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理学习题及参考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动物生理学习题及参考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D血容量减少,导致肾小球滤过率减少

E 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导致肾小球滤过率减少

三、名词解释:四、问答与论述题:见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肾小球毛细血管内血压 血浆胶体渗透压 肾小囊静水压 2、 肾小球的滤过 远曲 3、近曲 远曲

4、晶体 增加 降低 醛固酮

5、降低 水利尿 ADH 升高 渗透性利尿 降低 6、减少 降低 减少 升高 7、晶体 升高 ADH分泌增加]

8、1000~2000 2500 100~500 100 9、肾小球的滤过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 10、肾素

11、肾小球有效滤过压

12、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 (囊内压 血浆胶体渗透压) 13、近球小管 14、近球小管

15、远曲小管 集合管 16、远曲小管 集合管 竞争 17、增加 减少 18、重吸收 泌出 19、增多 增多 增多

二、选择题:

1-5:EABAA 6-10:BBEDE 11-15:BBABD 16-20: BDDDC 21-25: ACBBC 26-30:BEAEC 31-35:AAEBC 36-40:ADCBC 41-45:ABEAA 46-50:AECBC 51-52:CA

三、名词解释:

1、氢钠离子交换:肾小管上皮细胞在分泌氢离子的同时,伴有钠离子的逆向转运,这种现象称为氢钠离子交换。

2、钾钠离子交换: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在分泌钾离子的同时,伴有钠离子的逆向转运,这种现象称为钾钠离子交换。3、渗透性利尿:由于小管液中溶质浓度过高,小管液渗透压升高,使肾小管对小管液中水分重吸收减少,排出尿量增加,称渗透性利尿。

4、肾脏的球-管平衡:正常情况下,近球小管的重吸收率始终保持在肾小球滤过率的65%~70%,这种现象称肾脏的球-管平衡。5、高渗尿:排出的尿液,其渗透压高于血浆渗透压,称高渗尿。6、低渗尿:排出的尿液,其渗透压低于血浆渗透压,称低渗尿 7、肾小球滤过率:单位时间内两肾生成的超滤液的量(原尿量),称肾小球滤过率。

8、肾糖阈:终尿中开始出现葡萄糖时的血糖浓度称为肾糖阈。 9、肾血浆流量:单位时间内流过;两侧肾脏血浆的总量称肾血

浆流量。

四、问答与论述题:

1、大量出汗而饮水少时,尿液有何变化?其机制如何?

汗为低渗溶液,大量出汗而饮水过少时,尿液排出量减少,其渗透压升高。

大量出汗:1)组织液晶体渗透压升高,水的渗透作用使血浆晶体渗透压也升高,下丘脑感受器兴奋。2)血容量减少,心房及胸内大静脉血管的容积感受器对视上核和旁室核的抑制作用减弱。上述两种途径均使视上核和旁室核合成和分泌ADH增加,血液中ADH浓度升高,使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增加,水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尿渗透压升高。

此外,大量出汗,还可能使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肾小球有效滤过压降低,原尿生成减少,尿量减少。

2)、尿量增加,尿液渗透压变化不明显,3千克家兔,血液量约240ml,注入血中的葡萄糖为5ml×20%=1(g),将使血糖升至约500mg/100ml,明显超过肾糖阈,导致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小管液内含大量的葡萄糖,阻碍水的重吸收,产生渗透性利尿,尿量增加,出现糖尿,但尿液渗透压变化不明显。 2、体循环血压明显降低时对尿液生成有何影响?

体循环血压因某种原因明显降低,使肾动脉血压低于(80mmHg)时尿排出量将减少。

1) 体循环血压下降,减压反射减弱,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应急反应,入球动脉收缩,滤过减少。

2) 血压下降,血容量相对不足,视上核和旁室核合成和释放ADH增加,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增多。

3) 血压下降,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动增强,醛固酮分泌增加,促进肾保Na+排K+和对水的重吸收。 以上三方面的共同作用,使尿量减少。 3、请简述近球小管重吸收Na+的机制。

重吸收钠的机制为:近球小管内小管液 Na+浓度高于细胞浆内,细胞管腔膜对Na+有通透性,所以Na+顺浓度差被动地扩散至细胞内,在细胞管周膜上Na+泵的作用下,Na+被主动地转运至细胞间隙。随着细胞间隙组织液静水压升高,后者引起水和Na+流向毛细血管而被吸收,但也有少量Na+会通过细胞间紧密连接反流至小管液中。上述Na+的重吸收是主动耗能过程,被称为Na+重吸收的泵-漏模式。

4、请简述HCO-

3的重吸收和H+分泌的过程和生理意义。

肾小管和集合管对HCO-

3的重吸收和H+的分泌是两个互相关联的过程。细胞内产生的H+通过细胞管腔膜上H+

-Na+

载体把H

+

泌出,同时把小管液中的Na+转运至细胞内。小管液中HCO-

3不易分解成CO2和H2O,CO2很易透过细胞膜进入胞浆,在胞浆中碳酸酐酶的催化下,CO2和H2O再重新合成碳酸,后者进一步解离成HCO3

和H+。胞浆内的HCO-

3与Na+一起被转运至细胞间隙而吸收,而

H+则可被分泌至小管液中。因此,肾脏分泌H+有利于HCO-

3的重吸收,对维持pH稳态具有重要意义。当机体代谢增强,酸产生增加时,肾脏泌H+

的能力将加强,同时,HCO-

3的重吸收也增多,通过这样的排酸保碱作用,有利于内环境pH值的相对恒定。 5、当机体发生酸中毒时,血K+浓度会发生变化?为什么?

血K+浓度将升高。这是因为:

1)尿液中排出的K+主要是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分泌的,分泌机制是在K+-Na+载体作用下的逆向转运过程。

2)远曲小管和集合管还同时存在着H+的分泌,分泌机制是类似

于K+-Na+交换的H+ -Na+交换过程,而且二者有竞争性抑制作用 3)当发生酸中毒时,远曲小管和集合管-Na+交换明显加强,竞争性抑制K+-Na+交换,导致K+分泌减少,而出现高K+血症。 6、循环血量减少时,醛固酮的分泌有何变化?其生理意义是什么?

循环血量减少时,(1)抗利尿素分泌增加。因为循环血量减少对容量感受器(位于大静脉和左心房)的刺激减弱,感受器沿迷走神经传入冲动减少,对室上核、室旁核的抑制减弱,使神经垂体释放抗利尿素增加,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增加,水重吸收增加。其生理意义在于,使血量有所恢复,代偿失血等因素引起的血量不足,以维持正常的血液循环。

(2)醛固酮的分泌显著增加。因为1)血量减少引起血压下降,12、正常成年人的脑电图一般可分为四种基本波形: 、 、 、和 。其中频率最快、幅度最低的是 。

13、突触是由 、 、和 组成的。 14、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是指突触前膜释放 递质,使突触后膜产生 的局部电位。

15、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特征是突触前膜释放 递质,抑制性突触后电位产生的离子基础主要是突触后膜对 离子的通透性增加。

16、突触后抑制是在 神经元参与下实现的。 17、牵张反射包括 和 两种类型。牵张反射

的感受器是 。

通过入球小动脉牵张感受器的活动,使近球细胞释放肾素增加,2)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使小管液中Na+含量减少,Na+感受器致密斑兴奋,也使肾素释放增多,3)血量减少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二者都可直接兴奋近球细胞释放肾素。肾素入血后,激活血管紧张素原,使血管紧张素增多,后者(特点是血管紧张素Ⅱ及Ⅲ)可刺激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醛固酮可促进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Na+和水的重吸收,因此有利于血量的恢复。

7、影响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有三个:1)滤过膜的面积和通透性。当滤过面积减少时,滤过率将降低而发生少尿,而滤过膜通透性增加则会出现蛋白尿和血尿。2)有效滤过压。有效滤过压是滤过作用的动力,等于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肾小囊内压+血浆胶体渗透压),三者任何一个发生改变,都会影响肾小球滤过率。

第九章 神经系统

一、填空题:

1、突触后抑制可分为 和 两种类型。 2、睡眠是由交替出现的两种时相组成,分别称为 和 。

3、突触后抑制是由 神经元引起的一种抑制,突触后膜表现为 极化,

4、EPSP产生是由于突触后膜对 和 的通透性增加,其中主要是 的通透性增加。

5、IPSP产生是由于突触后膜对 和 的通透性增加的结果。

6、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是 。

7、反射是指在 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的规律性

应答。反射弧的五个基本环节是 、 、 、 、和 。 8、神经元是由 和 组成的。

9、当交感神经兴奋时,心率 ,支气管平滑肌 ,

瞳孔 。

10、肾上腺素受体分为 和 两型,其中受体与递质结合引起的平滑肌效应以兴奋为主。

11、第一信号系统是指对 信号发生反应的大脑皮质功能

系统;第二信号系统是指对 信号发生反应的大脑皮质功能系统。

18、动物在中脑上下丘之间横断后,出现 肌紧张性亢进

的现象,称为 。

19、锥体系的主要功能是 、 和 。 20、锥体外系的主要功能是 和 。 21、胆碱受体可分两型,即 型和 型。 22、胆碱能M型受体的阻断剂是 ,N型受体的阻断剂

是 ;肾上腺素α受体的阻断剂是 ,β受体阻断剂 。

二、选择题:

1、突触前抑制的发生是由于:( )

A突触前膜兴奋性递质释放量减少 B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 C突触后膜超极化 D中间抑制性神经元兴奋的结果 E以上原因综合的结果

2、反射时的长短主要决定于:( )

A传入与传出纤维的传导速度 B刺激的强弱和性质 C中枢突触的多少 D感受器的敏感性 E效应器的敏感性 3、牵涉痛是指:( )

A内脏痛引起体表特定部位的疼痛或痛觉过敏( ) B伤害性刺激作用于皮肤痛觉感受器 C伤害性刺激作用于内脏痛觉感受器 D肌肉和肌腱受牵拉时所产生的痛觉 E内脏及腹膜受牵拉时产生的感觉 4、特异性投射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 A引起指定感觉并激发大脑皮质发出神经冲动 B维持大脑皮质的兴奋状态

C调节内脏功能 D维持觉醒 E协调肌紧张 5、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

A是去极化局部电位 B具有全或无性质

C是超极化局部电位 D是突触前膜递质释放量减少所致 E是突触后膜 Na+通透性增加所致 6、脊休克产生的原因是:( )

A横断脊髓的损伤性刺激 B外伤所致的代谢絮乱

C横断脊髓时大量出血 D断面以下脊髓丧失高位中枢的调节 E失去了脑干网状结构易化区的始动作用 7、维持躯体姿势的最基本的反射是:( ) A屈肌反射 B肌紧张反射

C对侧伸肌反射 D翻正反射 E 腱反射

8、在中脑上、下叠体之间切断脑干的动物将出现:( ) A肢体麻痹 B去大脑僵直 C 脊休克 D腱反射加强 E动作不精确 9、皮质运动区的部位是:( )

A中央前回 B中央后回 C额叶 D枕叶E颞叶 10、副交感神经兴奋的表现是:( ) A心跳加快加强 B支气管平滑肌舒张

C胃肠运动加强 D瞳孔散大 E胰岛素分泌减少 11、支配骨骼肌的躯体运动神经释放的递质为;( ) A肾上腺素 B去甲肾上腺素 C儿茶酚胺 D多巴胺 E乙酰胆碱 12、N型受体的阻断剂是:( )

A茼箭毒 B阿托品 C心得安 D酚妥拉明 E甲氰咪呱 13、支配心脏的交感神经所释放的递质是:( ) A肾上腺素 B去甲肾上腺素

C多巴安 D乙酰胆碱 Eγ-氨基丁酸

14、在整个反射弧中最易出现疲劳的部位是: ( ) A感受器 B传入神经元 C反射中枢中的突触 D传出神经元 E效应器

15、交互抑制的形成是由于: ( ) A神经元侧支兴奋性递质释放量减少 B神经元侧支中间神经元兴奋

C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兴奋 D兴奋中间神经元兴奋 E抑制性中间神经元

16、全身体表感觉在大脑皮质的投射区称为第一体表感觉区,它主要位于: ( )

A中央前回 B中央后回 C中央前回和岛叶之间 D枕叶距状裂 E颞叶的颞横回和颞上回 17、躯体感觉的皮质代表区主要位于: ( ) A中央前回 B中央后回 C岛叶皮质 D颞叶皮质 E边缘系统皮质

18、右侧枕叶皮质损伤,引起的视觉障碍是:( ) A右眼全盲 B左眼全盲 C双眼全盲

D 左眼颞侧、右眼鼻侧偏盲 E右眼颞侧、左眼鼻侧偏盲 19、内脏痛的主要特点之一是:( ) A对刺激性质的分辨能力强 B对电刺激敏感 C对牵拉刺激不敏感 D定位不精确 E必有牵涉痛

20、人的基本生命中枢位于:( )

A延髓 B脑桥 C下丘脑 D丘脑 E大脑皮质 21、震颤麻痹病变主要症状包括:( ) A感觉迟钝 B肌张力降低 C运动共济失调 D静止性震颤 E意向性震颤 22、震颤麻痹病变主要位于:( )

A黑质 B红核 C苍白球 D小脑 E 丘脑底核 23、人出现去大脑僵直时,意味着病损发生在:( ) A 脊髓 B延髓 C脑干 D小脑 E大脑皮质 24、下列哪种反射为条件反射?( ) A吸吮反射 B眨眼反射 C屈肌反射

D见到美味佳肴引起唾液分泌反射 25、帕金森病患者的主要症状是:( ) A肌张力降低 B静止性震颤 C运动共济失调 D感觉迟钝 E随意运动过多

26、支配心脏的迷走神经末梢所释放的递质为;( ) A去甲肾上腺素 B乙酰胆碱 C 5-羟色胺 D多巴胺 E肾上腺素 27、M型胆碱受体的阻断济是:( )

A阿托品 B箭毒 C酚妥拉明 D普萘洛尔 E毒覃碱 28、交感神经节前纤维释放的递质是:( ) A乙酰胆碱 B去甲肾上腺素

C去甲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 D 5-羟色胺 E多巴胺 29、交感和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释放的递质是:( ) A肾上腺素 B去甲肾上腺素 C乙酰胆碱

D去甲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 E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30、交感神经节前纤维直接支配的器官是:( ) A甲状腺 B性腺 C 肾上腺皮质 D肾上腺髓质 E汗腺 31、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时,引起:( ) A胃肠运动增强 B支气管平滑肌收缩 C瞳孔开大肌收缩 D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E膀胱逼尿肌收缩

32、副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时,引起;( ) A心率加快 B支气管平滑肌收缩

C瞳孔开大肌收缩 D胃肠运动减慢 E 糖原分解增加 33、瞳孔对光反射中枢位于;( ) A脊髓 B延髓 C中脑 D脑桥 E下丘脑

34、大脑皮质颞上回后部损伤后造成了感觉性失语症,对其语词表达特征叙述,下列哪项错误?( ) A可以讲话 B可以书写 C看懂文字 D听不懂别人说话 E听不见别人讲话 35、人类脑电波中的α波通常出现在:( ) A清醒、安静、闭目 B清醒、安静、睁眼

C清醒情绪紧张 D困倦或麻醉状态 E睡眠状态 36、防御反应区主要位于:( )

A延髓 B脊髓 C脑桥 D下丘脑 E低位脑干 37、下丘脑的主要功能是:( )

A较高级的交感神经中枢 B较高级的副交感神经中枢 C较高级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经中枢

D较高级的内脏活动中枢 E重要的躯体运动中枢 38、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主要特征是:( ) A具有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 B对环境变化具有更大的适应性

C具有第一信号系统 D具有建立条件反射的能力 E具有对具体信号形成条件反射的能力 39、人类与动物区别的特征之一是:( )

A具有第一信号系统 B 具有第一和第二信号系统 C能形成条件反射的能力

D具有对条件反射的分化能力 E 以上都不对

40、左侧大脑皮质中央后回受损后,躯体感觉障碍的部位是:

A左半身 B右半身 C左侧头面部 D右侧头面部 E双侧头面部

41、谈论酸梅时引起唾液分泌是:( ) A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 B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 C非条件反射 D自身调节活动 E应激反应

三、名词解释:四、问答与论述题: 见【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侧支抑制(又称交互抑制) 返回抑制(又称回返抑制) 2 正相睡眠 异相睡眠 3 抑制性中间 超 4 Na+、K+、Na+ 5 Cl-、K+ 6反射 7中枢神经系统 感受器 传入神经 反射中枢 传出神经效应器

8 细胞体 突起 9 加快 、舒张、扩大 10 α、β、α 11 具体 抽象

12 α β θ δ β 13 突触前膜 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 14 兴奋性 去极化 15 抑制性 Cl- 16 抑制性中间

17 腱反射 肌紧张 肌梭 18 伸 去大脑僵直

19 发动随意运动 调节精细动作 保持运动协调性 20 调节肌紧张 完成肌群之间的协调活动 21 M N

22 阿托品 筒箭毒碱 酚妥拉明 普萘洛尔

二、选择题:

1-5:ACAAC 6-10:DBBAC 11-15:EABCC 16-20:BBEDA 21-25:DACDB 26-30:NAACD 31-35:CBCEA 36-40:DDABB 41B

三、名词解释:

1、牵张反射:骨骼肌受到外力牵拉而伸长时,通过支配的神经可反射性引起受牵拉的肌肉收缩,此反射称之牵张反射。 2、牵涉痛:内脏疾病引起特定体表部位发生疼痛或痛觉过敏的现象,叫牵涉痛。

3、脊休克:与高位中枢离断的脊髓,断面以下暂时丧失反射活动,进入无反应状态,这种现象称脊休克。

4、去大脑僵直:中脑上、下丘之间横断的动物出现四肢伸直、头尾昂器、脊柱挺硬等伸肌过度紧张的现象,叫去大脑僵直。 5、突触: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与其他神经元的胞体或突起相接触,并进行信息传递的部位称之突触。

6、后放:当刺激停止后,传出神经仍可在一定时间内发放神经

冲动的现象称为后放。

7、神经递质:是指神经末梢释放的参与突触传递的特殊化学物质。

8、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是指由突触前膜释放兴奋性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引起突触后膜产生的局部去极化电位。 9、抑制性突触后电位:是指由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引起突触后膜产生的局部超极化电位。 10、突触后抑制:是指一个兴奋性神经元兴奋后,先兴奋一个抑 制性的中间神经元,使其末梢释放抑制性递质,使后继的神经元的突触后膜超极化,产生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11突触前抑制:是指使兴奋性突触前末梢的动作电位到达时,其所引起的递质释放减少,从而引起传递效应减弱的抑制。 12、腱反射:快速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称为腱反射。 13、特异性投射系统:在丘脑换神经元后,投射到大脑皮质特点区域的感觉传导系统,称为特异性投射系统。 14、锥体系:包括皮质脊髓束和皮质脑干束,是大脑皮质发动随

意运动、调节精细动作和保持运动协调性的通道。

15、锥体外系:是锥体系之外,大脑皮质调节躯体运动的下行传导通路,主要调节肌紧张、维持一定的姿势和完成肌群之间的协调活动。

16、第一信号系统:以第一信号,即现实的具体信号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的功能系统称为第一信号系统。

17、屈肌反射:当皮肤受到伤害性刺激时,受到刺激的一侧肢体

出现反射屈曲反应,是由关节的屈肌收缩而伸肌弛缓形成的,这种反射可使肢体避开伤害性刺激,具有保护意义。 18、反射:使中枢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通过感受器感受外

界的刺激,径传入神经到神经中枢,分析综合,形成新的信息,再经传出神经到效应器,引起躯体反应的过程。

四、问答与论述题:

1、何谓突触性化学传递?何谓非突触性化学传递?

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反复分支形成许多突触小体,与其后的神经原胞体或突起构成突触,突触小体内含有大量突触小泡,内含高浓度的神经递质,当神经冲动到达突触前的神经原的轴突末梢时,引起突触小泡内神经递质释放,通过狭窄的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神经原,引起突触后膜发生相应的电变化,这种通过突触,以化学递质进行信息传递的方式称为突触性化学传递。

2、何谓突触?试述突触传递的过程及原理。

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与其他神经元的胞体或突起相接触并进行信息传递的部位称为突触。

突触传递的过程可概括为:动作电位传导到突触前神经元的轴突末梢 突触前膜对Ca2+通透性增加 Ca2+进入突触小体,促使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破裂 神经递至释放入突触间隙 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 突触后膜对NA+、K+、Cl-的通透性改变 突触后电位。 3、何谓突触前抑制?简述其产生机制。

突触前抑制是通过轴突-轴突型突触,改变突触前膜的活动而实现的突触传递抑制。

其产生是由于突触前神经元(A)在受到刺激前,其轴突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