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寄岗老师小儿推拿教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张寄岗老师小儿推拿教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热不扬,早暮热势高张,或有汗或无汗,多为邪实;午后或夜间发热,低热如潮,伴有盗汗,多为阴虚;若见于夏季发热,持续不退,兼见无汗多尿口渴,须考虑夏季热。 2.问汗:

问汗主要询问汗出的有无、多少、部位、自汗、盗汗、热汗、冷汗等。而上述汗出的情况是通过望诊观察和切诊触摸来完成的。

外感风寒,发热无汗;外感风热,发热有汗;外感暑湿,发热而汗出不透;外感秋燥,发热而无汗,皮肤干燥;内伤饮食,食滞发热,则发热有汗,或手足汗出。

自汗指不分寤寐皆自汗出,动则尤甚,多为阳气虚弱,营卫不和,表卫不固;盗汗指寐则汗出,寤则汗止,自己全然不觉,多为阴血亏损;热汗指汗出而热气蒸腾,多为里热熏蒸;冷汗指汗出湿冷,多为阳气虚衰。 3.问头身:

是指询问患儿头身各部位的痛痒不适和活动情况。 4.问胸腹:

是指询问患儿胸腹疼痛胀满等情况。 5.问睡眠:

是指患儿睡眠的时间,安睡的程度,以及神识为病的嗜睡、昏睡等。 6.问二便:

是指询问患儿一日内大便小便的数量、次数、性质、颜色,以及排便时的感觉。 7.问饮食;

是指询问患儿饮食和饮水的情况。 8.问其他:

指除上述之外,与疾病有关的诸方面:与发病有关的可能因素如事物、药物、外界刺激、异物异声、突然的惊吓等。 (三)问个人史

指询问患儿个人的生产、喂养、发育、预防接种史等。 四、切诊

切诊是指通过医生用手对患儿身体某些部位进行触摸的感觉以及患儿的反映,来诊察疾病的一种方法。包括脉诊和按诊两方面。 (一)脉诊

小儿寸脉部位较小,采用一指定三部的方法。

小儿病脉,主要有浮、沉、迟、数和有力、无力六种。轻按即得为浮脉,主表证;重按才得为沉脉,主里证;脉来一息,五次以下为迟脉,主寒证;脉来一息,六七次以上,多为数脉,主热证;有力主实,无力主虚。 (二)按诊

按诊就是医者用手触摸和按压患儿的皮肤、头、胸、腹、背、胁、四肢等部位,以诊察病症的一种方法。

1.按头面:包括检查小儿头面的大小凸凹紧张程度以及头囟和囟缝的闭开情况,头露骨的坚硬程度等。

囟陷者:按之软弱,气虚较甚;按之干瘪,阴虚较甚

囟填者:按之紧张为风火痰热上冲,肝火上亢;热盛生风之侯,因此可根据囟门的凸隆的程度和按触紧张的强弱来测知疾病的急缓,如:高隆而按之如弓者,病情凶险 2.按颈腋:主要触摸颈项部及腋下有无结节包块 3.按胸腹:检查胸部有无鸡胸,龟背等情况

4.按腹部:主要检查有无包块,是否胀满,有无疼痛

5.按四肢:主要检查四肢温凉,肌肉结实与软弱,关节活动,下肢皮肤凹陷等情况。四肢厥冷属阳气虚弱或阳气不达,手足心发热而兼全身发热多为外感发热或阳热之证;四肢肌肉软弱松弛为脾气虚弱气血失养;肌肉萎缩也为脾虚,或属疳证,或热病后遗症,小儿麻痹后遗症;肌肉瘫痪或软弱无力,肌肉萎缩松弛或关节僵硬,肌肉紧张均为热证伤津,耗气,气阴亏损以致筋脉失养产生后遗症。 6.按皮肤:主要检查皮肤温凉及汗湿干燥情况。皮肤汗多为阳气不足;肤热无汗为热闭于内;肤热汗出为热熏于外;皮肤干燥干瘪不起为吐泄阴液耗脱之证。 (三)辨斑疹

斑和疹是见于皮肤粘膜的两种疾病体征。凡形态大小不一,不高出皮面,颜色红紫,压之不退色的称之为斑,凡形小如粟米,高出皮面,周围有红晕,压之退色称之为疹。一般来说,斑属于血分,为热入血分或气不摄血所致;疹属气分,为风热郁于肺卫发于肌肤,同时扰动营血所致。斑和疹多见于外感温病和许多传染病的病程之中,是湿热邪毒外透的一种表现,其疹宜松活而不宜紧束,宜散在稀疏而不宜密集成片。

1.斑:小儿温病发斑可见于流脑,流行性出血热,败血症等疾病中。斑点稀少而斑色红艳为热毒较轻;斑点大片而斑色红紫为热毒较重,病多危重;杂病发斑可见于紫癜等疾病;斑色淡者为气不摄血,斑色深者为血分热盛。在临床上一般斑色红艳而鲜者为初发,斑色紫暗而晦者为久发。

2.疹:包括细疹,疱疹,风团等不同。细疹:疹点细小如麻粒,色红,可发于全身,主要有麻疹、风疹、幼儿急疹、烂喉丹痧等。(手足口病等)

第二章 推拿手法

1.运推:由此穴运推之彼穴,有运输之意。运推穴相连。如:运八卦 运水入土 操作:用食中二指夹持小儿腕部,拇指桡侧或指腹运推 刮推:“刮推指锋见”用于中指端刮推至横纹,有止呕降逆之意。 搓推:“搓推往来反”如搓四横纹,有健脾益气作用。操作:用拇指的桡侧搓 分推:向两边,如分阴阳 合推:向中间,如合阴阳

直推:一条线,用于线形穴位 2.揉法:可分为指揉、掌揉。

指揉:用单指指腹作用于点形穴位。 掌揉:用掌或掌指作用于特定的部位。 揉法特点:揉法不离穴。 3.拿法:可分为对拿、握拿。

对拿:用拇食指相对用力拿相应的穴位,如对拿列缺。 握拿:用多指握拿相应的部位,如握拿肩井。 拿法特点:拿法如摄物。 4.按法 操作:双拇指指腹相对用力按压或双掌根相对用力按压特定穴位或部位。如双拇指对按牙关(颊车)。

按法特点:按法指腹见。 5.摩法

操作:用掌或掌根旋摩于特定的部位。如摩腹。 摩法特点:摩法如磨旋。 6.振颤

操作:用指端固定于相应的穴位,进行上下颤动。振颤方向应垂直向下。 特点:振颤如电传。 7.捣法

操作:关节突起敲,如捣小天心,治疗眼疾,内视向外捣,外视向内捣 8.捻法

操作:如捻线,如捻手背皮肤,有疏肝作用。 9.掐法

操作:指甲掐,如掐十宣,掐人中。掐时既要有效果,又要避免掐破皮,为此,多用旋转掐法。

10.分筋法

操作:如弹拨琴弦,又称弹筋拨络法,多用于小儿麻痹症、急惊厥 11.提捏法

操作:提捏皮肤红。如提捏天突,提捏大椎 12.捏脊法

操作:两手拇指指腹沿脊柱由骶尾部上推,双手食指交替捏拿,所提捏肌肤在手下滚动至大椎穴,连捏7遍为正捏脊,有健脾胃壮气血,补阳作用。反之,为倒捏脊,有滋阴降火退热作用。

第三章 常用穴位

第一节 头面部

1.开天门

部位:眉心至前发际成一直线。

操作:双拇指指腹交替推之,由眉心推至前发际。 次数:24次或49次(临床一般用49次)。 功效:正推,开窍醒神;反推,宁心安神

主治:正推,头晕、头痛、头昏、嗜睡等;反推,心神不宁、夜寐不安等。 2.分推太阴、太阳

部位:两眉外梢后陷中,左为太阳、右为太阴。

操作:于开天门后双拇指指腹由眉心经眉弓分推至两侧太阴、太阳穴。 功效:开窍醒神(用力)、宁心安神(轻力) 主治:揉太阳(用于男孩),揉太阴(用于女孩)外感表证,发热无汗;揉太阳(用于女孩),揉太阴(用于男孩)主治表虚自汗,易外感,汗出过多。 3.掐(揉)天庭至承浆,共包括七个穴位

部位:⑴天庭:额上,眉心与前发迹连线中点处 ⑵眉心(印堂):两眉之间中点处

⑶山风:位于鼻洼 ⑷延年:鼻高骨 ⑸准头:鼻尖

⑹人中:鼻唇沟中上三分之一交界处 ⑺承浆:唇下承浆穴。

操作:于分推太阴、太阳后用拇指甲逐一掐之。 次数:7遍

功效:掐法,开窍醒神;揉法,宁心安神 4.揉两耳摇头法 部位:两耳下垂

操作:于掐天庭至承浆后,双手拇食指揉捻两耳下垂后,双手捧头摇之。 功效:开窍醒神

临床应用:以上四穴,用于小儿推拿开始,有开窍醒神、开脏腑的作用。 5.百会:揉、颤、搓擦(由后向前) 功效:镇惊升阳(用揉、颤法),滋阴潜阳(搓擦法)

主治:镇惊升阳用于惊吓,善惊易恐,心胆虚怯,惊惕不安,遗尿、泄泻、体温不足,阳虚发热等脏腑之阳虚证。

滋阴潜阳用于阴虚盗汗,潮热,难寐,惊恐,便秘,溲赤等脏腑之阴虚证。

第二节 上肢部穴位

1.脾穴

部位:拇指桡侧赤白肉际由指端至指根。屈指由指端至指根为补脾,直指由指根直指端为清脾。

功效:补能健脾壮气血,燥湿止泻;清能清热利湿健脾止痢

主治:补脾用于虚寒泄(痢)不思饮食、腹胀、呕逆,慢惊风,肌衄,异嗜食物、四肢不温,流口涎,贫血;清脾用于湿热泻(痢)便秘,腹胀厌食,呕吐,痰热咳嗽 2.胃穴

部位:大鱼际外侧赤白肉际处,拇指根至腕横纹 操作:清胃,由腕横纹推至拇指根 功效:清胃热、降逆

主治:呕吐、厌食、腹胀、口气臭秽、消谷善饥等

临床应用:特殊情况可用补法: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吐出物完谷不化之胃中无火反胃证 3.板门

部位:拇指根下平肉处,内有筋头 操作:揉板门

功效:止呕、降逆。

主治:霍乱吐泻(急性胃肠炎)(长时间推) 临床:一般与清胃同用 4.肝穴

部位:食指指面,由指根至指端

操作:平肝,用推法,由指根推至指端

功效:平肝熄风、解热镇惊、疏肝郁、除烦躁

主治:急慢惊风、发热外感、目疾、脾虚证、贫血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