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湖南省株洲市中考化学试题含解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2019年湖南省株洲市中考化学试题含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4)甲醇(CH3OH)与乙醇,用不同化学式表示,其构成不同,属于不同物质。 故答案为:(1)C2H5OH+3O2四、实验探究题(2小题,共18分)

26.(6分)在实验室,我们通常用块状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供选用的装置如图所示:

2CO2+3H2O;(2)红;光照;(3)AD;(4)不属于。

(1)写出仪器a的名称为 长颈漏斗 。

(2)若要制取并收集一瓶CO2,不可以选择的装置是 BE或BF (填图中装置对应的字母)。

(3)CO2是一种酸性氧化物(能与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为探究CO2确实能和NaOH发生化学反应,华雪同学选用了下列两种装置进行实验,都证明了CO2和NaOH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选择装置I时,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 气球变大 。

②选择装置Ⅱ时,可观察到烧杯内的水沿着导管倒流入锥形瓶中,产生该实验现象的原因是: CO2与NaOH反应,锥形瓶内气压减小 。

③CO2和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2NaOH=Na2CO3+H2O 。 【解答】解:(1)长颈漏斗方便加液体药品,故答案为:长颈漏斗;

(2)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若要制取并收集一瓶CO2,不可以选择的装置是加热装置,不能用向下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故答案为:BE或BF;

(3)如图,①选择装置I时,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气球变大;②选择装置Ⅱ时,可观察到烧杯内的水沿着导管倒流入锥形瓶中,产生该实验现象的原因是:CO2与NaOH反应,锥形瓶内气压减小;③CO2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配平即可;故答案为:①气球变大;②CO2与NaOH反应,锥形瓶内气压减小;③CO2+2NaOH=Na2CO3+H2O;

27.(12分)菱铁矿和赤铁矿一样,也是工业上冶炼铁的一种矿物。某种菱铁矿中铁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碱式碳酸亚铁,为测定碱式碳酸亚铁[xFeCO3?yFe(HO)2?zH2O]的组成,华雪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

【查阅资料】

a.碱式碳酸亚铁受热会完全分解生成FeO、CO2以H2O。

b.FeO是一种黑色粉末,它不稳定,在空气中加热,可被氧化成四氧化三铁。 c.石灰是NaOH及CaO的混合物,可以吸收CO2和H2O 【实验步骤】

(1)检查装置的 气密性 后,准备称取3.40g碱式碳酸亚铁粉末放在装置B中,连接仪器。 (2) 打开弹簧夹K ,鼓入一段时间空气,准确称量装置C、D、E的质量。

(3)关闭弹簧夹K,加热装置B至装置C中导管末端无气泡冒出,再打开弹簧夹K,缓缓通空气一段时间,这样操作的目的是 使B中分解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全部被D、C装置吸收 。 (4)再次准确称量装置C、D、E的质量,所得数据如下

加热前 加热后 装置C/g 200.00 200.36 装置D/g 180.00 180.88 装置E/g 180.00 180.00 (5)图,分析表中数据可知:3.40g碱式碳酸亚铁受热分解过程中生成H2O的质量为 0.36 g,CO2的质量为 0.88 g,装置E的作用是 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被D装置吸收 。 【实验结论】

在xFeCO3?yFe(HO)2?zH2O中,氢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之比为 4:3 。 【实验反思】

(1)装置A的作用是 除去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 。

(2)实验结束后,装置B中的残留固体可能全部是FeO.也可能全部是Fe3O4.还可能是 FeO、Fe3O4 。 (3)为了得到装置B中残留固体的组成,华雪同学称得装置B中残留固体质量为2.24g后,通过计算可知:

残留固体的组成及各成分的质量为 FeO和Fe3O4质量分别为1.08g和1.16g 。 【解答】解:【实验步骤】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准备称取3.40g碱式碳酸亚铁粉末放在装置B中,连接仪器。 故填:气密性。

(2)打开弹簧夹K,鼓入一段时间空气,准确称量装置C、D、E的质量。 故填:打开弹簧夹K。

(3)关闭弹簧夹K,加热装置B至装置C中导管末端无气泡冒出,再打开弹簧夹K,缓缓通空气一段时间,这样操作的目的是使B中分解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全部被D、C装置吸收。 故填:使B中分解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全部被D、C装置吸收。 (4)再次准确称量装置C、D、E的质量,所得数据如下

(5)分析表中数据可知:3.40g碱式碳酸亚铁受热分解过程中生成H2O的质量为:200.36g﹣200.00g=0.36g,CO2的质量为:180.88g﹣180.00g=0.88g,装置E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被D装置吸收。 故填:0.36;0.88;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被D装置吸收。 【实验结论】

在 xFeCO3?yFe(HO)2?zH2O中,氢元素质量:0.36g×=0.04g,氧元素质量:(0.36g﹣0.04g)+0.88g×+(3.40g﹣0.36g﹣0.88g)×=0.48g,氢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之比为::=4:3。 故填:4:3。 【实验反思】

(1)装置A的作用是除去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 故填:除去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

(2)实验结束后,装置B中的残留固体可能全部是FeO,也可能全部是Fe3O4.还可能是FeO、Fe3O4。 故填:FeO、Fe3O4。

(3)如果残留固体是氧化亚铁,则氧化亚铁质量:3.40g﹣0.36g﹣0.88g=2.16g, 如果残留固体是四氧化三铁,则四氧化三铁质量:2.16g×÷=2.32g,

称得装置B中残留固体质量为2.24g,大于2.16g,小于2.32g,通过计算可知:残留固体是氧化亚铁和四氧化三铁的混合物;

设氧化亚铁质量为x,则四氧化三铁质量为2.24g﹣x, 根据题意有:x×+(2.24g﹣x)×=2.16g×, x=1.08g,则四氧化三铁质量:2.24g﹣1.08g=1.16g, 故填:FeO和Fe3O4质量分别为1.08g和1.16g。 五、计算题(2小题,共10分)

28.(4分)超市购物小票上含有BPA(双酚A),网上流传消费者接触小票会致癌。我国规定:超市购物小票上双酚A的含量应不超过0.6mg/Kg.按照这个标准,收银员即使每天接触小票10个小时,双酚A通过接触进入人体的量也不会比安全剂量低几十倍。因此,普通消费者一天接触几张购物小票,致癌概率是完全可以忽略不计的。

(1)双酚A的化学式为C15H16O2,其相对分子质量为 228 。

(2)若每张超市购物小票的质量为5g,则其中含有双酚A的质量应不能超过 0.003 mg才能符合国家标准。

【解答】解:(1)双酚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5+1×16+16×2=228。

(2)超市购物小票上双酚A的含量应不超过0.6mg/Kg,若每张超市购物小票的质量为5g,则其中含有双酚A的质量应不能超过0.6mg=0.003mg。 故答案为: (1)228; (2)0.003。

29.(6分)在锥形瓶中加入80.0g质量分数为10%的硫酸铜溶液,塞好橡胶塞。将几根铁钉用砂纸打磨干净后在天平上称得质量为56.0g,再将盛有硫酸铜溶液的锥形瓶和铁钉一起放在天平上称量,记录所称得质量m1.将上述铁钉浸到硫酸铜溶液中,待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改变时,将盛有硫酸铜溶液和锥形瓶放在天平上称量,记录所称的质量为m2。

(1)m1 = m2(填“>”或“=”或“<”)。

(2)锥形瓶的质量为 m1﹣136g(或m2﹣136g) (用含m1或m2的代数式表示)。 (3)若硫酸铜反应完全,求此时所得溶液的质量(写出计算结果)。 【解答】解:(1)m1=m2。 故填:=。

(2)锥形瓶的质量为:m1﹣(56.0g+80.0g)=m1﹣136g,或m2﹣(56.0g+80.0g)=m2﹣136g, 故填:m1﹣136g(或m2﹣136g)。

(3)设反应的铁的质量为x,生成铜质量为y, Fe+CuSO4═FeSO4+Cu, 56 160 64 x 80.0g×10% y ==,

x=2.8g,y=3.2g,

若硫酸铜反应完全,此时所得溶液的质量:80.0g+2.8g﹣3.2g=79.6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