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要点与分析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要点与分析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②常用图例:

注意区别首都、省级行政中心和一般城镇、洲界、国界和未定国界,铁路和公路,天然河流和运河,湖泊和水库的符号。 2.地形图的判读

(1)海拔:以海平面为起点,测出地面某个地点突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在地图上用海拔表示的地面高度。如图1.3-5甲的海拔高度为1500米,乙的海拔高度为500米。

相对高度:某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在地图上用相对高度表示地面起伏大小。如图1.3-5甲乙的相对高度为1000米。

(2)等高线与等深线:

①等高线把各个地点的海拔标注在地图上,再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等高线上一般都标出高度,单位是米。

21

②等深线: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做等深线。

(3)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①根据等高线数值判断地势高低:

等高线上的数值为海拔,数值大,即海拔高,地势高;数值小,即海拔低,地势低。 ②根据等高线的疏密程度判断坡度陡缓:(如图1.3-7)

在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上,任意相邻两条等高线间的高度差相等。因此,等高线密集,坡度陡;反之,坡度缓。

③根据等高线的形状判断山地不同部位:

a.顶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是中心高四周低

b.鞍部:位于两个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

c.山脊: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

22

d.山谷: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

e.陡崖:几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处,常用“ ”符号表示。

在区别山脊和山谷时,可利用水的流向来判断。水总是由海拔高的地方流到海拔低的地方,但注意画流水线时要垂直于等高线画。向两侧流的是山脊(如图1.3-13A),向中部汇集的是山谷(如图1.3-13B)。

(3)分层设色地形图

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着上不同的颜色,可以一目了然看出地面的高低起伏和海底的起伏状况。 (4)地形剖面图

为了更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还得用到地形剖面图。地形剖面图是以等高线地形图为基础转绘成的。它沿等高线地形图某条线下切而显露出来的地形垂直剖面(如图1.3-

23

14所示)。从地形剖面图上可以直观地看出地面高底起伏状况。

3.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1)地图有多种多样,要学会根据需要准确地选择不同类别的地图。

如:去公园游览,应选择导游图;了解国际时事,应选择世界政治地图等。

(2)相同类别的地图的比例尺大小若不同,表示的内容愈详略程度则不一样。这也影响到地图的选择,影响到从地图上获取信息。那么,地图比例尺的大小与表示的地区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略有什么关系? 选用的比例愈大则地图表示的地区范围愈小,反映的内容详细;选用的比例尺愈小则表示的地区范围愈大,反映的内容愈简单。 如:

比例尺大的北京市地图,表示的范围小,内容却详细,画出了铁路线、河流和市区轮廓;比例尺小的中国地图,内容则简单,北京市只画成方为块,市区画成小圆点。 热点考点聚焦 命题方向

联系实际考查比例尺大小与地图内容详略关系,在地图上辨方向。从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等高线图上提取所需信息,判断地势特征、坡度陡缓、地形类型,量距离辩方向。

【例1】 (2003?淄博)读图1.3-16分析,上下两图中对应各位置正确的一组是 A、1、2、3 B、4、5、6 C、1、5、6 D、2、3、4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绘制,稀疏与坡度关系。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