌的影响,可分为自然植被、人工植被两个植被区。自然植被覆盖率为4.92%,丘陵地区多系草本植物群落和灌木丛。人工植被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66.58%,其中林木植被覆盖率为2.27%。 厂区周围主要为人工植被,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生物种类单一,不存在珍稀生物种类。 10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一、嘉祥县社会经济概况 1、社会概况 嘉祥县辖嘉祥、纸坊、卧龙山、金屯、疃里、马村、梁宝寺、马集、满硐、仲山、孟姑集、老僧堂、黄垓、大张楼、万张15个乡镇,712个行政村。2003年底,全县总人口78.42万人。老G327国道穿城而过,新G327国道从县城北部通过,日东高速从县区中北部穿过,新石铁路由城南侧横贯县境,嘉祥港紧靠县城,嘉祥机场位于县城南部。 纸坊镇位于嘉祥县南部山区,距县城12.5公里,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武氏祠所在地,中国天青石之乡。区域面积96平方公里,全镇辖51个行政村,总人口7.8万人。济宁机场坐落境内,北邻日菏高速,327国道,省道嘉金线纵贯南北,洙赵河洙水河横穿镇境。 2006年纸坊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4亿元,财政收入20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760元,再次被济宁市委市政府授予全市经济30强乡镇。 2、经济概况 嘉祥县经济以农业为主,山石开发及纺织服装业为副,是鲁西南重要的建材基地和粮棉种植地,2008年全县生产总值123.25亿元,其中,第一产业12.56亿元,第二产业40.21亿元,第三产业70.48亿元,总体经济欠发达。全县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965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38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796元。 农作物200余种,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畜产品生产基地县;山东省棉花大县和红麻生产基地县;山东无花果之乡;鹌鹑养殖大县。是山东省小尾寒羊养殖基地、鲁西黄牛生产大县。工业拥有建材、煤炭、电力、纺织、化工、食品、机械、轻工、电子、服装、造纸等主要行业。形成了结构合理、有本地特色的多元化、多系列、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着良好的贸易往来,出口产品120余种。 嘉祥县民间艺术、鲁锦、石雕工艺源远流长;是国家命名的“中国石雕之乡”、“中国唢呐之乡”。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