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按章节辅导题2第二章试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按章节辅导题2第二章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15. 影响胃液体排空的主要因素是 ,即单位时间内排出的量与胃内液体量成正比关系。

16. 除刺激性大的药物或在胃中不稳定的药物或 外,一般药物都应尽可能空腹服用。

17. 某些药物由于溶解速度慢,因此药物的 就变成了吸收的限速过程。 18. 口服药物油溶液的吸收速度受药物从油相到水性体液中分布速率的影响,故制成 ,可使油的表面积增加而加速吸收。

19. 一般认为低浓度的表面活性剂能增加体液对吸附有空气的疏水性药物粒子表面的润湿,从而增加 。

20. 药物从口腔粘膜吸收可不经过肝脏而通过颈内静脉进入全身循环,避免肝脏的 。

三、判断改错题

1. 一般离子型药物脂溶性小,分子又大,不能通过类脂膜,也不能通过膜上的微孔。 ( )

2. 被动吸收符合非线性动力学过程,转运速率与药物的浓度成正比。 ( )

3. 易化转运也是一种载体转运系统,不需要消耗能量,可以逆浓度梯度透过。 ( )

4. 除刺激性大的药物、在胃中不稳定的药物或主动吸收的药物外,一般药物都应尽可能空腹服用。 ( )

5. 一般药物从剂型中的溶出速率或化合物本身的可吸收性是药物吸收体内的限速因素。

( )

6. 酸性或碱性药物的脂溶性大小取决于药物的pKa及药物所处的胃肠道介质环境的pH。

( )

7. 当pH值升高时,能使弱碱性药物离子化或转变成解离状态而增加其溶解度,有利于药物在胃肠道的溶解。 ( )

8. 对于被动扩散吸收的药物,由于增加溶液粘度可以增加药物在胃肠道内吸收部位的滞留

5

时间而有利于吸收。 ( )

9. 使用高浓度的表面活性剂,可能使细胞膜崩解或溶解,使部分膜蛋白变性或以薄层包在细胞膜周围,从而干扰药物吸收。 ( )

10. 油脂性基质栓剂中,水溶性低的物质易溶于基质,因而从基质中扩散得更快。 ( )

11. 在滴眼剂中常含有表面活性剂,这是由于表面活性剂与角膜产生相互作用从而增加了渗透性。 ( )

四、名词解释

1. 药物吸收:是指药物从给药部位向循环系统转运的过程。 2. 首过效应:药物进入全身循环前首先受肝脏代谢。

3. 油/水分配系数:是指药物在有机溶媒中的溶解度与在水中溶解度的比值。

4. 多晶型:化学结构相同的药物,可因结晶化条件的不同而得到不同的晶型,这种现象称为多晶型。

5. 被动扩散:存在于膜两侧的物质服从浓度梯度即从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的转运方式称为被动扩散。

五、问答题

1. 药物通过细胞膜被吸收的机理有哪几种?

2. 简述被动吸收、主动转运与异化转运之间的特点差异。 3. 简述影响药物吸收的生理因素有哪些?

4. 药物口服吸收,影响药物溶出速率的因素有哪些? 5. 主动转运有哪些特点?

7. 表面活性剂对药物消化道吸收有哪些影响?

六、计算题

1. 已知阿司匹林的pKa为3.5,分别计算其在pH2.5的胃液和在pH6.5的肠液中的离子化率。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