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文言文(银版)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课外文言文(银版)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2)德望日重,四方之士不远千里从之游。

5.读了本文你有什么感悟?

(二三)司马光好学

阅读导航 选文记述了宋代名臣司马光幼时勤奋苦读,背诵“乃终身不忘”的故事,说明了“用力多者收功远”

的道理,揭示了司马光好学的精神,这对今天的青少年无疑会有很好的启示。 司马温公①幼时,患记问不若【注释】 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①司马温公:司马光死后被封以温国公称息矣;独下帷②绝编③,迨(dài)④号,故称司马温公。②下帷:原指汉代董能倍⑤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仲舒下帷讲学,三年不看窗外这件事。这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里借此指读书专心。 ③绝编:原指孔子“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读《易经》时,反复翻阅,多次将穿简册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的牛皮绳子翻断这件事。这里指读书刻多矣。” (选自《三朝名臣言行录》) 苦。 ④迨:等到。 ⑤倍:同“背”,背诵。 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患记问不若人 (2)迨能倍诵乃止 ..

(3)迨能倍诵乃止 (4)咏其文 ..2.与“迨能倍诵乃止”中“倍”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 A.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B.才美不外见 C.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 D.京中有善口技者

3.本文中概括主旨的句子是: 4.文中“独下帷绝编”意思是只有司马光独自苦读。我们学过一个类似的成语也是形容读书勤奋,这个成语是 。

(二四)东坡诗文,落笔辄为人所传诵

阅读导航 “但愿人常久,千里共婵娟”,这是妇孺皆知的苏东坡《水调歌头》中的名句。东坡诗句何以被人广为传诵,这应该说东坡不但诗文写得好,更重要的是东坡人品好啊!选文中也表现了大文学家欧阳修开阔的胸襟。 东坡诗文,落笔辄为人所传诵。每一篇到,【注释】 欧阳公①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一日与棐(fēi)①欧阳公:指欧阳修。②棐:②论文及坡,公叹曰:“汝记吾言,三十年后,世欧阳修的儿子欧阳棐。③更上人更不道著我③也!”崇宁、大观④间,海外诗⑤不道著我:再也不谈论我,盛行,后生不复有言欧公者。是时朝廷虽尝禁止,不传诵我的名声了。④崇宁、赏钱增至八十万,禁愈严而传愈多,往往以多相大观:宋徽宗年号。⑤海外夸。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⑥,而人或谓诗:指苏轼被贬海南时所作之不韵⑦。 的诗。⑥气索:气短。⑦不 (选自《江西古文精华丛书 笔记卷》) 韵:不雅。 阅读训练 1.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处。 落笔辄为人所传诵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前后类如此 (2)是时朝廷虽尝禁止 .. (3)往往以多相夸 (4)而人或谓之不韵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

4.你怎样理解“汝记吾言,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著我也”这句话的含义。 5.文段表现苏轼诗文的成就,在写法上有怎样的特点?

6.从“每一篇到,欧阳公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这句话中你感受到欧阳修怎样的品格?

(二五)诗画皆以人重

阅读导航 人,不仅仅需要有才,更重要的是要有高尚的人格。这正如选文中讲的“诗文书画皆以人重”这个道理。

子尝谓诗文书画皆以人重,苏、黄【注释】 遗墨流传至今,一字兼金①;章惇、京、①兼金:价值等于平常金子几倍的好金卞②岂不工书,后人粪土视之,一钱不子。②章惇、京、卞:京指蔡京,卞指直。永叔有言,古之人率(lǜ)皆能书,独蔡卞,三人都是北宋朝廷大臣,擅长书其人之贤者传遂远,使颜鲁公③书虽不法。③颜鲁公:即颜真卿。封鲁国郡公,工,后世见者必宝之,非独书也。诗文人称“颜鲁公”。工书法,自创一体,之属莫不皆然。 对后世影响很大,人称“颜体”。④王 (选自王士稹④《明清闲情小品赏析》) 士稹:清代诗人。 阅读训练 1.下列句中加点“然”与其他三句中加点“然”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则弛然而卧 B.诗文之属莫不皆然 ..C.杂然而前陈者 D.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一钱不直 直: (2)后世见者必宝之 宝: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后人粪土视之

(2)古之人率皆能书,独其人之贤者传遂远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

A.作者认为诗歌、文章、书法、绘画是否受人重视都与人的品格有关。 B.作者认为苏轼、黄庭坚的书法绘画作品流传下来不只是因为他们技艺高。 C.作者认为章惇、蔡京、蔡卞等人也都是些精于书法的人。

D.作者认为颜真卿的书法其实不好,后世喜欢的原因是颜真卿的品德好。 5.填空。

(1)“苏、黄”中的“苏”指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东坡。他的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千古传唱,其最后两句“ 、 。”表达了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