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理学习题及参考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动物生理学习题及参考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5、胸膜腔内的压力是由下列哪个因素形成的?( ) A大气压-非弹性阻力 B大气压 + 肺回缩力 C肺内压—跨肺压 D肺内压 + 跨胸壁压 E肺气压-肺回缩力

6、新生儿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缺乏,常见的病症是:( ) A肺栓塞 B休克肺 C肺炎

D呼吸窘迫综合症 E肺泡蛋白质沉积症 7、维持胸内负压的必要条件是;( ) A吸气肌收缩 B 呼气肌收缩 C 胸膜腔密闭 D胸廓扩张 E呼吸道存在一定的阻力 8、评价肺通气功能,下列哪个指标较好?( ) A潮气量 B功能余气量 C肺活量 D初吸气量 E时间肺活量 9、体内CO2分压最高的是:( )

A静脉血液 B毛细血管血液 C动脉血液 D组织液 E细胞内液

10、下列可使氧离曲线右移的是:( )

A CO+

2分压升高 B [H]降低 C PH值升高 D 温度降低 E N2分压升高 11、Hb氧饱和度的大小主要决定于:( ) A血中Hb含量多少 B血中PN2大小 C血中PCO2大小 D血中PO2大小 E血液温度的高低

12、若潮气量为500ml,解剖无效腔为150ml,呼吸频率为12/min时,每分钟肺泡通气量等于:( )

A、900ml每分 B、1800ml/min C、3600ml/min D、4200/min E4800ml/MIN

13、CO2通过呼吸膜扩散的速度比O2快20倍,主要原因是CO2: A为主动运输 B易通过呼吸膜 C 压力梯度比较大 D分子量比O2大 E在血中溶解度较大 14、何尔登效应是指:( ) A CO2与Hb结合将促使O2释放 B CO2与Hb结合将抑制O2释放 C O2与Hb结合将促使CO2释放 D O2与Hb结合将抑制CO2释放 E O2与Hb结合将促使CO2结合 15、基本呼吸节律产生与:( )

A脊髓 B 延髓 C 脑桥 D间脑 E大脑皮质 16、血液中CO2浓度对呼吸的调节主要是通过:( ) A刺激延髓腹外侧浅表部位 B直接刺激呼吸中枢 C刺激脑桥调整中枢 D刺激脊髓动脉神经元 E牵张反射

17、吸入气中CO2浓度达20%时,机体会出现;( ) A呼吸浅快 B呼吸深快 C呼吸抑制 D呼吸深慢 E肺通气量增大1倍以上

18、呼吸基本节律产生的部位是;( ) A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 B激活延髓呼吸中枢 C脑桥呼吸中枢 D下丘脑自主性中枢 E大脑皮质

19、中枢化学感受器最敏感的直接刺激物是:( )

A脑脊液中的CO+

2 B血液中的CO2 C脑脊脑中的H D血液中的H+

E脑脊液中的PO2降低

20、在动物实验中,在任何位置横断脑干,呼吸立即停止,不再

恢复?( )

A中脑和脑桥之间 B中脑的上下叠体之间 C脑桥和延髓之间 D大脑皮质和中脑之间 E延髓和脊髓之间

三、名词解释:四、问答和论述题:见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肺通气 肺换气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2.低于 高于 等于 3.小 大 4.二棕榈酰卵磷脂 肺泡Ⅱ型 降低肺泡表面张力 5.肺泡无效腔 解剖无效腔 Hb氧饱和度

7.右移 左移 8.肺泡 肺毛细血管内 静脉 动脉 9.减小 塌陷 10.延髓腹外侧浅表部位 11.颈动脉体 主动脉体

二、选择题:

1、C 2、B 3、A 4、B 5、E 6、D 7、C 8、E 9、E 10、A 11、D 12、D 13、E 14、C 15、B 16、A 17、C 18、B 19、C 20、E 三、名词解释:

1、胸内压:指胸膜内的压力。平静呼吸过程中低于大气压。胸内压=肺内压-肺回缩力。

2.肺内压:指肺泡内的压力。呼吸过程中,肺内压交替性的升降,吸气相,肺内压低于大气压,空气入肺,呼气相,肺内压高于大气压,气体出肺。

3.肺活量:指用力吸气后再用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体最大的量。正常成人男性约为,女性约为。

4.肺泡通气量:指每分钟吸入肺泡,能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新鲜空气量。肺泡通气量=(潮气量-解剖无效腔气量)X呼吸频率5.生理无效腔:每次吸入的气体,留在上呼吸道至呼吸性细支气管前的气体,不参与气体交换,称为解剖无效腔,进入肺内的气体也可因血流在肺内分布不均而未能进行气体交换,这部分肺泡容量称为肺泡无效腔。肺泡无效腔与解剖无效腔一起合称生理无效腔。正常人平卧时生理无效腔大致等于解剖无效腔。6.血红蛋白氧容量:100ml血液中血红蛋白能结合氧的最大量。 7.血红蛋白氧含量:100ml血液中血红蛋白实际结合的O2的量。8.氧离曲线:反映血红蛋白氧饱和度与血O2分压关系的曲线。曲线呈特殊的“S”形。

9.肺牵张反射:由肺扩张或肺缩小引起的吸气抑制或兴奋的反射。

10、肺的顺应性:是衡量肺的弹性阻力的一个指标。肺的顺应性=肺容积的变化/跨肺压的变化。

11、吸气切断机制:认为在延髓内存在着一组使吸气终止的神经元,它们在吸气相后期放电,其作用是切断中枢吸气性活动,使吸气终止转入呼气。

12、波尔效应:pH降低或PCO2升高,Hb对O2的亲和力降低,反之,Hb对O2亲和力增加。这种酸度对Hb氧亲和力的影响称为波尔效应。

13、中枢化学感受器:是指位于延髓腹外浅表部位,对局部脑脊液中H+浓度或PCO2变化敏感的部位。

14、何尔登效应:O2与Hb结合将促使CO2释放,这一效应称为何尔登效应。

四、问答和论述题:

1、什么是生理无效腔?当无效腔显著增大时对呼吸运动有何影响?为什么?

由于鼻、咽、喉、气管、支气管等呼吸道没有气体交换的功能,故这部分空腔叫无效解剖腔。进入肺泡的气体,也可因血液在肺内分布不均而不能充分进行气体交换。这部分不能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肺泡腔叫肺泡无效腔。解剖无效腔加上肺泡无效腔,合称为生理无效腔。正常人生理无效腔大致等于解剖无效腔。 当无效腔明显增大时,。可反射性引起呼吸运动加强。这主要是由于无效腔的增加,使肺泡通气量下降,功能余气量更新率降低,因而使肺泡气PO2降低,PCO2升高,造成动脉血PO2降低,PCO2升高,反射性引起呼吸运动加强。

PO2降低 和PCO2升高都可引起呼吸运动加强。但以PCO2的作用为主,CO2对呼吸的刺激作用主要通过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进而引起延髓呼吸中枢兴奋,导致呼吸加快。也可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外周化学感受器,通过窦神经和主动脉神经传入延髓呼吸中枢,使呼吸运动加强,PO2下降主要是通过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引起呼吸中枢兴奋。

2、胸内负压是如何形成的?有何生理意义?

胸内压是指胸膜腔内的压力,正常人平静呼吸过程中胸内压都低于大气压,故胸内压又称为胸内负压。

胸内负压是出生后形成和逐渐加大的。出生后吸气入肺,肺组织有弹性,在被动扩张时产生弹性回缩性,形成胸内负压。婴儿在发育过程中,胸廓的发育速度比肺的发育速度快,造成胸廓的自然容积大于肺,由于胸膜腔内浆液分子的内聚力作用和肺的弹性,肺被胸廓牵引不断扩大,肺的回缩力加大,因而胸内负压增加。胸内负压形成的直接原因是肺的回缩力。胸内压=肺内压-肺的回缩力。

胸膜腔内为负压,有利与肺保持扩张状态,不至于由自身回缩力而缩小萎陷。由于吸气时胸内负压加大,可降低中心静脉压,促进静脉血和淋巴液的回流。

3、什么是氧离曲线?试分析曲线的特点和生理意义。

氧离曲线是表示氧分压Hb饱和度关系的曲线,曲线近似“S”,可分为上、中、下三段。

(1)氧离曲线的上段:曲线较平坦,相当于PO2由(100mlHg)变化到(60mlHg)时说明在这段期间PO2的变化对Hb氧饱和度的影响不大,只要PO2不低于(60mlHg),Hb氧饱和度仍能保持在90%以上,血液仍有较高的载氧能力,不致发生明显的低血氧症。

(2)氧离曲线的中段:该段曲线较陡,是HbO2释放O2的部分,表示PO2在~(60~40mmHg)范围内稍有下降,Hb氧饱和度下降较大,因而释放大量的O2,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

(3)氧离曲线的下段:相当于 PO2在~(40~15mmHg), 曲线最陡.表示PO2稍有下降,Hb氧饱和度就可大大下降。使O2大量释放出来,以满足组织活动增强时的需要。因此,该段曲线代表了O2的贮备.

4、缺O2和CO2蓄积对呼吸运动有何影响?为什么?

适当浓度的PCO2是维持呼吸运动的重要生理性刺激。CO2对呼吸的刺激作用是通过两条途径实现的。1)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当 PCO2升高,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的外周化学感受器,使斗神经和主动脉神经传入冲动增加。作用到延髓呼吸中枢使之兴奋导致呼吸加深加快。2)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中枢化学感受器位于延髓腹外侧浅表部位,对H+敏感。其周围的细胞外液的脑脊液。血-脑脊液屏障和血-脑屏障对H+和HCO3-相对不通透,而CO2却很易通过。当血液中PCO2升高时,CO2通过上述屏障进入脑脊液,与其中的H2O结合成H2CO3,随即解离出H+以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再通过一定的神经联系使延髓呼吸中枢神经元兴奋,而增强呼吸,在PCO2对呼吸调节的两条途径中,中枢化学感受器的途径是主要的,在一定范围内,动脉血PCO2升高,可以使呼吸加强,但超过一定限度,则可导致呼吸抑制。

吸入气中O2分压下降可刺激呼吸,反射性引起呼吸加快加深,缺O2对呼吸的刺激作用完全是通过外周化学感受器所实现的反射性效应,当缺氧时,来自外周化学感受器的传入冲动,能对抗中枢的抑制作用。则发生呼吸减弱,甚至呼吸停止。

第四章 消化与吸收

一、填空题:

1.胃特有的运动形式是 ,小肠特有的运动形式是 。

2胃蠕动的生理意义是 , 和 。 3食物进入十二指肠后,抑制胃排空的机制包括引起 反射和释放 素。

4小肠的运动主要形式有 、 和 。 5胃的运动形式有 、 、和 。 6胃液的主要成分有 、 、 和 。 7胃蛋白酶作用的最适pH为 。

8内因子是由 细胞分泌的。内因子的作用是 。 9迷走神经可通过释放 直接刺激胃液分泌,也可通过引起 的释放间接刺激胃液分泌。

10胃酸除对蛋白质的消化有促进作用之外,还具有抑制和杀灭 ;进入小肠后,有助于促进 的分泌及促进小肠对 的吸收。

11胰蛋白酶原可被 和 激活。 12胆盐的作用是 , 。 13胆盐在 被重吸收后回肝脏再重新被分泌至小肠的过程称为 。

14吸收胆盐的部位是 ,吸收维生素B12的部位是 。

15促胰液素主要作用于胰液的 细胞,促进胰液中

和 的大量分泌。

16胰液缺乏时主要影响 和 的消化。

17一般来讲,交感神经兴奋时可使胃肠运动和分泌 ,副交

感神经兴奋时可使胃肠运动和分泌 。 18胆囊收缩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是 和 。 19支配消化道的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释放的递质主要为 ,D壁内神经释放的生长抑素 E肠-胃反射 15、下列哪一种因素可抑制胃排空?( )

A食物对胃的扩张刺激 B迷走神经兴奋释放的乙酰胆碱 可使消化道活动 。

二、选择题:

1、胃泌素不具有下列哪项作用?( )

A促进胃酸分泌 B促进胃蛋白酶原分泌 C抑制胆囊收缩 D促进胃的蠕动 E对胃黏膜具有营养作用

2、副交感神经兴奋可使: ( )

A胃肠平滑肌收缩增强 B胆道俄狄括约肌收缩增强 C回盲括约肌收缩增强 D肛门括约肌收缩增强 E肛门括约肌收缩减弱

3、消化道平滑肌的紧张性和自律性主要依赖于:( ) A交感神经作用 B副交感神经作用 C壁内神经丛作用 D食物消化产物的刺激 E平滑肌本身的特性

4、以下激素中不属于脑-肠肽的是:( ) A胰岛素 B 胆囊收缩素 C生长抑素 D胃泌素 E神经降压素

5、人体内最大、最复杂的内分泌器官是:( ) A甲状腺 B脑垂体 C下丘脑 D性腺 E消化道 6、人唾液中除含有唾液淀粉酶外,还含有:( ) A凝乳酶 B麦芽糖酶 C 蛋白水解酶 D肽酶 E溶菌酶 7、三种主要食物在胃中排空速度由快到慢的顺序是:( ) A糖类、脂肪、蛋白质 B蛋白质、糖类、脂肪 C脂肪、糖类、蛋白质 D蛋白质、脂肪、糖类 E糖类、蛋白质、脂肪

8、促进胃排空的因素为:( ) A胃泌素 B肠抑胃素 C肠-胃反射 D脂肪进入十二指肠 E交感神经兴奋 9、抑制胃液分泌的物质是:( )

A胃泌素 B 组 胺 C乙酰胆碱 D胆盐 E盐酸 10、胃液中内因子的作用为:( )

A激活胃蛋白酶原 B参与胃黏膜屏障作用 C抑制胃蛋白酶的激活 D促进胃泌素的释放 E抑制胃蛋白酶的激活

11、基础胃酸,即空腹时的盐酸分泌量表现有昼夜节律,分泌量最多的时间在:( )

A 5:00~11:00 B 10:00~14:00 C 12:00`18;00 D 18:00~次晨1时 E 次晨1时~6时

12、使胃蛋白酶原转变为胃蛋白酶的激活物的:( ) A内因子 B肠激酶 C辅酯酶 D组织液 E胃酸 13、胃液中的酯能消化的营养物质是:( ) A脂肪 B糖类 C维生素 D蛋白质 E无机盐 14、胃的容受性舒张是通过下列哪种途径实现的:( ) A交感神经 B迷走神经末梢释放的乙酰胆碱 C迷走神经释放的活性肠肽

C胃内的氨基酸和肽浓度升高

DG细胞释放胃泌素增多 E肠-胃反射增强 16、关于头期胃液分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只有食物直接刺激口腔才能引起 B是纯神经调节 C不包括条件反射 D传出神经是迷走神经 E酸度高消化力弱

17、肠期胃液的分泌主要是通过十二指肠释放哪种胃肠激素实现的?( )

A胆囊收缩素 B促胰液素

C肠抑胃肽 D胃泌素E生长抑素 18、盐酸抑制胃腺活动的作用机制是:( ) A直接抑制胃窦黏膜G细胞释放胃泌素 B直接抑制小肠黏膜释放促胰液素 C直接抑制胃黏膜释放生长抑素

D直接抑制胃腺细胞合成盐酸 E以上均不对

19、下列胆汁成分中,哪种促进脂肪消化作用最为重要?( )A胆色素 B胆固醇 C胆盐 D卵磷脂 E碳酸氢盐 20、对脂肪和蛋白消化作用最强的消化液是:( ) A 胃液 B胆汁 C胰液 D小肠液 E唾液 21、消化液中最重要的一种是:( )

A胃液 B胰液 C小肠液 D唾液 E胆汁 2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胰液分泌的体液调节因素?( ) A促胰液素 B胆囊收缩素 C胃泌素 D胆盐 E血管活性肽23、下列哪项不属于胆汁的成分?( )

A胆色素 B胆盐 C胆固醇 D碳酸氢钠 E脂肪酶 24、胆汁中参与脂肪消化和吸收作用的成分是:( ) A碳酸氢盐 B胆盐 C胆固醇 D胆色素 E卵磷脂 25、胆盐可协助下列哪一种酶消化食物?( ) A胰蛋白酶 B糜蛋白酶 C胰脂肪酶 D胰淀粉酶 E肠致活酶

26、吸收胆盐及维生素B1 2的部位在;( ) A十二指肠 B空肠 C回肠 D胃 E结肠 27、胃中能被吸收的物质是:( ) A蛋白质的消化产物 B水和乙醇 C无机盐 D维生素C E葡萄糖 28、糖在小肠吸收速度最慢的是:( )

A葡萄糖 B甘露糖 C半乳糖 D果糖 E麦芽糖 29、吸收钙能力最大的部位是:( )

A胃 B十二指肠 C空肠 D回肠 E大肠 30、营养物质的吸收主要发生于:( )

A食管 B胃 C小肠 D结肠 E小肠和结肠 31、蛋白质主要以下列哪种形式吸收?( )

A蛋白质 B多肽 C寡肽 D二肽和三肽 E氨基酸 32、小肠黏膜吸收葡萄糖时,同时转运的离子是:( ) A Na+ B Cl- C K+ D Ca2+ E Mg2+ 33、大肠内细菌合成的维生素主要是:( )

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E 维生素E

34、胃肠道免疫的第一道防线是:( ) A胃肠壁内存在淋巴样组织 B肠系膜淋巴结 C肠胃道局部免疫系统产生的免疫球蛋白 D分泌型免疫球蛋白 E肝脏

35、下列肝脏功能中,最主要的是:( ) A代谢 B消化 C解毒 D免疫 E排泄

三、名词解释: 四、问答和论述题: 见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 容受性舒张 分节运动

2搅拌和磨碎食物 使食物与胃液混合 推送食物入十二指肠 3肠-胃 肠抑胃

4蠕动 紧张性收缩 分节运动 5容受性舒张 紧张性收缩 蠕动 6盐酸 胃蛋白酶原 黏液 内因子 7 2

8 壁 促进维生素B12的吸收 9 乙酰胆碱 胃泌素

10 胃内细菌 胰液、胆汁和小肠液 小肠对钙和铁 11 肠致活酶 胰蛋白酶

12 使脂肪乳化 促进脂肪酸和脂容性维生素被吸收 13 回肠 胆盐的肠-肝循环 14 回肠 回肠

15 导管上皮 水 HCO3- 16 脂肪 蛋白质 17 抑制 加强

18 胆囊收缩 胰酶分泌 19 乙酰胆碱 增强

二、选择题:

1、C 2、A 3、E 4、A 5、E 6、E 7 、E 8、A 9、E 10、C 11、D 12、E 13、D 14、C 15、E 16、D 17、D 18、 A 19、C 20、C 21、B 22、D 23、E 24、B 25、C 26、C 27、B 28、B 29、B 30、C 31、E 32、A 33、 B 34、A 35、A 三、名词解释:

1、胃肠激素:由胃肠道黏膜内散在的多种内分泌细胞所分泌的

肽类激素统称为胃肠激素。

2、假饲:是研究胃液分泌机制而设计的一种慢性动物实验方法。

首先将狗的食管切断,将断端缝在颈部皮肤,制成食管瘘。同时做一个胃瘘收集胃液。食物经口腔进入食管后,便经食管瘘口流出体外,不能进入胃内,但仍能引起胃液分泌。由此证明,由于进食动作引起的头期胃液分泌机制,包括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作用。

3、胃黏液-碳酸氢盐屏障:覆盖在胃黏膜表面的黏液与胃黏膜分

泌的HCO3-结合在一起形成的凝胶层,称为“黏液 –碳酸氢盐屏障”。其作用是1)滑润,2)保护黏膜不受机械损伤。3)降低胃液酸度,使胃黏膜表面呈中性或偏碱性,防止胃酸及

胃蛋白酶对胃黏膜的侵蚀。这是保护胃黏膜的第一道防线。 4、胃黏膜屏障:胃黏膜上皮细胞的顶部细胞膜和连接邻近细胞的致密结缔组织构成了一种脂蛋白层,它具有防止H+从胃腔弥散入黏膜及血液,防止Na+从胃黏膜扩散入胃腔的作用,这种结果构及功能特性所形成的生理屏障称为胃黏膜屏障。这是保护胃黏膜的第二道防线。

5、紧张性收缩:消化道平滑肌经常保持着微弱的持续收缩状态, 称为紧张性收缩或紧张性。它可使胃肠保持一定形状、位置和基础内压;是其他运动形式有效进行的基础。

6、胃的容受性舒张;当咀嚼和吞咽时,食物对口,咽及食管等处感受器的刺激,可通过迷走神经反射性的引起胃底和胃体肌肉舒张,胃容积扩大,该运动形式称为胃容受性舒张。 7、胆盐的肠-肝循环:胆汁中的胆盐或胆汁酸被排至小肠后,绝大部分(95%)仍可由小肠黏膜(主要在回肠末端)吸收入血,通过门静脉再回到肝脏内组成胆汁。这一过程称为胆盐的肠-肝循环。

8、肠抑胃素:肠抑胃素是指十二指肠和空肠上部所释放的可抑

制胃运动和胃液分泌的一组激素。

9、肠-胃反射:肠-胃反射是指小肠上部受到食糜刺激后,引起

抑制胃液分泌和胃运动的反射活动。

10、袋状往返运动:袋状往返运动是指大肠环行肌无规律地收缩

所引起的一种运动形式,空腹时多见。

四、问答与论述题:

1、胃肠道有哪些运动形式?其生理意义如何?

1)为胃的特有的运动形式,当咀嚼和吞咽时,食物对口,咽及食管等处感受器的刺激,可通过迷走神经反射性的引起胃底和胃体肌肉舒张。其生理意义是增加胃的容量,以完成胃容纳和暂时贮存食物的功能。

2)紧张性收缩:使胃肠内具有一定压力,保持胃肠的正常形态和位置,是其他运动形式有效进行的基础。

3)分节运动是小肠特有的运动形式,使食糜与小肠壁充分接触,从而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4)蠕动是肠道平滑肌共有的运动形式。可粉碎搅拌食物并与消化液充分混合。

2、胃排空的特点是什么?其机制如何?

特点为间断排空,形成机制与胃内和十二指肠内因素影响有关: 1)胃内因素促进排空:A食物对胃壁的机械化学刺激通过迷走-迷走神经长反射或壁内神经丛短反射,使胃运动加强B食物的机械、化学刺激可引起胃窦G细胞释放胃泌素,促进胃运动,加速排空。

2)十二指肠内因素抑制排空:A食糜进入十二指肠后,其机械化学刺激引起肠-胃反射,抑制胃运动B食糜中盐酸、脂肪、高渗溶液、可引起小肠黏膜释放肠抑胃素,抑制胃运动。以上两点均延缓胃排空。

其中,十二指肠内因素是主要的,控制排空使之间断进行。使胃排空速度与小肠内食物的消化吸收速度相适应。 3、试述胃液的主要成分和作用。

1)盐酸可激活胃蛋白酶原并为胃蛋白酶提供适宜的酸性环境,杀灭随食物进入胃的细菌;使食物蛋白质变性而易于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