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广西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解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2014年广西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86.教师使用包括目光接触、手势、身体靠近等非言语线索,能消除学生在课堂上的许多不良行为。

答案:T

87.课堂不良行为最常见的强化物一般有两种:一是获得老师或同伴的注意,二是逃避不愉快的状态或活动。

答案:T

88.德育目标决定了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 答案:T

89.劳动教育不属于学校德育的主要内容。 答案:T

90.德育过程就是思想品德形成过程。 答案:F

91.道德认识是衡量一个人道德修养水平的重要标志。 答案:F

92.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答案:T

93.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是教育家马卡连柯成功教育经验的总结。

答案:T

94.《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教师考核、聘用和评价的首要内容是能力水平。

答案:F

95.义务教育学校可以不接受具有接收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

答案:F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10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请分析以下材料,每题有一个或多个正确答案,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出相应的代码,并将其填涂在答题卡上。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96.儿童经常说“我一走路,月亮就跟我走”,“花儿开了,因为它想看看我”;而他们的思维又具有只能前推不能后退的表现;同时儿童在注意事物的某一方面时往往忽略其他的方面,对物体的认识受其形态变化的影响。

此材料说明前运算阶段儿童的认知特点是()。 A.自我中心 B.他人中心 C.不可逆性 D.尚未守恒

答案:ACD

97.罗森塞恩(Rosenshine,1977)的研究表明,小学教师每天只有20%~30%的时间在与学生急性言语交流,而其他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管理活动上。特别是随着人们对合作学习和交互学习的重视,教师所扮演的这些角色更为突出。

此材料说明这些角色是()。 A.组织者 B.反思者 C.管理者 D.设计者 答案:ACD

98.教师的教育教学任务较为繁重,“以分数论学生,以升学率论教师”的现象仍然存在;有的学校管理混乱,教师与领导沟通不畅,教师常常处于应付教学活动的状态,因而导致教师心情烦躁、易怒、情绪紧张。

此材料说明造成教师这种压力的原因是()。 A.教师职业角色冲突 B.教育评价机制存在缺陷 C.学生难管难教 D.学校管理体制不健全

答案:BD

99.一位物理教师在讲光电效应前,向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那路边上的电灯怎样才能够做到不用人管,天一黑就都亮了,天一亮就都灭了?”言语不多,却像磁石一般吸引住了学生,使他们的学习动机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

此材料说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是()。 A.创设问题情境,形成悬念。

B.加强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吸引学生的注意 C.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D.利用思维定势,提高学生解题效率 答案:ABC

100.有这样一个问题:已知一个圆的半径(R)是2厘米,问与圆外切的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这个问题的呈现方式有两种,如图1和图2所示。很明显,图2比图1提供的线索更隐蔽,解答也相对难一些。

此材料说明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是()。 A.问题的反应特点 B.问题的刺激特点 C.问题的操作特点 D.问题的运动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