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整理)最新语文中考《古诗词鉴赏》专题训练(含答案解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名师整理)最新语文中考《古诗词鉴赏》专题训练(含答案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2.下列对词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C

A.词人思念万里之外的家乡,却没有办法回去,“浊酒一杯”怎能排解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B.“燕然未勒”是借用东汉大将窦宪燕然勒石记功而还的典故,这里用来表现将士们建功立业的壮志和决心。

C.“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在悲怆的情调中,鲜明地表达了词人对朝廷腐朽软弱的控诉和批判。

D.全词意境悲凉壮阔,形象鲜明生动,感情真挚深沉,语言质朴凝练,读来真切感人。 (3)下列诗句中与“羌管悠悠霜满地“使用的表现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D

A.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从军行》) B.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白居易《观刈麦》) C.无为在绞路,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D.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1)答案:A

导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衡阳雁去无留意”一句是说,大雁向衡阳飞去,没有丝毫想留下来的意思。“大雁”体现塞下秋天季节特点。故选:A。 (2)答案:C

导析:本题考查古诗的赏析。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这首词抒发了边关将士壮志难酬的

9

感慨和思乡忧国的情怀。而结尾三句“羌管”发出的是凄切之声,加上秋霜,加重的是征人的愁思,“将军白发征夫泪”则采用互文的手法,悲怆含蓄的抒发了边关将士壮志难酬的感慨和思乡忧国的情怀。是全词的主旨所在。所以C项的说法是错误的。故选:C。 (3)答案:D

导析:本题考查古诗的赏析,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使用的表现手法。 例句:“羌管悠悠霜满地“借悠悠的笛声和满地的秋霜渲染出“塞下”悲凉而哀伤的气氛,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用了“以景衬情”的手法。D.“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意思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句诗以景衬情,既实写白露节的清寒,又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写故乡月明,表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故选:D。 参考译文:

边境上秋天一来风景全异,向衡阳飞去的雁群毫无留恋的情意。从四面八方传来的边地悲声随着号角响起。重重叠叠的山峰里,长烟直上落日斜照孤城紧闭。

喝一杯陈酒怀念家乡远隔万里,可是燕然还未刻上平胡的功绩,回归无法预计。羌人的笛声悠扬,寒霜撒满大地。征人不能入寐,将军头发花白,战士洒下眼泪。

(九)(2019娄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10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本词上阕描绘了怎样的场面?其中“狂”字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

2.“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向? 答案:

1.上阕描绘了太守出猎的壮阔场面。“狂”字统率全词,既是全词的线索,也是全词抒情的依据。

2.这句话运用了比喻手法,“天狼”,喻指辽和西夏。表达了作者自己渴望一展抱负,杀 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导析:

1. (1)此类试题解答要在理解诗句内容的基础上,抓住诗句中的具体意象概括作答。词的

上阕写词人左手牵黄狗,右手擎猎鹰,头戴锦绣的帽子,身披貂皮的外衣,一身猎装,气宇轩昂。“千骑卷平冈”突现出太守率领的队伍,声势浩大。全城的百姓也来了,来看他们爱戴的太守行猎,万人空巷。据此,词的上阕可概括为:描绘了太守出猎的壮阔场景。(2)考查重点词语的作用。从上阕出猎时词人的神情举止之“狂”和下阕词人由打猎而激发的壮志豪情(即“狂”)可以看出:诗词中的“狂”字领起下文,并贯穿全词,既是行文的线索,又是抒发作者豪情凭依。据此理解作答。

2. 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古诗词句子的赏析,要抓住关键字词来理解、

揣摩、推敲语句的妙处。赏析可以从诗句的特色,或修辞,或表达方式,或遣词造句,或表现手法,或表现的情境等方面分析,并要结合具体语境灵活作答。通常解题思路是:先写出句子的特点,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最后写出表达效果。(注意作者的情感)。“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这句话,作者用“天狼”喻指辽和西夏,采用了比

11

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作者渴望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据此理解作答。

(十)(2019怀化)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词的上片中“长烟落日孤城闭”,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相似。 B. 词的下片中“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边关虽寒冷,但有羌管鸣奏,生活并不艰苦。 C. “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写出了边塞秋天的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 D. “千嶂里”中的“千嶂”是指崇山峻岭。

2.这首词的上下片分别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B

2.上片侧重描写;下片侧重抒情。表达了词人思念家乡、功业难成(壮志难酬)的哀伤, 有凄清悲凉之感,也含蓄地表达了他对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愤懑之 情。 导析:

1.本题考查诗词关键句赏析,诗词句子赏析需要我们在了解诗词的结构和作者思想情感的基

础上作答,并且要结合写作背景。B项有误,“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边关寒冷,生活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