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空气调节知识点_习题以及思考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最全空气调节知识点_习题以及思考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当f=f0时,T趋向于无穷大,即系统产生共振,只有当f/f0≥2时,阻振器才起到隔振的作用。

7. 防烟、排烟方式有哪几种?

答:机械加压、机械减压、自然排风、把空调系统在火灾时改变为排烟系统。

习题

8-1(a) 已知声源的声功率为10-3W,试求声功率级;

(b) 若两个声源的声功率级分别为69dB和90dB,试求叠加后的总声功率

级。

10?3 解:(a)Lw?10lg(?12)?90dB

10 (b) ?Lp?10lg(106.9?109)?90.03dB

8-2(a) 若声波中声压增为3倍,声强增大多少倍?

(b) 为使声强增到16倍,声波的压力必须增大多少倍?

8-3 已知两个声波传到某点的声压级分别为Lp1和Lp2,其差D= Lp1-Lp2,试证明叠加后的声压级为Lp3= Lp1+10lg(1+10-0.1D)

证明:Lp3?10lg(100.1Lp1?100.1Lp2)?10lg100.1Lp1(1?100.1(Lp2?Lp1))

?Lp1?10lg(1?10?0.1D)

8-4 空调系统的风道(钢板)系统如下图所示,工艺要求所有空调房间有较安静的操作环境。装配车间内要求允许噪声为N(NR)-40曲线,车间容积为400m2,混响时间T为1.3s,算得房间常数A=50,人耳距风口约为1.5m,夹角?=45°,风机的送风量为8000m3/h,风压为700Pa,叶片为后向型,试讨论所需消声量。

8-5 有一风机安装在一混凝土板上,风机电机及混凝土板总重为1600kg,风机转速为1450r/min,振动传递率T=30%,假定用中硬橡皮自制减振器,8个减振器均布在混凝土板下,求每个减振器的大小。假定各减振器受负载相同。

1450/60?10.98Hz 解:①查表8-26得 当T=30% f/f0=2.2 f0=2.2 ②查表8-28得 当=1450r/min T=30% ??0.17cm

EE③ 硬橡皮 ?63 h???0.17?63?10.71cm

??④八个减震垫 ??50kgF?cm2 Z?8个

1600?4cm2 50?8每个垫座取2cm×10.71cm

630320630250630630装配车间

混凝土板橡皮减震器

习题8-4 附图 习题8-5 附图

第九章空调系统的测定与调整

1.测定与调整空调系统的作用是什么?

答:通过测定与调整可使系统达到设计与使用要求,可以找出由于工艺过程变化或围护管理管理不当等原因造成的故障原因。

2.测定风管内空气流量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1.测定断面应选在气流稳定的直管段上;

2.测量断面处管内流动无涡流时,多加测点;有涡流时,则多加测点的同时还应合理处理所测数据。

3.如何较精确的测定送风口的出风量?

答:使用专门的风量测定装置,如加罩测量。

4.为什么两支路的三通阀定位后,无论总管内风量如何变化,两支路的风量比总风量维持不变?

答:如图,A、B为三通阀后两支路,风量为LA、LB,总风量为LC, SC-B/SC-A=(LA/ LB)2

其中:S为风道的阻力特性系数,取决于管道的几何尺寸和结构状况。 L为通过风道的风量。

只要不改变两支管通路上的阻力特性,LA/ LB的比例关系也就不变,所以LA/ L总与LA/ L总也不变。 B

C

A

5.在非设计条件下如何进行空气冷却装置的性能侧定?

6.实测系统送风量与设计值不同时,可能有哪些方面的原因?

答:可能有系统阻力过大,漏风率过大,风机转速不对,风机选择不当等原

因。

7.送风状态参数与设计不符时,可从哪些方面去分析原因? 8.室内气流速度超过允许值时,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加以改进? 答:对风口出流方向进行适当调整,必要时更换风口结构形式。 习题

9-1 有一直流空调系统,风道材料为铁皮,系统有五个活动百页送风口(有效面积为80%),每个风口送风量均为800m3/h,要求出风口风速为3.5m/s,试确定风道断面尺寸,系统总阻力与所需风机风压。(注:(1)管道尺寸尽量采用定型规格;(2)空调箱总阻力为200Pa;(3)管道系统中应根据需要增设变径管。

65558空调器26

习题9-1 附图 习题9-2 附图

9-2 有一总送风量为720m3/h的送风系统,要求采用6个倒孔的均匀送风管道,各侧孔面积相等,如上图所示。孔口出流的平均流速为4.Om/s,起始管段空气流速为3.5m/s(即断面1处),试确定其孔口面积,风道各段直径及总阻力。

9-3 已知风道断面1-1和2-2间直径相同,流量L=9000m3/h,断面2-2处有一侧孔,断面1-1处全压为48.9Pa,试问:

(1) 如果该段风道直径定为600mm,两断面间压力损失(RL+Z)l-2为2Pa,问侧孔处空气流动方向如何?为什么?

(2) 欲使侧孔处出风静压速度为7.8m/s,间断面1-2间管道直径应改为多少合适?(假定阻力不变)

习题9-3 附图 习题9-4 附图

9-4 用空气压力分布图说明上图中均匀送风管道断面1、2、3、4处风管内空气的静压、动压、全压以及各侧孔间压力损失,并回答以下问题:

(1) 这种均匀送风管道送风为什么能均匀? (2) 各侧孔真正的出风速度是否相等?为什么? (3) 此均匀送风管道总阻力如何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