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中考复习之标点符号和辨析、修改病句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苏教版语文中考复习之标点符号和辨析、修改病句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①表示破折号后面是解释说明的部分。例如:(略) 表示意思的递进。例如:(略) ③表示意思的转换,跳跃或转折。例如: (略) ④表示语音的延长。例如:(略)⑤表示语音较大的停顿或中断。例如:(略) ⑥表示总结上文。例如:(略) ⑦用在副标题前。例如:(略)⑧表示分项的列举分承。例如:(略) B、注意点:

破折号不可与括号连用

例如:有关专家指出,白开水是最符合人体需要的“天然饮料”。它既洁净,又能使硬度过大的水变得适中——(因为过多的矿物质煮沸后会沉淀),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分析:去掉破折号或去掉括号) ⑶括号(()[ ])

括号表示文中注释的部分。括号的注释是比较宽泛的没有具体限制,一般不需要读出来。 注意点:

A、括号里的注释应紧挨着被注释的内容。

例如:我们在田间,可以看到有些瓜果、蔬菜(如丝瓜、番茄)的叶子是平伸的,有些作物(如水稻、小麦)的叶子是直立的。

B、括号里的内容是注释或补充说明句中一部分词语的,叫句内括号。注释语如有标点,那最末一个标点(问号、感叹号除外)应去掉。

例如:中国猿人(全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或简称“北京人”)在我国的发现,是对古人类学的一个重大贡献。

C、括号里的内容是注释、补充说明全句的或最后一个词语,叫句外括号。句末标点应在后括号之后。例如:人们为什么偏爱竹?有一种解释是:“为植物中最高尚之品,虚心,直节”(《三希堂·竹谱序》)。

D、括号和破折号都有解释说明作用,但用法有所区别。一般来讲,解释说明的词语比较重要,需要读出来的用破折号,否则用括号 ⑷省略号(??) A、用法

①表示引文或引述的话里有省略的。例如:(略) ②表示重复词语的省略。例如:(略) ③表示列举同类事物的省略。例如:(略)例如:④表示静默或思考。例如:(略) ⑤表示说话断断续续。例如:(略)⑥表示语言的中断。例如:(略) ⑦表示话未说完,语意未尽。例如:(略) B、注意点:

①省略号就是表示“等”“等等”,所以省略号后面不必再用“等”“等等”。 例如:一般说来,红、黄、绿??等深色蔬菜中的维生素含量超过浅色蔬菜。(2006年泰州卷)(分析:去掉省略号或等)

②省略号后面一般不用点号,省略号的前面可以用点号。

③省略号占两个字的位置,一共六个圆点。如果省略的是一大段文字或几段文字或诗行,可以用十二个圆点表示,单独成行,不顶格。 ⑸书名号(《》<>)

书名号表示书籍、篇章、报刊、剧作、歌曲等名称。例如:(略) 注意点:

①书名内还有书名时,外用双书名号,内用单书名号。例如:

②书名与篇名连用时,先写书名,后写篇名,中间用间隔号,然后加书名号。例如: 二、常见标点差错

1.非疑问句用问号

“我不知道这条路谁能走通?但我一定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这条路谁能走通”虽然有疑问词,但它是“不知道”的宾语,整个句子是一个动宾结构的陈述句,故不能用问号。

2.倒装句中问号前置

“到底去还是不去?我的小姑奶奶。”

这是一个倒装句,“我的小姑奶奶”是全句的主语。凡是倒装问句,问号应置于句末,才能准确表达出疑问

或反间的语气。不能一看到发问便加问号。 3.分句之间用顿号

“浦东展开了翅膀,她是那样欢快、昂扬、奋发、正在向辉煌的明天飞去。” 这里实际上有三个分句,在第二个分句和第三个分句之间,应用逗号而不是顿号。“欢快、昂扬、奋发”是

联合词组。凡是联合词组,最后一个成分后面,不能用顿号。 4.联合词组不同层次的词语之间用顿号

“上海的越剧、沪剧、淮剧、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在这次会演中,都带来了新剧目。”

“越剧、沪剧、淮剧”是一个层次;它和安徽黄梅戏、河南豫剧组成联合词组,又是一个层次。不同层次之间都用顿号,必然脉络不清。第二层次应改用逗号。

5.连词前面用顿号

“现众长时间地等待,只为一睹她的风采、或签上一个名。”

“或”是连词。在不表并列关系的连词前面,无论是“或”,是“和”,是“及”,是“与”,均不能用顿号。可根据不同句子的情况,或者删去顿号,或者改用逗号。

6.概数用顿号

“看上去十七、八岁,一到疲骨伶仃的样子。”

“十七八岁”是邻近两个数字连用,表示大概年龄。既然是概数,便不能加顿号。因为概数无须停顿;一加顿号便成了“十七”和“八”并列了。这不符合表述原意。

7.集合词语用顿号

“这次‘严打’的成功,和广大公安干、警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和公安干、警家属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公安干警”是集合词语,“干”指干部,“警”指警察。集合词语是紧密结构,不能用顿号分隔开来。

“中、小学生”,“大、专院校”,“指、战员”,“司、乘人员”,这些词语中的顿号都是不该用的。

8.句中没有逗号径直用分号

“打好这一仗的关键是:一是发动群众;二是找准目标;三要速战速决。”

顿号、逗号、分号、冒号,虽同为句内点号,但停顿的时间有长短之分。应先用停顿短的逗号,再用停顿长

的分号,不能乱了秩序。只有在“分行列举的各项之间”,才能直接用分号。 9.句中已用句号再用分号

“一、学习贵在自觉。要有笨鸟先飞的精神,自我加压;二、学习贵在刻苦。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持之以

恒;??”

句号是句末点号,分号是句内点号。既然已经用了句号,表明整个句子已结束,再用分号,便显得不伦不

类。或者句号改为逗号,或者分号改为句号。 10.冒号后面揭示范围不清

“毛泽东有两句诗:‘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我从中感受到了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

从表面上看,冒号后面的内容,全是提示的范围。其实不然。这里提示的,只是两句诗。或者将冒号改为

逗号,或者将逗号改为引号内句号。 11.句中短暂停顿用冒号

“本市文坛三位女杰:王安忆、王小鹰、程乃珊在一起谈笑风生。”

“三位女杰”和“王安忆、王小鹰、程乃珊”是同位词组,中间只需短暂停顿,不必用标点符号。如果一定要用,只宜用破折号,让王、王、程作“三位女杰”的说明词语。

12。同一句中用两个冒号

晚上开大会,张书记宣布:厂里要实行两项改革措施:一是持证上岗,二是脱产培训。 “宣布”后面是冒号,“措施”后面又是冒号,这是不符合标点符号使用习惯的。在同一个句子中,冒号一般只能用一个,否则便会面目不清。两个冒号中应有一个改为逗号。

13.引语中“某某说”后用冒号。

“‘大桥就要通车了,’他环视了一下会场说:“‘请大家咬紧牙关,作最后的冲刺。” 凡是在一段引语的中间插“某某说”,这“某某说”后面只能用逗号,不能用冒号。冒号在这里的作用是提示下文。用了冒号,前面的话便没有着落了。

14.引语中句末点号设置

“李白的诗多豪迈:‘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为了子孙后代,为了中华民族,他们成了‘盗火的普罗米修斯。’”

用了引号后,句末点号究竟是在引号内还是在引号外,关键是看引用部分是独立成句的,还是从属于引用

者的。上句李白诗是完整的两句。句末点号应放在引号内;下句“盗火的普罗米修斯”,只是句中的宾语部分,

句末点号则应放在引号外。一般来说,凡前面用了冒号,便是提示下面的引文是独立成句的。

15.直排引号用于横排

“一石激起千层浪,人们纷纷伸出援助之手,真是L人间自有真情在。”

引号有直排和横排之分。直排用L’LI,横排用“”‘ ’,不能横竖不分,乱用一气。有些广告设计者误以为直排引号古色古香,身份高横排符号一头,这种想法是要不得的。

16.不是书名用书名号

“《丽达公寓》即日发售,??”

书名号用于书名、篇名、报纸名、刊物名。“丽达公寓”是商品房的名称,是不能用书名号的。不能为了突 出某一表述对象,便乱用书名号。 三、典型习题

1.(2006年扬州卷)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

A.如何教育和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已成为全社会高度重视的时代命题。 B.中日两国和则两利;斗则俱损,我们应该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中日关系。 C.京沪高速铁路预计2010年投入运营,届时乘客从北京到上海只需五、六个小时。

D.歌曲“吉祥三宝”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民族特色,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 解析:A B.分号改为逗号 C.应去掉顿号 D.引号应改为书名号 2.(2005年泰州卷)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

A.学校开展的“当一日校工”体验活动,包括巡查校园、分报递信、清除杂草??等内容。

B.今天下午,同学们都要去看《天下无贼》的电影,你去呢?还是不去呢? C.“我们只要心灵相通,就会精诚合作。”宋楚瑜充满深情地说,“让我们为共同的未来奋斗。”

D.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从小事做起,力求做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解析:C A.省略号多余 B.第一个问好改为逗号 D.句号应在引号的外面 3.(2007年常州卷)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

A.中国有句成语,叫做“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一次一次的造谣诽谤,也可以将真相埋没。

B.古时候河西三郡(凉州、甘州、肃州)都是边塞地方,常有战争。 C.你们俩人都想去,我也不知道谁该去谁不该去?

D.图形文字和原始绘画有本质的区别:图形文字是记录语言的工具,而原始绘画不是。绘画要求传情表达逼真,而图形文字只要求达意明确。

解析:B A.引号内的句号改为逗号并移到引号外 C.问好改为句号 D.句号改为分号 4.(2007年镇江卷)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

A.鲁迅先生写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正是他自己的写照。 B.“完了?”赵大爷不觉失声地说,“哪里会完得这样快呢?” C.什么地方什么条件下可以找到什么样的美登木?植物学家了如指掌。

D.父亲的《背影》为什么给朱自清留下最难忘的印象?课文是怎样紧扣着《背影》来写,使内容和题目互相照应的?

解析:B A. 引号内的句号改为逗号并移到引号外C. 问好改为句号D.两个书名号都该为引号

5.(2007年南通卷)对下列各句破折号的用法解释正确的一项

①这四种权力—政权、族权、神权、夫权,代表了全部封建宗法思想和制度。 ②河里只会有鲫鱼,不会有这号金鱼—这号金鱼只能养在金鱼池里,好好看的。 ③我用不着跟你闹!--可是总有一个人我该跟他闹嘛!

④一些流传于民间的神魔故事,往往会就这么逐渐变了样子,那里面的妖魔就越变越可爱了,--有的甚至变成了正面的英雄人物。

⑤风总是拥着浪花不断地堤上猛扑,“唰--”扑上来,“哗--”返回去。

⑥“你赶快答应裕昌祥,赶快救爸爸!寿生哥。你--”林小姐说到这里,忽然脸一红,就飞快的跑去了。

A.注释 注释 转折 补充说明 声音延长 声音延长 B.注释 补充说明 转换话题 递进 声音延长 话语中断 C.注释 转折 补充说明 递进 声音延长 话语中断 D.递进 转折 转换话题 补充说明 声音延长 话语中断 解析:B

6.(2007年宿迁卷)下面省略号意思与其他各句不同的一项

A.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和木莲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