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八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他1848年参加了反抗奥地利统治的布拉格起义。起义失败后在国外流亡五年,1861年回国。他是李斯特的学生,他的歌剧《被出卖的新嫁娘》、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不仅是他的代表作,也丰富了世界音乐文化宝库。《我的祖国》是他失聪后之作。

《沃尔塔瓦河》1874年11月20日——12月8日写作于布拉格。它是一部风格奇特, 构思新颖,近似于音画的作品,它运用情节性连续发展的手法,近似回旋曲的形式,描绘了发源于舒马瓦山的两条小溪,汇合后成为沃尔塔瓦河,流经了森林、田野、峡谷、布拉格,最后归入易北河的全部流程。它描绘了两岸人民的民俗生活和神话传说。

三、 让我们通过分段赏析,来沃尔塔瓦河上作一次音乐之旅吧! (每部分都采用介绍,看音像、提问讨论的方式)

1、 两个源头(投影图(1)德·史密斯画源头插图)、沃尔塔瓦河的源头是流经森林的两条小溪,一条清凉,一条温和,倾听作者用什么乐器和音色,哪种音型来描绘?(第一源头用长笛轻飘飘地奏出,第二源头用单簧管吹出,竖琴拨出晶莹的浪花,配器清淡、用波浪式音型)。

2、 沃尔塔瓦河(投影主旋律,并唱会它。)

两条小溪汇合在一起向前奔流,逐渐充满力量形成巨大洪流,这就是沃尔塔瓦河的主 题——一支朴素的捷克民歌,充满迷人的诗意和壮观的美。(主题以大小调交替方式显示) 3、 森林狩猎(投影图(2))

音乐的洪流继续向前奔腾,它们穿过回响着猎人号角的森林,倾听作者用了什 么乐器,什么音色、节奏来表现。(圆号、小号来表现,大调色彩、八六拍的节奏) 4、 乡村波尔卡午曲(投影图

(3)一个村庄出现在河岸上,传来民间波尔卡午曲,它纯朴、明朗、典雅、活泼,表现了 村民们的婚礼场面。大家拍唱下面的节奏??。

请问乐曲用了何种乐器?什么样的力度变化?(单簧管和小提琴,由弱渐强,又由强 渐弱,给人一种由远而近,又由近而远去的感觉)

5、 月光下水仙女起午(投影图(4)、投影旋律)

夜幕降临(大管)。这段音乐描绘民间神话传说中的水仙女的午蹈,宁静而又神秘,表 现在朦胧的月色中,一群美丽的水仙女在河中出现,悠扬地歌唱。(女同学哼唱旋律)。请问乐曲用什么乐器演奏,色彩如何?(小提琴在高声区加弱音器演奏,长笛象水波和仙女的午姿。色彩朦胧而神秘)。

6、 沃尔塔瓦河

沃尔塔瓦河继续向前奔流,逐渐紧 张起来的音乐,预示人们即将遇到险恶的考验。( 第一小提琴、双簧管演奏,共它弦乐器以十六分音符上下起伏)

7、 圣约翰峡谷(投影图(5)

这段音乐是全曲戏剧性的高潮,沃尔塔瓦河经过险峻的峡谷时,与拦路巨石顽强地搏

21

斗。喻示着捷克人民不畏强暴、勇敢战斗直至胜利的精神。请听用什么乐器表现?力度和情绪又如何?(乐队全奏、铜管乐、打击乐突出,力度加强,情绪紧张)

8、 宽阔的沃尔塔瓦河(投影图(6)

这是沃尔塔瓦河冲出峡谷、重新奔腾,更加波澜壮阔的形象。它来到了布拉格,来到 了象征光荣历史传统的维谢格位德古城堡。乐曲主题变成了(E大调),它充满着胜利的喜悦和自豪,汇入到宽广的易北河。它再次说明了捷克民族是伟大坚强的民族,它必将取得最后的胜利!

9、 沃尔塔瓦河奔向远方(投影图(7))

音乐逐渐平息,沃尔塔瓦河不停地翻滚奔流向前,最后在远方消失??。 四、 完整地欣赏全曲(VCD沃尔塔瓦河音乐风光片)

一边欣赏一边请大家指出乐曲所描绘的画面及所在的哪一部份结构。 (投影结构图) 引子:(两个源头) A:(沃尔塔瓦河) B:(森林狩猎) C:(乡村婚礼) D:(水仙女之舞) A1:(主题再现) E:(圣约翰峡谷) A2:(宽阔的沃尔塔瓦河) 尾声:(流入易北河)

五、 讨论总结什么是民族乐派?音乐上有何特点?代表人物?解说民族乐派,以及各国民族乐派的代表人像)

民族乐派是十九世纪中叶,浪漫主义音乐中后期,在俄罗斯、东欧、北欧各国兴起的,在浪漫主义的整体风格下派生出的一种具有强烈民族个性和斗争精神的音乐流派。它主要以民间歌曲、午曲,民族史诗传说,以及人民解放斗争的事迹为题材,作品都充满了爱国主义精神和对祖国人民的无限的爱。代表人物有(俄)格林卡,紫科夫斯基等,(捷克)斯美塔那、德沃夏克,(波)肖邦,(匈)李斯特,(挪)格里格,(芬)西贝柳斯等。

六、 合唱《沃尔塔瓦河》主题歌结束,(放CD)

让我们合唱《沃尔塔瓦河》、将那美妙的旋律和那迷人的风光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 安全提示:

教学后记:

22

第3课时

教学内容:赏析《图画展览会》 教学目的: 1知识与能力

A了解美术家加尔特曼的《图画展览会》的作品

B了解穆索尔斯基的简单的生平及其代表作《图画展览会》中的《两个犹太人》与《基辅大门》这两个音乐作品

2过程与方法

将美术与音乐相结合,让学生充分发挥其想象力,深刻理解音乐的内容 3情态观与价值观

通过音乐的学习,让学生感受音乐作品的文化内涵,了解艺术之间的相关性,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从而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让学生课后找资料可以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1通过音乐的学习,让学生感受音乐作品的文化内涵 2让学生初步了解音乐表现手段与美术作品想结合的蕴意。 3以新的视角(美术、文学等)来理解音乐 教学方法:

1欣赏图片《图画展览会》中的每个作品,并将全班分成3组,再以竞赛提问的形式引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认真欣赏图片

2由看转化到听,让学生欣赏《两个犹太人》与《基辅大门》,让其充分发挥想象力,并可伴上表演

2 以学生熟知的《欢乐颂》引出贝多芬,请各个组准备贝多芬的生平与代表作,还有《欢乐颂》的时代背景等

教学工具:多媒体 教材分析

一《图画展览会》

《图画展览会》是俄罗斯作曲家穆索尔斯基的代表作,是他根据亡友加尔特曼的图画展览会的观后感创作而成的。这是一个套曲,这个套曲由10首小曲组成,每一首都各自描写一个特定的情景,整个作品又由一个叫做“漫步”的主题作为贯穿,表现了作者在展览会上漫步观赏的情景。

23

《两个犹太人》表现的是两个犹太人,一个富有、肥胖、自满乐观,另一个贫穷、消瘦、怯懦,穆索尔斯基运用了僵硬、冷漠的印象以及间歇的节奏刻画了富人的冷酷和傲慢,以颤抖的同音重复描绘穷人在富人面前的胆怯与苦苦哀求,最后两个主题交汇在一起,富人主题占优势,穷人的主题被富人打断。

《基辅大门》是该套曲中的最后一首,灵感来自加尔特曼为基辅大门绘制的设计图,作曲家以三个对比的音乐形象表达了画面的内容。乐曲开始管乐合奏奏出了强有力的和声性旋律,音乐庄严、壮观,表现了基辅大门的宏伟气势;由单簧管和大管的四重奏奏出的音调肃穆而虔诚,好象一首宗教的圣咏,这仿佛描绘了与大门毗连的一所教堂;第三个形象是节日的钟声,表现了基辅古城全民欢腾的情景;安全提示:;教学后记:;第14课时《黄鹤的故事》;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交响诗《黄鹤的故事》,了解基本的故事;2、能听辨各乐器的音色;3、喜欢以音乐方式所描述的童话,乐于主动了解其创;教学难点:喜欢以音乐方式所描述的童话,乐于主动了;教学过程:;一、导入;师:上节课我们聆听富有童趣的交响诗《魔法师的弟子;二、聆听艺人老马的钟声,表现了基辅古城全民欢腾的情景。此刻“漫步“的主题由在乐队中出现,它显得庄严、昂扬,最后,在热烈辉煌的城门主题中结束了全曲。

安全提示: 教学后记:

第4课时

教学内容:赏析《黄鹤的故事》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交响诗《黄鹤的故事》,了解基本的故事情节。 2、能听辨各乐器的音色。

3、喜欢以音乐方式所描述的童话,乐于主动了解其创作过程、文化背景及表现形式。 教学重点:听辨各乐器的音色。

教学难点:喜欢以音乐方式所描述的童话,乐于主动了解其创作过程、文化背景及表现形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