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统考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及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2019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统考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及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

结成快乐的果子!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16.(1)评析“导入环节”的优缺点,并提出具体改进建议。(10分) (2)分析“拓展环节”中教师选择该文本的目的。(10分) 案例:阅读下面的学生习作,完成第17~18题。 遇见

①“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是,则此花颜色一室明白起来。”一次次的相遇会让你离她越来越近。

②初读易安居士的词,令我印象深刻的不仅是诗词中清丽隽秀的巧妙比拟,亦有闰中人的一点愁怨。让人不由想起戴望舒《雨巷》中那个丁香一样的姑娘。读到“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一句时,使我眼前一亮。我不禁构想出这样一副画面:雨后被濯洗过的绿叶,掩不住那衰败的花,诗人在其中龋龋独行,拈起一瓣花瓣,随口吟出这样清丽托俗、感叹韶华易逝的词。她的愁,如无边细雨般,数不胜数吧。

③后来,无意中读到清照的生平,才知道这位绝世才女的一生竟是颠沛流离,青年是随夫被卷入党派纷争,中年时遭遇宋人不堪回首的靖康之耻,之后接连遭受丧父丧夫之痛。她将这些痛苦都化为了愁肠百转,蕴散在了词句之间。“凝眸处,从此又添一段新愁。”这是他缱绻的深情。“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这是她空有才华、一往情深却无处安放的感慨,从此再没有一个琴瑟和鸣的如意郎君与她共赏一轮明月。那不是一个小家碧玉的愁肠百结,而是她生命苦难背后深切悲痛的真情流露。

Word 文档

.

④打开宋词,你可能遇到晏殊“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感伤,遇到醉翁“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催拍盏频传。人生何处似樽前”的沉郁,迎面撞到东坡“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回首瞥见观“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卿卿我我……这些诗词长河中翻卷的浪花,姿态万千。千年已过,遇到他们,依然熠熠生辉,给我以生命的感悟和面对生活的力量。有了这种遇见,我们的生命才得以恣意绽放,并且以再没的姿态,展现生命的价值,哪怕你我只有生活中的泡沫,却也坚强,却也绚烂。

⑤再读《漱玉词》,爱恨情仇尽在其中,浅唱低吟犹在耳畔。遇见清照,月满西楼。

17.请从第②段找出两个错别字,从第②段找出一处病句,分别改正。(8分)

18.请指出该习作的一个优点,并结合习作具体分析。(12分) 三、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9题20分,第20题20分,第21题25分,共65分)

阅读文本材料和具体要求,完成第19-21题。

Word 文档

.

夫②君子之行,静③以④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⑤无以⑥明⑦,非宁静无以致远⑧。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⑨,非志无以成学。淫慢⑩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注释:①选自《诸亮集》卷一(中华书局2009年版)。诫,告诫、劝勉。子,一般认为是指诸亮的儿子诸瞻。书,书信。诸亮(181-234),字孔明,琅琊阳都(今沂南南)人,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②〔夫(fú)〕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③〔静〕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④〔以〕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⑤〔淡泊〕心恬淡,不慕名利。⑥〔无以〕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没办法。⑦〔明志〕明确志向。明,明确、坚定。⑧〔致远〕达到远大目标。致,达到。⑨〔广才〕增

Word 文档

.

长才干。⑩〔淫(yín)慢〕放纵懈怠。淫,放纵。慢,懈怠。?〔励精〕振奋精神。励,振奋。?〔险躁〕轻薄浮躁。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险,轻薄。?〔治性〕修养性情。治,修养。?〔年与时驰〕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驰,疾行,指迅速逝去。?〔意与日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枯落〕凋落,衰残。比喻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多不接世〕意思是,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穷庐〕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将复何及〕又怎么来得及。

19.从“大量的语文实践体会,把握运用语言的规律”或“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的角度,写出你对《诫子书》教学的认识,不少于200字。(20分)

20.根据上述材料,确定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并具体说明确定的依据(不可照抄材料)(20分)

21.选择其中一个教学目标,设计一个教学方案片段,简要说明每个环节的教学容与教学方法。(25分)

Word 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