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题库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财政学题库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A、举债方法不同 B、流通与否

C、举债主体不同 D、发行区域不同

12.国债作为一种取得财政收入的形式,首先在()牢固地确立起来。 A、地中海沿岸 B、西班牙 C、荷兰 D、英国 三、多项选择题

1.国债的功能包括()

A、弥补财政赤字 B、筹集建设资金 C、扩大内需 D、调节经济 2.国债以筹措和发行的性质为标准分()

A、内债 B、强制国债 C、外债 D、自由国债 3.国债的发行方式有()

A、公募法 B、包销法 C、公卖法 D、摊派法 4.国债的偿还方式有()偿还法

A、买销 B、抽签 C、一次 D、调换 5.公债产生的基本条件是()。

A、政府支出的需要 B、商品货币经济高度发达 C、公债利息较高 D、完备的证券市场 E、社会上存在借贷资本 6.公债偿还的资金来源,主要有()。

A、经常性预算收入 B、预算盈余 C、发行新债收入 D、偿债基金 E、信贷基金 7.公债的作用包括()。

A、弥补财政赤字 B、调节预算收支差额 C、为加快经济建设,调节产业结构筹集资金 D、调节宏观经济运行 E、促进对外开放 8.政府公开向社会发行债券的主要方式有()。

A、直接推销 B、委托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代售 C、特别发行 D、在金融市场出售债券 E、支付发行 9.各国偿还国债的方法有()。

A、轮次偿还法 B、比例偿还法 C、一次偿还法 D、市场买销法 E、抽签偿还法

10.我国衡量债务适度规模的指标体系主要有()。

A、对外债务使用效益的指标体系 B、债务增长指标体系 C、债务清偿率指标体系 D、债务负担率指标体系 E、举借外债的规模

第九章国家预算 一、单项选择题

1.国家预算由中央预算和()组成

A、省总预算 B、市总预算 C、自治区总预算 D、地方总预算 2.国家预算法不包括()类型

A、条文法 B、权责法 C、程序法 D、组织法 3.我国的《预算法》于()通过

A、1993年 B、1994年 C、1995年 D、1996年

4.国家预算的执行机构由()和职能机构组成

A、国务院 B、省政府 C、各级人民政府 D、各级人大 二、多项选择题

1.国家预算按其编制形式分为()

A、单式预算 B、增量预算 C、复式预算 D、零基预算 2.国家预算按其收支管理范围分为()

A、单式预算 B、分预算 C、复式预算 D、总预算 3.国家预算的原则有()

A、公开性 B、完整性 C、可靠性 D、统一性 4.国家预算法主要分为()种类型

A、两种 B、三种 C、四种 D、五种

五、简答题

1.简述国家预算的原则 2.简述预算外资金的内容

3.国家预算编制前应做好哪些准备工作

第十章财政管理体制 。

二、单项选择题

1.财政管理体制的中心组成部分是()

A、国家预算管理体制 B、国家税收管理体制 C、国家信用管理体制 D、国家投资管理体制 2.国家预算管理体制的基本原则是()

A、统一领导 B、分级管理

C、统收统支 D、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3.整个国有资产管理重点是()

A、有形资产 B、无形资产

C、经营性国有资产 D、非经营性国有资产 4.至今为止,我国的预算管理体制公调整和改革了() A、五次 B、八次

C、九次 D、十次多选

5.在预算执行中,组织新的预算收支平衡的一个重要方法是()。 A、动用预备费 B、编制预算草案 C、动用周转金 D、预算调整 6.我国现行财政管理体制的类型属于()。 A、以分税制为基础的分级财政体制 B、对地方实行多种形式的财政包干体制 C、高度集中的财政管理体制

D、以中央集权为主,适当下放财权的体制 7.各级预(决)算应由同级()审查批准。 A、人民政府 B、财政部门

C、税务部门 D、人民代表大会 8.()是建立财政管理体制的基本原则。

A、责权利相结合 B、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C、统筹兼顾 D、收支挂钩

9.财政管理体制是财政上的一项根本制度,它属于()。 A、经济基础 B、上层建筑

C、既非经济基础,又非上层建筑 D、既是经济基础,又是上层建筑 三、多项选择题

1.财政管理体制建立和完善的原则是()

A、统一领导 B、以社会注意市场经济体制为基础 C、从国情出发 D、以国家经济管理体制相适应 2.税收管理权限包括()

A、税收立法权 B、税收征管权 C、税收管理权 D、税收减免权 3.按国有资产的经济用途分为()

A、经营性国有资产 B、非经营性国有资产 C、无形资产 D、有形资产

4.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中的中央和地方共享收入包括()。 A、增值税 B、证券交易税 C、资源税 D、营业税 E、消费税

5.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按税种把收入划分为()。 A、中央税 B、地方税 C、增值税 D、营业税 E、中央和地方共享税

6.我国财政管理体制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A、高度集中的财政管理体制

B、以中央集权为主,适当下放财权的财政管理体制 C、中央对地方实行各种形式的财政收支包干体制 D、建立在分税制基础上的财政管理体制 E、以地方分权为主的体制

7.财政管理追求的双重效益是指()。

A、宏观效益 B、微观效益 C、经济效益 D、社会效益 E、中观效益

六、简答题

1.简述分税制财政体制的优越性。 七、论述题

1.试述财政管理体制的实质及原则 2.论述分税制财政体制的主要内容。

3.试述分税制改革前,我国财政管理体制存在的弊端。 第十一章财政平衡

二、单项选择题

1.在国民经济核算中,总量平衡的恒等式为()

A、C+S=G+X B、C+S+T =I+G+X C、C+S+T=C+I+X D、C+S+T+M=C+I+G+X

2.财政平衡是实现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平衡的()。

A、前提条件 B、内在因素 C、重要保证 D、关键措施 3.我们所说的财政平衡的概念是指()。

A、收支数量绝对相等 B、收大于支,略有结余 C、收支大体平衡,略有赤字 D、支大于收,举债弥补

4.在弥补财政赤字的方式中,最易引起通货膨胀的方式是()。

A、动用财政结余 B、发行政府债券 C、向银行透支 D、增税 5.实现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的关键取决于()。 A、企业收支平衡 B、信贷收支平衡

C、财政收支平衡 D、财政收支和信贷收支统一平衡 6.1978年以前我国产生财政赤字的根本原因是()。 A、调整价格 B、基本建设规模过大 C、对企业放权让利 D、提高职工收入水平 7.在宏观调控目标中,最主要的是()。

A、财政、信贷、外汇与物资的综合平衡 B、资源合理配置 C、经济增长 D、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平衡 8.下列哪些手段会直接增加社会总需求()。

A、增加税收收入 B、减少财政支出 C、增加债务收入 D、增加政府投资 三、多项选择题

1.研究财政平衡要注意的问题()

A、财政平衡不是绝对平衡 B、要用动态平衡的观点 C、要有全局的观点 D、注意平等的真实性

2.财政后备是预算编制时必须考虑的问题,它通常表现为() A、预备费 B、预算周转金 C、预算外资金 D、信贷基金 E、规费收入

3.实现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的关键取决于()之间的统一平衡。 A、企业收支 B、信贷收支 C、财政收支 D、物资收支 E、外汇收支

4.为了达到抑制社会总需求的目的,应该()。

A、增加税收 B、减少税收 C、增加财政补贴 D、减少财政补贴 E、增加财政支出

第十二章 财政政策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财政政策特征的是()

A、法制性 B、稳定性 C、概括性 D、系统性 2.下列不是按目标性质划分的财政政策式() A、供给管理型财政政策 B、配置型财政政策 C、稳定型财政政策 D、在分配型财政政策 3.财政政策的内容从构成不包括()

A、政策目标 B、政策原则 C、政策主体 D、政策工具 4.下列能刺激经济增长,扩大就业,但会带来通货膨胀的是() A、双紧政策 B、双松政策

C、紧财政政策与松货币政策 D、松财政政策于今货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