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广西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解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2014年广西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答案:B

101.课堂教学中常常采用班组讨论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这种讨论一般在10~12个人的情况下最有效。通过集体讨论,每个学生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提出不同的见解,大大拓宽了解决问题方法的范围,最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当然,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可以问学生“如果教室像电影院”这样的问题,启发学生以新的途径去思考熟悉的事物,或者让学生用原有方式去思考新的主体,如以人体去比拟交通运输系统。通过这种概念距离的形成,使学生能够自由地思考其生活中的活动或经验,发挥想象力,增强领悟力。

此材料说明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法是()。 A.联想技术 B.脑激励法 C.分合法 D.粘合法 答案:ABCD

102.某初中学校曾组织了这样一次活动:让三十几个学生各持一张IC电话卡,到所在县城的公用电话亭去打一个电话。结果同学们怀着新鲜好奇的心情走出校门,回来时每人却是一肚子的感概。座谈会上,同学们纷纷谈了自己的看法:“许多电话根本不能用,有的连电话线都被扯断了,太缺德了!”“简直丢人!要是外地人来咱这儿,打电话碰到这种情况,那对我们这地方和这里的人会是什么印象?”“要招商引

资,发展经济,就要首先从这些小事做起,注意环境建设,每个人都要有公德意识。”“生活告诉我们要讲公德。”

根据德育过程的相关理论,这次德育活动说明()。 A.学生的道德认识要在生活、实践中亲身体验

B.学生的道德养成需要将道德认识内化为道德品质,外化为道德行为。

C.学校德育应当走向生活化,创设有利条件让学生体验生活 D.学校组织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加深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

答案:ABCD

103.某校刘老师在开学不久就发现班上的学生王某有许多毛病。刘老师心想,像王某这样的同学缺少的不是批评而是肯定和鼓励。于是,刘老师找他谈话说:“你有缺点,但也有不少优点,可能你自己还没有发现。这样吧,你在两天内找到自己的一些长处,不然我可要‘批评’你了。”第三天,王某很不好意思地找到刘老师,满脸通红地说:“我心肠好,力气大,毕业后想当兵。”刘老师听了说:“这就是了不起的优点。心肠好,乐于助人,到哪里都需要这种人,你力气大,想当兵,保家卫国,是很光荣的事,你的理想很实在。不过,当兵同样需要科学文化知识,需要真才实学。”听了刘老师的话,王某很高兴,脸上露出了笑容。

根据我国德育原则和德育方法,此材料中的刘老师()。

A.注意在集体中的教育,运用了集体教育的原则

B.因势利导,运用了发扬积极因素和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的原则 C.重视榜样的作用,运用了榜样示范法 D.针对学生的特点,运用了说服教育的方法 答案:BD

104.特级教师于永正曾谈起初为人师时的一段经历:一天,我放在讲台上的备课本竟然被人撕烂了两张。我火冒三丈,知情人立即“揭发”出撕本子的人。我一看那个学生,心理“咯噔”一下,愣了。我思虑良久,对全班同学说:“我先向大家做个检讨。昨天,因这位同学写字潦草,我一气之下,将他的本子撕为两半。我不该这样做,我撕了他一个本子,而他只撕了我两张纸,说明他还是给老师面子的,他比我好。”教室里静静的,几十双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我。第二天早上,我的办公桌上端端正正地放着一个和我的备课本出不多大的新本子。

从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角度看,于老师的教育行为()。 A.体现了于老师对学生的尊重

B.说明了于老师勇于自我批评,善于改正错误 C.反应了于老师师道尊严的作风 D.表现了于老师为人师表的素养 答案:ABD

105.近年来,某市教育局多次下发通知,明确规定小学和初中不

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不得举办以应试为目的的提高班、实验班,也明确规定双休日和寒暑假不得补课或办补习班。然而,该市某初中“重点班”与“非重点班”现象依然存在,假期补课也一直在进行。

依据相关教育法律法规,此材料中的()

A.教育局的要求是正确的,符合我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 B.教育局的要求是不正确的,违反了我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 C.某初中的做法是正确的,没有违反我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 D.某初中的做法是错误的,违反了我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 答案: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