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C钻石分级理论考试历年真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GIC钻石分级理论考试历年真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下不出现荧光。某些含铬的钇铝榴石可显示变色效应,这种绿色钇铝榴石的吸收光谱与祖母绿十分相似,在查尔斯滤色镜下现强红色,强光照射下发红色闪光。放大检查偶见气泡。

(f)上覆物:指钻石含矿层位以上的岩土体及其他堆积物。

(g)磨盘:磨盘是一个铸铁盘,直径大概30cmn,厚度只有大约2cm。磨盘只有一个圆盘,从内到外分为三个区:试磨区、研磨区和抛光区。一般的磨盘直接装在马达主轴上。已经证明,磨盘转速每分钟2500转左右对大部分操作时最佳速度。

钻石抛磨前必须仔细准备好磨盘,磨盘表面必须绝对平坦和精确。磨盘要用下面的铅垂来小心地平衡,以确保旋转平稳,无任何摇摆。通常将钻石粉膏料涂抹在磨盘表面进行抛磨。

(h)胡须:指由于钻石具有一组{111}完全解理,在粗磨钻石腰围的过程中,若用力过猛,可使腰围沿解理方向产生微细裂纹并向钻石内部延伸,外观上很像老人的胡须,故又称为须状腰。须状腰是放大检查钻石时的一个重要鉴定依据,同时须状腰的存在对钻石净度存在不利影响。

8、许多天然钻石是具有颜色的,请简单介绍

(a)好望角黄色钻石:指从近无色经微黄到浅黄并与彩钻搭界这一颜色范围内的钻石。这部分钻石是钻石分级的主要对象。这部分钻石通常都具有415nm的吸收线。在GIA钻石分级体系中,当黄色钻石的饱和度超过Z色比色石时,则称为黄色彩钻,不再属于该系列。

(b)蓝色钻石:指具有蓝色体色的钻石,区别于具有强烈蓝色荧光的开普系列钻石。通常由B混入钻石晶格中因B受子的带宽变化致色,常伴有灰色辅色。某些澳大利亚产出的灰蓝色钻石不含B而由H的掺入而致色,颜色成因尚不明确

(c)褐色钻石:天然体色为褐色的钻石,在自然界相当多见并可带黑色、橄榄色、橙色、粉红色、红色或黄色调。褐色钻石实际上是一个从极浅褐经微浅褐、浅褐直至深褐色的颜色变化系列,故也有人称为“褐色系列”。按GIA分级体系,从D到Z,颜色由几近无色经微褐色、到浅褐色,商业价值逐渐降低,而当颜色饱和度超过Z时则成为褐色彩钻,价值又开始回升,但因为褐色品种的

彩钻受喜爱程度较低,故价格远远不如其他彩钻。褐色钻石的致色原因可能与钻石在地球深部时发生的塑性变形有关。塑性变形使钻石的晶体结构形成自由键,自由键与光作用产生吸收,可见光谱的蓝端吸收较强而使钻石呈褐色。褐色钻石不是因为含氮或任何其他致色杂质引起的,故不含痕量元素的钻石,如Ⅱa型钻石,也可以成为褐色。塑性变形常使钻石内部布满生长线。由于体色深再加上密集的生长线,使透明度常受到显著影响。褐色钻石的主要产地在南非和澳大利亚。

(d)粉红色钻石:指体色呈各种饱和度的粉红色的钻石,既有天然钻石,也有合成钻石;既有天然成因的,也有人工处理产生的。天然粉红色钻石往往由塑性变形及N3、N2色心搭配产生;人工处理天然钻石及合成钻石产生的粉红色钻石往往经过辐照和热处理过程而形成N-V色心致色。两者的颜色成因不同。

(e)绿色薄皮钻石:通常指天然产出的钻石晶体,因长期受到天然放射性物质的辐射,在钻石晶体的表层几微米至几十微米深度呈现绿色的现象。这层天然形成的绿色钻石表皮往往经过切磨就会消失,内部往往依然是普通的开普系列钻石。

(二)钻石物理性质

1、(1)详细列出钻石的物理性质。 钻石的光学性质:

颜色:钻石的颜色多样,从无色到浅黄、黄、褐、蓝、红、粉红、绿、紫、黑色等所有光谱色均有。

折射率:对钠黄光,钻石的折射率值为2.417 光泽:钻石为典型的金刚光泽

色散:钻石的色散值为0.044,使天然无色宝石中最高的。

发光性:钻石在高能射线的照射下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可见光。在长波紫外光下,大部分钻石都发出强度不等的蓝白色荧光,但也有无荧光者及其他颜色如绿、粉红、橙等色的荧光;钻石在X射线下多发出蓝白色荧光。某些钻石具有磷光。

透明度:理想的钻石在波长为200~4800nm范围内没有吸收,所以理想的钻石使透明的。但实际中因钻石含有的杂质元素及其他包裹体以及裂隙等内含物而使钻石透明度变化很大。

钻石的力学性质:

解理:钻石具有{111}完全解理。

硬度:钻石的莫氏硬度为10,使天然矿物中硬度最大的。但钻石不同结晶学方向上的硬度有差异,自八面体{111}、菱形十二面体{110}、立方体{100}依次减小。

密度:钻石的密度相对稳定,为3.52g/cm3.但不同颜色的钻石密度略有差异。 脆性:钻石具有脆性,重击易碎。 钻石的热学性质:

热导性:钻石的导热性很好,其热导率为7~25W/℃·cm,比银还好,是一种非常好的热导体。

热膨胀性:钻石的热膨胀系数很低,在193K~1200K温度范围内仅为(0.4~4.8)*10-6。

熔点:钻石的熔点很高,但在空气中加热到850~1000℃钻石就开始缓慢燃烧,在纯氧中燃点使650℃,在绝氧条件下,钻石加热到2000~3000℃,缓慢地变为石墨。

钻石的电学性质:

理想的钻石的电的良好绝缘体,唯一的例外使含B的Ⅱb型钻石使半导体。 钻石的其他物理性质:

钻石具有亲油疏水性。该性质广泛被用于钻石的鉴定及选矿。 钻石具有高度稳定性。常温下钻石不与任何化学物质发生反应。 (2)简要说明如何利用钻石的物理性质将之与仿钻区别开。 (a)不用除10X放大镜以外的任何其他仪器; 仅有放大镜的前提下可以根据:

钻石的包裹体来鉴定钻石。钻石中常有橄榄石、辉石、镁铝榴石等矿物包裹体

钻石的硬度和切磨质量来鉴定钻石。钻石的刻面及其交棱具有棱直面平角尖的特点,通过放大镜检查很容易可见,这是放大镜检查钻石的极其重要的鉴定特征;粗磨腰的钻石腰部具有砂糖状反光特点,很显著地区别与其他任何仿钻;钻石的均质体特征也决定了透过冠部风筝面观察亭部刻面棱不可能见到重影;钻石的最高硬度决定了成品钻石很难出现磨损,即便有磨损也只可能局限于极个别的

棱线及角尖的碰损上。

钻石的解理性质来鉴定:钻石因存在完全的{111}解理而使成品钻石出现须状腰和孤立存在的羽状纹、V字形缺口。

钻石的生长特征来鉴定:可能残留与腰部或其他位置的三角凹痕和其他钻石特有的生长纹理是鉴定钻石的重要依据。

(b)可选用各种珠宝仪器。 常规仪器:

使用常规仪器热导仪和反射仪对于鉴定钻石及其仿制品具有诊断性意义。 尽管原始的老式热导仪无法区分钻石和莫伊桑石,但依然可以排除掉除开莫伊桑石和合成钻石以外的其他仿制品。通过反射仪可以得出待测样品的反射率从而鉴定样品是否为钻石。热导仪和反射仪的配合使用能够解决单独使用热导仪不能区分莫伊桑石的缺陷。

新型590型无色合成碳化硅/钻石检测仪配合热导仪使用已经可以很便捷、经济、快速地区分钻石和莫伊桑石。Moissketeer2000sd、Conductor2001的出现为简便鉴定钻石及莫伊桑石提供了更简便的途径。

实际上,单独使用热导仪结合刻面棱重影的观察已经足以准确鉴定出钻石。 紫外光灯的使用为钻石鉴定提供辅助依据。仿制品的荧光特征通常与钻石差距甚远。如钻石多数为蓝白色荧光,莫伊桑石多为橙黄色荧光、立方氧化锆则无荧光或为粉红色、绿黄色荧光。

分光镜:大多数钻石因具有N3色心而具有415nm吸收线成为分光镜鉴定钻石的诊断性证据。

大型仪器:

X射线荧光:钻石在X射线中是透明的,而仿制品大多都是不透明的;此外钻石在X射线下多发蓝白色荧光,也与其他仿制品不同。

阴极发光:通过阴极发光可以看到钻石的生长结构,不仅仅可以鉴定钻石,对于讨论钻石的结构、生长环境等也有重要作用。阴极发光光谱对钻石颜色成因的鉴定也具有一定意义。

红外光谱:使用FTIR可以测得样品的红外光谱,根据红外光谱特征,找出钻石的本征峰即可准确鉴定出钻石和仿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