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春 尔雅 中国历史人文地理(上)章节测试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2018春 尔雅 中国历史人文地理(上)章节测试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2【判断题】汉武帝时,把全国包括长安附近的区域,一起分为十三个监察区域,也就是“十三刺史部”。3【判断题】到西汉末年为止,州已经成为行政区。4【判断题】西汉时期的刺史制度中,刺史位高权重,可以代表中央监察地方。州的泛滥与解体已完成 成绩: 100.0分

1【单选题】东晋十六国时期相对西晋时期而言,州的数目(),辖地逐步()。 A、减少,增大B减少,减少C增多,减少D、增多,增多

2【单选题】东汉末年,农民起义此起彼伏,为镇压起义,刺史的权力发生了哪些变化?A、亲民事B领兵马C成为最高行政长官D、以上都对

3【判断题】东汉末年,州变为行政区,形成州、郡两级制。道路制度的出现与中央和地方权力分配演变已完成 成绩: 100.0分 1【单选题】()模仿汉武帝制度,曾设司隶别驾、十四刺史。 A、隋文帝B隋炀帝C隋恭帝D、唐太宗

2【单选题】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废方镇,形成()的三级制。 A、道-州-郡B道-州-县C路-州-县D、路-州-郡 答案C 得分: 20.0分

3【单选题】唐太宗时按山川地形分全国为(),临时派遣使者观察,未成定制。 A、十四刺史B十三刺史C五十郡D、十道

4【判断题】宋朝的地方行政体制,在各级地方官员之间形成错综复杂的制约关系,有效地防止了地方割据局面的重演。5【判断题】宋朝时期的节度使和唐朝一样,拥有实际领兵和为政的权利。行省时代与中央集权的加强(上)已完成 成绩: 100.0分 1【单选题】从()时期开始,地方政治制度进入划省而治的阶段。 A、宋朝B辽朝C金朝D、元朝

2【判断题】元朝政府所设立的行中书省与具有一定自治权力的地方政府权力的来源不同。行省时代与中央集权的加强(下)已完成 成绩: 100.0分 1【单选题】明朝时期,()迁都北平改名为北京,与南京对应,形成“两京十三布政使司”。 A、朱元璋B朱标C朱允炆D、朱棣 2【单选题】()废省,改设布政使司,但是其性质仍等同于行省。 A、金朝B元朝C明朝D、辽朝

3【判断题】清朝时期,每省分若干道,道为省政府的派出机构,主管府里的日常行政事务。4【判断题】明朝自宣德以后,陆续在全国各地设立“总督”“巡抚”。从民国到今天的演变已完成 成绩: 100.0分

1【单选题】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初,采用()的行政区划。 A、行署-省-县B省-行署-县C省-市-县D、省-州-县

2【单选题】我国现在实行的行政区划中,上海市属于()。 A、中央直辖市B计划单列市C副省级市D、地级市

3【单选题】民国初年废府,重划道区,实行()三级制。 A、省-县-道B省-道-县C州-道-县D、州-县-道

4【判断题】明代中后期开始实施的“改土归流”制后,宗教领袖成为少数民族地区的最高管理者。5【判断题】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初,地区行署是虚化的,是省政府的派出机构,不是一级政府。首都的功能已完成 成绩: 100.0分

1【单选题】中央集权阶段,首都的功能和特点包括()。 A、权利与机构集中B维持稳定C不轻易迁都D、以上都对 2【单选题】夏商周时期首都的特点不包括()。

A、权利与机构集中B功能简单C迁移容易D、迁都频繁

3【判断题】中国古时政权分裂阶段,首都的功能主要是解决生存和完成统一。首都的选择与维持(上)已完成 成绩: 100.0分

1【单选题】中国古时选择与维持首都时,从徙民角度考虑的因素和措施不包括()。 A、迁京畿B建界壕C强干弱支D、建陵县

2【单选题】中国古时选择与维持首都时,从御外角度考虑的因素和措施有()。 A、近边疆B置之险地C修护长城D、以上都对 3【判断题】明长城修建得最好,平时保养最好的一段是居庸关一带。首都的选择与维持(下)已完成 成绩: 100.0分

1【单选题】中国古时在首都的选择与维持上考虑的因素不包括()。 A、军事因素B经济因素C政治因素D、人口因素

2【单选题】中国的古都之所以一直东移的原因是为了解决()的困难。 A、外敌侵扰B粮食运输C人口稀少D、以上都对

3【判断题】中国古时首都选择与维持的关键是自然与人文环境的综合,以及这条件下形成的文化心态。首都移动的轨迹已完成 成绩: 100.0分 1【单选题】中国历代首都移动轨迹的主流是()。

A、东西之间,由西而东B东西之间,由东而西C南北之间,由北而南D、南北之间,由南而北

2【单选题】中国历代首都移动轨迹的支流是()。

A、东西之间,由西而东B东西之间,由东而西C南北之间,由北而南D、南北之间,由南而北

3【单选题】中国地理上的中心是在()附近。 A、西安B武汉C兰州D、重庆

陪都的类型与功能已完成 成绩: 100.0分

1【单选题】抗日战争爆发,南京沦陷后,国民政府选择()作为战时陪都。 A、洛阳B上海C北京D、重庆 2【单选题】()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陪都。 A、洛邑B、安阳C、南京D、杭州

3【判断题】历史上,大多数的陪都是礼仪性、制度性的,并没有实质意义。4【判断题】元朝时期的陪都是上都,位于现在的北京。正确定都的重要意义已完成 成绩: 100.0分 1【单选题】新中国建国之初选择北京作为首都与()有关。 A、日本B美国C苏联D、以上都对

2【判断题】中国历史告诉我们,首都选择好的位置、好的资源对一个国家的安定有着重要的作用。正确认识中国对外的联系已完成 成绩: 100.0分

1【单选题】阿斯塔那古墓群所发现的遗骸证明两千多年前()到达过新疆地区。 A、南亚人B中东人C欧洲白种人D、非洲人

2【单选题】妇好墓玉器经鉴定,证明三千二百多年前()与河南地区存在贸易路线。 A、新疆B宁夏C西藏D、蒙古

3【判断题】中国最早讲述中国和海外联系的书籍是《穆天子传》。被误读的丝绸之路(上)已完成 成绩: 100.0分

1【单选题】中国与外界联系的最重要、最丰富的证明是()。 A、陶瓷之路B茶马古道C丝绸之路D、唐蕃古道

2【单选题】最早考察中国西部后提出“丝绸之路”这一概念的地理学家是()。 A、英国人B中国人C法国人D、德国人

3【单选题】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正面叙述阿拉伯人,叙述伊斯兰教的书是由()写作的。

A、张骞B唐玄奘C杜环D、法显

4【判断题】中亚、波斯、罗马帝国对丝绸的强烈需求是维持丝绸之路的动力。被误读的丝绸之路(下)已完成 成绩: 100.0分

1【单选题】海上丝绸之路逐步替代了传统的陆路丝绸之路的原因是()。

A、河西走廊战乱不断B海上丝绸之路成本低C海上丝绸之路载货量大且安全D、以上都对 2【判断题】中国历史上主动利用丝绸之路,积极与中亚、波斯、阿拉伯商人经商。3【判断题】中国历史上很少有对外贸易,主要是接受“朝贡”。被误读的郑和下西洋已完成 成绩: 100.0分

1【单选题】郑和下西洋的原因最有可能的是()。

A、寻找建文帝B联络海外,打击蒙古参与势力C宣扬明朝国威,加强政治的合法性D、寻找贸易经商的机会

2【单选题】由于怀疑反朝残余势力在海上搞破坏活动,以及日本海盗、倭寇的骚扰,()下令实行海禁。

A、朱元璋B朱标C朱允炆D、朱棣

3【单选题】下列有关郑和下西洋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船队最远到达了非洲东海岸B明朝大臣刘大夏曾下令焚毁相关档案C对世界和中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D、郑和曾七次下西洋

4【单选题】诞生于元朝的青花瓷,其蓝色釉的原料产自()。 A、中国B西亚C东亚D、南亚

传而不播,开而不放已完成 成绩: 100.0分 1【单选题】柬埔寨吴哥窟的发现和()有关。 A、《大唐西域记》B《真腊风土记》C《经行记》D、《通典》 答案B 得分: 50.0分

2【判断题】中国历史上对外文化的影响可以归纳为“传而不播,开而不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