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鼓楼区2018届九年级中考模拟试卷二语文试题解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江苏省鼓楼区2018届九年级中考模拟试卷二语文试题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1)“我要坐下来写文章了……劳驾,别让人家来搅扰我。要是孩子哭喊,或厨娘打鼾,我就写不下去了……还有,替我烧点茶……再煎块肉排什么的……你知道,没有茶喝,我写不下去……只有茶,才能给我写作的精力。”(几处省略号在文中有何作用?)

(2)根据上下文,合理想象,为第六段画线处补写一个句子。 16.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七段划线的句子表现了伊凡在为报纸写文章时神圣与庄重的态度。 B. 文中情节设置时有多处的伏笔和照应,使得文章结构严密、紧凑,环环相扣。 C. 结尾处的“嘘”,表现大家对发出声响的恐惧之心并自觉保持一致,不敢发声。 D. 小说刻画了伊凡夜间创作过程,用幽默讽刺的语言塑造了一个“暴君”形象。

【答案】13. 起初是妻子烧茶时的声响和烟雾;接着他听到了儿子跟妈妈要水喝的声音;最后纷扰她的是邻居祷告的声音。

14. 他觉得自己“灵魂里的这种痛苦的矛盾”无人理解;他迫于生活压力,不得不为报纸写文章;写作环境嘈杂,写作时屡次被打扰;这种工作让他觉得灵魂比肉体还要疲乏;自认为水平高,却不能成名。 15. (1)表示说话时断断续续,表现了伊凡写作前心绪纷繁,内心焦灼(或对妻子没完没了地发号施令)。(2)示例:这种环境,叫我怎么写作? 16. A 【解析】

13. 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重要内容的概括。通读全文,梳理脉络,分清层次,综合考虑,提取要点,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即可。第4段写妻子烧茶时的声响和烟雾,第8段写听到了儿子跟妈妈要水喝的声音等。 14. 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对于写作,伊凡为深感“委屈”,这需要从全文来看,找到相关内容,概括出来即可。可从痛苦无人理解、为生计写作、写作环境嘈杂、不能成名等方面作答。找到答案区域并提取出来是作答的关键。

15. 试题分析:(1)考查省略号在文中有何作用。答此题需要读懂上下文的情节内容。文中的省略号表示说话时断断续续,这是伊凡心绪纷繁,内心焦灼的表现。(2)。补写语段或句子是综合考点和能力的考查,要求文章情节补写句子,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注意补写的句子是在语段的开头,上文的情节是“炉子冒烟”了,所以人物此时表达的应该是对写作环境的不满。

16. 试题分析:A项“神圣与庄重的态度”说法错误。“脸上的表情就跟他在签署死刑执行令似的”这是强忍着对写作环境的不满的情绪的表现。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说朋友之道

冯英子

“朋友”这个名称,在我们这个国家里是古已有之的,古代的“五伦”中间,就有“朋友”这一伦。据后汉的郑玄说:“同师曰朋,同志曰友。”看来朋与友之间,还有一点儿区别。不过时移世迁,现在我们讲的朋友,大抵具有更广泛的意义。“我们的朋友遍天下”,已经有些“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味道了。

交朋友要讲一个“信”字。《论语》讲到“吾日三省吾身”时,第二条就是“ ”,这个“信”,就是诚实、不欺之解。朋友能成为诤友,就要能诚实、不欺,知无不言,言无不直。因为诤者,争也。能够在朋友面前以言相争,争出一个是非,希望朋友少犯错误或不犯错误,始称得上诤友。

可是要所有的朋友诚实、不欺,也非易事。因为人的地位不断变化,友谊也常常随之升降。刘邦在泅水做亭长的时候,当然同萧何、樊哙之流很有一点儿友谊,但一旦身登九五,他还是相信叔孙通的办法,要大讲“君臣之义”了。陈余、张耳,落魄时患难与共,休戚相关,总算够得上朋友了吧。但后来却变成你死我活的对头冤家。一面信誓旦旦,一面翻脸不认人,“当面输心背面笑,翻手为云覆手雨”,你得意时锦上添花,你倒霉时落井下石,渐渐变成了后来的朋友之道。无怪乎《今古奇观》中描写的那位楚国上大夫俞伯牙先生,老早就有“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之叹了。有人讲了一句“贫贱之交不可忘”,史家就大书特书,好像从沙子中淘出了黄金一样,也正是这种情况的反映。

我以为倘要真正“信于朋友”,使朋友成为诤友,第一条是大家要有点儿雅量。“闻过则喜”,这样的要求不免太高了一点儿,但闻过则思,不勃然变色,过后算账,这是应当做得到的。尽管朋友们的直言有的偏激,有的片面,是否也想一想他们善良的出发点呢?李逵砍倒了忠义堂前那面“替天行道”的杏黄旗,由于听了不正确的情况,当然是错误的。但原其心迹,他倒是真正维护梁山泊的正义事业的。“梁山泊里无奸佞,忠义堂前有诤臣;留得李逵双斧在,世间直气尚能伸。”《水浒》作者的这首诗,很有一点儿道理。

喜鹊容易讨人欢喜,因为它带来的据说都是喜讯;乌鸦总是使人讨厌,因为它哇哇叫得刺耳。其实一个人陶醉于自己的盖世功业之时,听几声乌鸦叫,也可以使头脑保持清醒,不无裨益。倘若查查历史,有些伟大的人物,哪一个不是失败于他踌躇满志、忘乎所以的时候?

当然,一个朋友能否成为诤友,还有他另外的一面,也就是自己有没有勇气。祸从口出,好像已是我们历史的传统。宋末的蒋捷和清代的顾贞观,他们各写过一阙《贺新郎》,一个劝人“节饮食,慎言语”。一个劝人“辞赋从今须少作”。他们这两位先生,一在南宋亡之后,一在清严酷的文字狱时,噤若寒蝉,自可想见。不过今天仍然如此,岂不弄错了时代?我们今天要广开言路,人人献策,倘讲朋友之道,那么人人应当以诤友自任,诚实不欺。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我们当然不讲封建道德规范,不讲资本主义那一套,我们应当讲我们的

朋友之道。但诚实、不欺这两条,恐怕仍然是重要的。

(选自《冯英子杂文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有删改。)

17. 作者所说的“朋友之道”有哪些? 18. 根据要求答题。

(1)第二段的横线处,用《论语》中的原句填空。 (2)第三段中加点的“这种情况”具体指什么? (3)理解第五段画线句的含义。

其实一个人陶醉于自己的盖世功业之时,听几声乌鸦叫,也可以使头脑保持清醒,不无裨益。 19. 简要概述第四段的论证思路。

20. 文章第六段为何要列举蒋捷和顾贞观的例子?

【答案】17. 交朋友要讲一个“信”字;使朋友成为诤友,要有雅量;要有勇气指出朋友的错误。 18. (1)与朋友交而不信乎?(2)知音难觅/诤友难求(3)在获得成功(或处于顺境)的时候,要保持冷静头脑,能听得进别人的建议和意见,这是有好处的。

19. 首先提出“使朋友成为诤友,大家要有点雅量” 观点;然后用道理论证分析面对朋友的直言劝谏即便做不到“闻过则喜”,也要能“闻过则思”;最后举了李逵的例子,证明了对于朋友的过激建议,要有容忍的雅量。

20. 运用举例论证,从反面佐证了要成为诤友时勇气的重要性;进一步论证了现代社会因没有时代的限制,诤友之间更需要有勇气直言。 【解析】

17. 试题分析:考查对文中重要信息的提取。通读全文,整体把握,然后根据提干要求提取关键句作答即可。如可提取2段“交朋友要讲一个‘信’字”,4段“使朋友成为诤友,第一条是大家要有点儿雅量”,6段“,一个朋友能否成为诤友,还有他另外的一面,也就是自己有没有勇气”作为答案。

18. 试题分析:(1)用《论语》中的原句填空。此段讨论的是交友要讲一个“信”字的内容,所以要选《论语》中的“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一句才符合要求。(2)首先要先找到问题在文章中的位置,因为答案往往就在问题处,此题也不例外。“这种情况”具体指的是上文的“欲觅知音难上难”。(3)考查对重点语句内涵理解。“其实一个人陶醉于自己的盖世功业之时,听几声乌鸦叫,也可以使头脑保持清醒,不无裨益。”说的就是顺境的,要保持冷静头脑,能听得进别人的建议和意见。原句是个比喻,要把比喻义答出来。 19. 试题分析:考查论证思路。如何分析议论文的论证思路。抓住点明结构思路的语言标志。没有词语作为标志就要仔细阅读文章内容,读懂内容后用“首先……然后……接着……最后……”等术语作答。如首先

提出文段的主要观点,然后用道理论证,最后举例论证。这样论述层次清楚,逻辑严密。

点睛:分析议论文的论证思路。抓住点明结构思路的语言标志。考生要学会抓住关键词句(语言标志)和段落准确提取和归纳答题信息。议论文的文体特征鲜明,语言表达规范,因而在表达上呈现一定的规律。如设问句表开启下文,展开深层论述,“无独有偶”表顺承;“再说”表推进;“诚然”表转入相反方面论证;“总之”表分总归纳;“同样”表类比推理等。

20. 试题分析:考查举例论证的作用。第六段为何要列举蒋捷和顾贞观的例子是从反面证明要成为诤友时勇气的重要性。在答作用时一定要找到文段中的分论点。注意,只要是议论文中的事实或道理材料,都是为证明论点服务的,选取这些材料的目的就是用来证明论点的。 作文

21. 请以“免费”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文体不限,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答案】参考例文

免费

忽然发觉,在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是免费的。

阳光,是免费的。芸芸众生,没有谁能够离开阳光活下去;然而,从小到大,可曾有谁为自己享受过的阳光支付过一分钱?

空气,是免费的。一个人只要活着,就需要源源不断的空气。可从古到今,又有谁为这须臾不可缺少的东西埋单?无论贩夫走卒还是明星政要,他们一样自由地呼吸着充盈天地间的空气。

亲情,是免费的。每一个婴儿来到世上,都受到了父母无微不至的呵护,那是一份深入血脉不求回报的疼爱。可从没有哪一个父母会对孩子说:“你给我钱我才疼你。”父母的这份爱,不因孩子的成年而贬值,更不因父母的衰老而削弱;只要父母还活着,这份爱就始终如一。

友情,是免费的。寂寞时默默陪伴你的那个人,摔倒时向你伸出手臂的那个人,伤心时将你揽在怀里的那个人,可曾将他的付出折合成现金,然后要你还钱?

目标,是免费的。无论是锦衣玉食的王子,还是衣不蔽体的流浪儿,只要愿意,就能为自己的人生确立一个目标。这个目标既可以伟大也可以平凡,既可以辉煌也可以朴素,只要你愿意,你就能拥有。

还有信念,还有希望,还有意志,还有梦想……所有这一切,都是免费的,只要你想要,你就能得到。还有春风,还有细雨,还有皎洁的月华,还有灿烂的星辉……世间多少滋润心灵的美好风物,都是免费的啊……

再不要对着苍天唉声叹气;苍天是公正的,更是慷慨的;苍天早已把最珍贵的一切,免费地馈赠给了每一个人。

【解析】试题分析:作文标题“免费”。义务教育免费,老人乘车免费,公园免费开放,商品免费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