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机场飞行区技术标准(MH5001-2000)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民用机场飞行区技术标准(MH5001-2000)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3.4.2 每个跑道入口中点和跑道中心点、滑行道各中线交点、飞机机位(鼻轮停止点)的地理坐标必须加以测定,用经、纬度表示,精确百分之一秒。

3.4.3 进近和起飞区、盘旋区和机场周围的重要障碍物的地理坐标必须加以测定,用经、纬度表示,精确至十分之一秒;并应提供各障碍物的顶端标高(精确至米)、类型、标志和灯光。

3.5 道面强度

3.5.1道面的承载强度必须加以确定。道面的承载强度采用包括下列内容的飞机等级号(ACN)——道面等级号(PCN)的方法确定: ——道面等级号(PCN); ——确定CAN-PCN的道面类别; ——土基强度类型; ——最大允许胎压; ——评价的方法。

3.5.2 当飞机等级号(CAN)等于或小于道面等级号(PCN)时,能在规定胎压和飞机的最大起飞质量的条件下使用该道面。

如果道面强度受季节性影响有明显变化时,应相应确定不同的道面等级号。

当飞机等级号(ACN)大于道面等级号(PCN)时,在满足下述条件下可有限制地超载运行; 1 道面没有呈现破坏迹象,土基强度未显著减弱期间;

2 对柔性道面,飞机的ACN不超过道面PCN的10%;对刚性道面或以刚性道面为主的组合道面,飞机的ACN不超过道面PCN的5%; 3 年超载运行的次数不超过年总的运行次数的5%。

3.5.3 确定飞机等级号和道面等级号的道面类别、土基强度类型、最大允许胎压类型和评定方法,应采用下列代号: 1 道面类别

道面类别 代号 刚性道面 R 柔性道面 F 如道面结构是组合的或非标准类型时,应加以注解。 2 土基强度类型

土基强度类型 代号 高强度: A

- 9 -

刚性道面K=150MN/m3,

代表大于120MN/ m3的K值; 柔性道面CBR=15, 代表大于13的CBR。

中强度: B 刚性道面K=80MN/ m3,

代表60~120 MN/ m3范围的K值; 柔性道面CBR=10, 代表8~13范围的CBR值。

低强度: C 刚性道面K=40 MN/ m3,

代表25~60 MN/ m3范围的K值; 柔性道面CBR=6, 代表4~8范围的CBR值。

特低强度: D 刚性道面K=20 MN/ m3,

代表小于25MN/ m3范围的K值; 柔性道面CBR=3, 代表小于4的CBR值。 3 最大允许胎压类型:

胎压类型 代号 高:胎压无限制 W 中:胎压限至1.50MPa X 低:胎压限至1.00MPa Y 特低:胎压限至0.5MPa Z 4 评定方法:

评定方法 代号 技术评定:表示对道面特性进行理论评定。 T 经验评定: U 采用飞机使用经验;表示该道面能正常承受特定飞机的作用。 注:1.道面等级号PCN的计算方法见附录C。

2.关于几种飞机型号的CAN见附录D。

- 10 -

3.6 跑道公布距离

3.6.1 机场跑道每个方向必须公布下列距离(精确至米): —— 可用起飞滑跑距离(TORA); —— 可用起飞距离(TODA); —— 可用加速停止距离(ASDA); —— 可用着陆距离(LDA)。

- 11 -

4 物理特性

4.1 跑道

4.1.1 跑道的方位和条数

1 跑道的方位和条数应根据机场净空条件、风力负荷、飞机运行的类别和架次、与诚市和相邻机场之间的关系、现场的地形和地貌、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噪声影响等各项因素综合分析确定。 2 跑道方位和条数应使使用该机场的飞机的机场利用率不少于百分之九十五。

3 跑道最大容许侧风分量应以航行部门根据飞机性能规定的数据为准;航行部门未予规定时,按以下方法确定:

——对基准飞行场地长度为1,500m或以上的飞机,侧风分量为10m/s;如跑道的摩阻性能不良时,其侧风分量应不超过6.5m/s。

——对基准飞行场地长度为1,200m至小于1,500m的飞机,侧风分量为6.5m/s。 ——对基准飞行场地长度为1,200m的飞机,侧风分量为5.0m/s。

4 计算机场利用率的风的统计资料应采用机场所在地或附近的气象台站提供的最近年份的统计资料,该资料应不少于连续五年,有条件时采用连续十年的统计资料。 4.1.2 跑道长度 1 主跑道

主跑道的长度应满足使用该跑道的主要设计机型的运行要求,根据主要机型的性能手册中

的有关图表,按预测航程计算的起飞质量、机场标高、机场基准温度、跑道坡度和跑道表面特性等数据进行计算,选择最长的跑道长度。 2 次要跑道

当机场主跑道利用率少于百分之九十五时,应设置次要跑道,以保证机场利用率不少于百分之九十五。次要跑道的长度应满足使用该跑道的飞机的运行要求。 4.1.3 跑道宽度

路道宽度应不小于表4.1.3中规定的值。

表4.1.3 跑道宽度(m)

飞行区 指标Ⅰ 1* 2* 3 4 飞行区指标Ⅱ A 18 23 30 — B 18 23 30 — C 23 30 30 45 D — — 45 45 E — — — 45 F — — — 60 *注:飞行区指标Ⅰ为1或2的精密进近跑道的宽度应不小于30m。

-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