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高中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完整版)高中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3)癌细胞的表面也发生了变化。癌细胞容易在有机体内分散转移的原因是癌细胞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

3.致癌因子的种类有三类: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病毒致癌因子。

4. 细胞癌变的原因:致癌因子使细胞的原癌基因从 抑制 状态变为激活 状态。正常细胞转化为癌细胞。

生物必修二

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一节 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一)

1.孟德尔之所以选取豌豆作为杂交试验的材料是由于: (1)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且是闭花授粉的植物; (2)豌豆花较大,易于人工操作; (3)豌豆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2、孟德尔利用豌豆进行杂交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

①选用豌豆,自然状态下是纯种,相对性状明显作为实验材料。

②先用一对相对性状,再对多对相对性状在一起的传递情况进行研究。 ③用统计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④孟德尔科学地设计了试验的程序。(杂交—自交—测交)

(实验---假设---验证---结论)

3.遗传学中常用概念及分析

(1)性状:生物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 相对性状:一种生物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兔的长毛和短毛;人的卷发和直发)

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相同性状

的亲代相交后,子代出现两种或以上的不同性状,如:Dd×Dd,子代出了D__及dd的两种性状。红花相交后代有红花和白花两种性状。)

显性性状:在DD×dd 杂交试验中,F1表现出来的性状;决定显性性状的

为显性遗传因子(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如高茎用D表示。

隐性性状:在DD×dd杂交试验中,F1未显现出来的性状(隐藏起来)。

决定隐性性状的为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如矮茎用d表示。

(2)纯合子:遗传因子(基因)组成相同的个体。如DD或dd。其特点纯合子

是自交后代全为纯合子,无性状分离现象。能稳定遗传(能做种子)

杂合子:遗传因子(基因)组成不同的个体。如Dd。其特点是杂合子自

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现象。

(3)杂交: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交方式。( 如:DD×dd Dd×dd DD×Dd)。

自交: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交方式。 (如:DD×DD Dd

×Dd)

测交:F1(待测个体)与隐性纯合子杂交的方式。 (如:Dd×dd ), 正交和反交:二者是相对而言的,

如甲(♀)×乙(♂)为正交,则甲(♂)×乙(♀)为反交; 如甲(♂)×乙(♀)为正交,则甲(♀)×乙(♂)为反交。 4)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相同的位置,并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如D和d )

非等位基因:染色体上不同位置控制没性状的基因。 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如:豌豆的高茎和矮茎) 基因型 :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叫做基因型。

(如:高茎的豌豆的基因型是DD或Dd)

5)完全显性:基因只要有一个显性基因,就能使显性遗传性状完全显现出来。

即DD和Dd为相同性状(如DD和Dd均为红花)

不完全显性:F1的性状表现介于显性和隐性的亲本之间。即DD和Dd为不

同的性状(如DD为红花而Dd为粉花dd为白花)

4.常见遗传学符号 符号 P F1 F2 × ♀ ♂ 含义 亲本 子一代 子二代 杂交 自交 母本 父本 5.杂合子和纯合子的鉴别方法

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纯合子

测交法 (动植物都可以用的方法,是鉴别的最好方法)

若后代有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杂合子(显性:隐性=1:1) 目的:用于鉴别某一显性个体的基因组合,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

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纯合子

自交法 (植物所采用的方法,是鉴别的最方便的方法

最好之处是可以保持特测生物的纯度)

若后代有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杂合子

在以动物和植物为材料所进行的遗传育种实验研究中,一般采用测交方法鉴别某表现型为显性性状的个体是杂合子还是纯合子。豌豆、水稻、普通小麦等自花传粉的植物,则最好采用自交方法

6从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 1)杂合子自交,性状比为3:1,基因型比为1:2:1

2)性状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基因型相同,性状一般相同,但不一定相同。 性状=基因+环境

7 孟德尔第一定律(分离定律)内容: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独立的),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实质: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不同的配...子中。

发生的时期: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 方法:假说—演绎法

推导过程: 杂交 自交 验证过程: 测 交

8 与基因有关的几个科学家

遗传因子(基因)的发现:孟德尔(19世纪中期)被称为“遗传学之父” 把遗传因子命名为基因:约翰逊(1909年) 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萨顿

用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理论的是:摩尔根 9 一对相对性状实验中,F2代实现3:1分离比的条件

1)F1形成两种基因型配子的数目相等,且他们的生活力是一样的。 2)F1两种配子的结合机会是相等的。

3)F2的各种遗传因子组合的个体成活率是相等的。 10.应用

(1)杂交育种中选种:选显性性状:要连续自交直至不发生性状分离;

选隐性性状:直接选取即可(隐性性状表达后,其

基因型为纯种)。

杂合子=1/2n 纯合子=1-1/2n (基因频率不变化,基因型频率变化)

(2)优生:显性遗传病:控制生育;显性遗传病(多指,并指发病率高),

隐性遗传病:禁止近亲婚姻(增加隐性致病的几率) 隐性遗传病(白化病,发病率低,)

11,有关植物胚发育的知识点 (基因频率不变化,基因型频率变化)

1)胚来源于受精卵,包含双亲的遗传物质

2)胚乳来源于两个极核和一个精子,即包含双亲遗传物质(母亲两个配子,父亲一个配子)

3)种皮与果皮都由母方部分结构发育而来,遗传物质与母亲相同。 4)果皮,种皮,胚都为2N,但来源不同,基因型也不同。 12.常见问题解题方法

(1)如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隐=3 :1,基因型比例为1:2:1,则双亲一定都是杂合子(Dd)

即Dd×Dd 3D_:1dd

(2)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隐=1 :1,则双亲一定是测交类型。

即为Dd×dd 1Dd :1dd

(3)若后代性状只有显性性状,则双亲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

即DD×DD 或 DD×Dd 或 DD×dd 二.典型计算题

1一对夫妇均正常,且他们的双亲也都正常,但都有一个白化病的兄弟,求他们婚后生白化病孩子的概率是多少? 方法:隐性纯合突破法

注意:杂合子(Aa)自交,求自交后某一个体是杂合子的概率1)如果说明了表现型,则Aa的概率为2/3

2)如果没有说明,Aa的概率为1/2 过程:男 Aa×Aa 男 女都正常,又因为子代有生病孩子的可能,

所以他们的基因型为2/3Aa:则有如下计算

2/3 Aa×2/3 Aa

aa 2/3Aa/1/3AA 2/3×2/3×1/4=1/9

2,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其男性的哥哥与女性的妹妹都是白化病的患者,这对

夫妇已有一个白化病的孩子,则问再生一个患孩子的几率可能是

三种可能:如果夫妇的父母均正常:则有这夫妇的基因型为2/3 Aa×2/3 Aa 几率为1/9

如果夫妇的父母各有一个患病:则这对夫妇的基因型为Aa×Aa,几率

为1/4

如果夫妇的父母只有一方的父母有一个患病,而另一方正常,则夫妇的

基因型

为:2/3Aa×Aa 几率为:1/6

第2节 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二)

1孟德尔第二定侓,自由组合定侓: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 的遗传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自由组合。

孟德尔的自由组合定侓的现代学解释:位于百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实质: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时期: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

2.两对相对性状杂交试验中的有关结论

(1)两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