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中考复习之标点符号和辨析、修改病句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苏教版语文中考复习之标点符号和辨析、修改病句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标点符号和辨析、修改病句

一、考点解读

标点符号和辨析、修改病句两个考点在2008年泰州市中考考纲中属于“表达应用”,能力层级为D级,要求“掌握常见标点符号的用法”和辨析、修改“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六类病句;《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⑴能正确使用常见的标点符号;⑵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字顺;⑶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 (一)标点符号

掌握和应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是语文的基本功之一,标点符号在书面语言中具有许多特定的表意功能:表示语音停顿,显示语义关系,标志特殊用法,帮助区别语意,表示特定感情,体现特定语气等。

本考点要求考生熟悉标点符号的种类,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在中考卷中,一般带有较高程度的综合性和技巧性。近年中考中,一是在第I卷中采用客观选择题,一般占2~3分;二是在第И卷作文中体现,要求能正确停顿、准确运用标点符号并能书写规范。 (二)辨析、修改病句

“辨析、修改病句”是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中能力层级较高的考点,强调实际的语言应用能力,六类语病,前四者为结构类,后两者为逻辑类。这一考点,既考查对语病的辨析能力,也考查对语病的修改能力。考查可以采用客观题进行,也可以采用主观题进行,还可能与其他考点的考查结合起来进行。近几年中考,大多采用客观题形式考查辨析病句,一般占2~3分,对于采用主观题形式考查修改病句,在学生作文和其他省、市的中考卷中有所体现。

二、考点分析

标点

年份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病句 年份 2005年 题型 选择题 分值 2 比率 1.33% 考查知识点 ①词语搭配不当 ②句式杂糅 ③否定不当 ①前后表达不一致 ②句式杂糅 ③前后关联不当 ①句子成份残缺 备注 题型 选择题 选择题 选择题 分值 2 2 2 比率 1.33% 1.33% 1.33% 考查知识点 引号的用法 冒号的用法 省略号的用法 备注 2006年 2007年 选择题 选择题 2 2 1.33% 1.33% ②语序不当 ③前后表达不一致

三、复习策略

(一)课时安排:三课时 (二)内容

第一课时 标点符号

一、知识梳理 (一)导语

熟悉标点符号的种类,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作用。着重掌握冒号、分号、破折号、引号、问号的用法及标号和点号的连用,注意区分逗号与顿号、分号与逗号、引号与点号间的关系;能给现代文、文言文加标点;对错、漏的标点能加以改正和补出,做到书写规范,使用正确。

(二)标点符号的相关内容复习 1、标点符号的分类、作用、形状

标点符号分标号和点号,共十六种

点号有7种:句号。 问号? 叹号! 逗号, 顿号、 分号; 冒号: 标号有9种:引号“” 括号( ) 破折号-- 省略号?? 着重号.

连接号-或~ 间接号. 书名号《》 专名号—

2、 标点符号的位置

(1)七种点号书写时紧挨着文字,放在文字右边偏下,占一格。

(2)引号、括号、书名号都用在文字前后,占一格。这三种标号的前半边不可以出现在一行结尾;后半边不能出现在一行的开头。

(3)省略号和破折号书写时都放在字格中部,占两个字格。可以出现于一行的开头,也可以出现于一行的结尾,但不能拆散使用。

(4)间隔号和连接号放在被间隔和被连接的文字中间,书写时占一格,处于格中部。连接号连接汉语拼音时占半个字格,而在公路、铁路等交通部门标识运行起讫点时,占两格。 (5)着重号和专名号都放在文字的下边,不单独占格。 3、标点符号的用法及应试策略 A、点号 ①句末点号

包括句号、问号、感叹号三种,表示一句话说完之后一个较大的停顿。 ⑴句号(。)

句号用在陈述句的末尾,表示陈述句完了之后一个较大停顿。 例如:(略) ⑵问号(?)

问号用在一句话的末尾,表示疑问语气。

例如:(略) 注意点:

a.反问句和设问句都是无疑而问。前者只问不答,要表达的确定意思包含在句子中;后者自问自答,以期引起读者的注意,但二者均是疑问语气,因而句末都用问号。

例如:(略)

b.选择问句虽然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择项,但仍然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表达完整的

意思,因而只在句末用一个问号,句中各项之间用逗号。

例如:“生存,还是毁灭?”莎士比亚的这句名言揭示出一个最基本的哲学命运,那就是人的生存价值是什么。

c.有些表示委婉语气的祈使句,句末用问号。 例如:你听听群众的意见好不好?

d.有的问句,主语和谓语倒置,应注意把问号放在句末。 例如: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

e.有的句子里虽含有疑问词(谁,什么,怎么样等),但并非真正发问,而是表达一个陈述语气,因而应用句号。

例如:我不知道他的书放在什么地方。

⑶感叹号(!)感叹号表示感情强烈的句子末了的停顿。 例如:(略) 注意点:

a.主语、状语等成分倒置的感叹句,以及呼语在感叹句句末,感叹号不能用在句中,必须放在句末。

例如:⒈多美啊,黄山的风景!(主谓倒装) ⒉歌唱吧,为迎接这辉煌的胜利!(状中倒装)

⒊再见,妈妈!

b.感叹号一般不宜叠用。

②句中点号

包括逗号、分号、顿号和冒号四种,表示句中的停顿和结构关系。 ⑴逗号(,)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 例如:(略)

⑵分号(;)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分句间的停顿。 例如:(略)

使用分号应注意几点:

①单句排比,要求气势贯通,一般用逗号,不用分号。 ②并列关系句,分句较短的用逗号,不用分号。

⑶顿号(、)

顿号表示句子内部最小的停顿,常用在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例如:(略) 注意点:

a.并列词语中如果有连词“和”“及”“与”“或”“或者”等就不必用顿号。 例如:商店里陈列着家电和日用百货。

b.如果并列词语中还有并列词语,大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逗号,小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顿号。

例如: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回收,标志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了新的水平。

c.并列词语作谓语、作补语,并列词语之间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例如: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故事讲得真实,动人。

d.有的并列词语读起来并不停顿或停顿较小(浓缩词语或集合词语如:城乡交流、指战员),又不会产生歧义,这时中间就不必加顿号。

例如: 这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

“这次‘严打’的成功,和广大公安干警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和公安干警家属的

支持是分不开的。”

e.表概数的地方不能用顿号, 例如:这个姑娘看上去有十二三岁。 f.序数词外面加了括号,就不要再用顿号。 例如:(略) ⑷、冒号(:)

a.用在书信、发言稿开头的称呼后面,有引起他人注意的意思;用在“某某说”之后,表示下面是引用的话。

b.用在总括后面的话,表示后面分项说明或表示冒号前面的话引起后面的话。 c.用在提示的话的末尾,表示后面有要说的话、所想的内容或所作的分析。 d.用在解释说明的话之前。 e.用在总括语前,表示总结上文。 注意点:

① 冒号的提示作用必须发挥到句子末尾,也就是说,冒号要管到句末不能只管到句中。

如果管几句话或一段话,一般用序次语或引号注明。

例如:毛泽东有两句诗:“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我从中感受到了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

②使用“某某说”之类放在引用话之间,用冒号;放在引用话之间,用逗号;放在引用话

后面用句号。例如:⑴他亲切地问:“你真的姓王吗?”

⑵“恩,”他终于说,“送行的季节差不多了。” ⑶“这好像是将军家的狗。”人群里有人说

B、标号

标号主要标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包括引号、破折号、括号、省略号、着重号、书名号、连接号和专用号种。

⑴ 引号(“”‘’) A、引号的用法

①表示直接引用的话,例如:(略) ②表示突出强调。例如:(略) ③表示特定称谓。例如:(略) ④有时用来引用成语、谚语、歇后语等。例如:(略) B、使用引号应注意:

①引文之内又有引文时,外边的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倘若单引号之内又有引文,那又要用双引号,依次类推。

②果引文独立成句,意思又完整,句末点号放在引号里面。

例如:张老教导他的学生说:“一定要采取实事求是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要强不知以为知。”

③文不完整或者说引文作为自己话的一部分,这时,句末点号(问号感叹号除外)放在后引号的外面。

例如: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神形兼备,充满生机”。 ④如果引文连着有好几段,每段开头都应用一个前引号,直到最后一段的末了才用一个后引号。

⑤如果只把别人的话的大意说出,不照原样引述,这时,不用引号。 ⑵破折号(——) A、破折号的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