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活动中实现德育目标的研究》讲解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社会实践活动中实现德育目标的研究》讲解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1、文献研究法:查阅和收集与研究工作相关的资料,借鉴外地成功经验,帮助研究工作顺利进行。

2、观察法:有计划、有规律地观察记录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的行为、表现、发展与变化,扩大学生的感性认识,启发思维,寻找新的发现。

3、行为研究法:要求教师与家长, 学生和社区有关人员,共同参与研究,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4、调查研究法:在实施过程中,深入年级、班级、学生,深入社区、家庭了解情况,收集有关资料,加以分析研究,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5、学科渗透法: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增强学科渗透意识,充分挖掘教材,找准综合实践活动和德育教育的切入点使学科教学与德育教育、心理品质培养有机结合起来。

6、经验总结法:对实践活动具体情况进行归纳分析,使之系统化、科学化、 最终上升为经验,以指导后阶段研究工作的有效开展。 ㈡、措施:

1、建立学校课题管理与评价领导小组。校长负责,党支部发挥德育教育核心作用的德育管理体制。教科研室、德育办、少先大队和各中队辅导员负责统筹,指导和协调全校的综合实践和德育工作。各中队辅导员、全体科任教师、后勤服务人员、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均为课题组工作成员。

2、以自然班为小组。由中队辅导员任组长,科任教师为成员,组成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小组成员参加中队的实践和德育活动,共同采取措施对学生进行教育。

3、德育办、少先大队要抓中队辅导员的队伍建设,把这一课题落实到学校工作的最基层少先中队。学校拟开展星级中队评比活动,并量化考核中队辅导员的工作,与各类考核、评先、考核挂钩。

4、恰当处理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统筹规划与活动具体展开过程中的生成性目标、生成性主题的关系。

5、建立健全课题的管理与评价规章制度,提出具体明确的工作职责、制度(教师奖励制度、教师教研制度、学生评价制度、学校评价制度、家庭评价制度等)。使综合实践活动课、德育工作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系列化,落实研究目标。

教师奖励制度、教师教研制度、学生评价制度、学校评价制度、家庭评价制度等

6、在实施过程中组织教师动态培训,外出参观学习。 七、课题管理 1、成立课题组: 组长:王显芳。

课题研究成员:宋雁玲、侯作芬、邹晓英、刘 军、周庆红、赵正和 参研人员:全校其余学科教师。 八、本课题预期研究成果的形式

1、教师:论文、优质课、实验报告、个案集锦。

2、学生:手工、劳技、科技作品、调查报告、专题研究论文等。 3、学校:社会实践活动音像资料、经验总结、实验报告。 河南油田第二小学课题组 2009年1月

河南省教育厅“十五”教育科学规划2008年重点课题 《生命化德育研究与实验》之子课题

《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研究》第一阶段实验方案 实验学校:南阳市油田第二小学 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正式发表,明确了新时期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是党中央、国务院从推进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提出的重大决策,这一决策对于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必须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位,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

目前,新课程的设计已体现了对人生命发展的整体关注;相比传统教学大纲,新课标增加了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内容,增加了指向学生对己、对事、对事、对他人、对群体的情感体验;增加了健康、丰富和情感控制能力的发展。研究学科教学的教育性,探索学科德育渗透的理论和途径,显得十分重要而迫切。任何一门学科教学都直接地或间接地,有形地或无形地涉及到这样几个方面,都自觉不自觉地在进行着某种德育工作。把德育渗透到具体学科中,使传授科学知识与育人有机的结合起来具有较强的可接受性。同时,教学中渗透德育方式是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容易做到扎实有效。

二、指导思想:

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和尊重个性和谐发展、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指导,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开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新局面。

三、研究的主要任务:

以我校学科教学课堂为阵地,从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做起,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从规

范行为习惯做起,从提高基本道德素质做起,结合学科教学特点,切实搞好思想道德教育在 学科教育中渗透的模式、内容、方式、方法、规律的探讨与研究,以达到提升我校学生思想 道德素养的目的,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研究内容说明: 本课题中的“学科”指:我校根据教育部规定开设的语文、数学英语、社会、科学、信 息技术、体育、音乐、美术、综和实践等学科. 本课题中的“德育”是指根据被教育者的需要和特点,根据各学科教学内容对其进行熏 陶、感染,被教育者通过模仿与仿效教育者和练习模仿、仿效的内容而对自然、社会、人生 的客观原则(即道)有所理解和遵循(即自化)的活动。 本课题中的“渗透”是指在学科教学认知过程中教师结合教材深入挖掘德育教育要素, 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心理状态和品德心理品质,使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健全的 人格,高尚的品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五、研究的目标、内容: (一) 目标: 我校课题组通过实践研究,使广大教师自觉在教学过程中挖掘德育教育资源,使知识传 授与德育要素有机结合,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德育教育,逐步提高我校学生的道德认知水 平,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 内容: (1)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意义; (2)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实践操作的方式方法; (3) 教学反思; (4)案例分析; (5)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模式构建等。 六、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南阳市油田第二小学全体学科教师和全校学生。 (二)研究方法: 1、调查法:通过对以上对象的调查研究发现教师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不良 现象和存在的问题,为该项研究提供现实依据。 2、个案分析法:通过对课堂教学中一些鲜活的事例分析,寻求规律,发现优点,找出不 6

足,并提出纠正策略。 3、经验总结法:通过定期对研究成果与经验教训的总结,不断内化、升华各学科教师渗 透德育的教学行为,提高德育教育水平。 七、研究措施: 1、制定开展本研究的各项制度,如研讨制度、资料管理制度等,并严格执行。 2、成立研究组织机构: 课题组总负责人:侯作芬 课题组具体研究工作负责人:邹晓英、刘军 课题组研究成员:宋雁玲、侯作芬、张玉霞、刘桂红、潘玲慧、张广平、周庆红、赵正 和 参研人员:全校其余学科教师。 八、研究步骤: 本阶段周期为一学期:2009 年 1 月——2009 年 8 月,共分三个步骤,主要任务是: 第一步(2009 年 1 月——2009 年 2 月) 主要任务:制定完善研究方案,组建研究组,制定各项研究制度加强有关理论的学习, 写出体会,搞好调查分析,初步着手实践研究; 预期成果:完成研究实施方案的设计,完成初次调查报告等。 第二步(2009 年 2 月——2009 年 6 月) 主要任务:着手对我校各学科教师的德育渗透教育方式进行研究,初步形成德育渗透理 念。 预期成果:形成各学科中教学德育渗透的论文、体会、总结。 第三步(2009 年 6 月——2009 年 7 月) 阶段性总结、表彰 九、研究组织管理: 该课题研究活动受南阳市油田第二小学教导处、科研室、思政办统一领导,以各学科备 课组开展的研究实践活动为载体,主研人员和参研人员团结协作,有步骤、有计划的有序进 7

行。把该项课题研究纳入对备课组的工作考核,促使各学科备课组切实做好各项工作,真正 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使全校形成良好的德育氛围。 河南油田第二小学课题组 2009 年 1 月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