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整理)最新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词阅读精练(含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名师整理)最新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词阅读精练(含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B.“长烟落日”本有塞外苍茫的意境,与“孤城闭”连接之后又有了肃杀之意。

C.“羌管悠悠霜满地”紧承“长烟落日”写夜景,笛声悠扬,秋霜遍地,进一步渲染了征人的乡愁。

D.“将军白发征夫泪”中“将军”因年岁老去而悲伤,“征夫”因思家不得归而落泪,情感慷慨激昂。

2.“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一句揭示了征人的矛盾心理,请具体分析。(2分)

(十六)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5分)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 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

B.“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写出了送行的地点和友人要赴任的地方。

C.“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写对友人的安慰,表现了诗人依依不舍的伤感之情。

D.“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这两句承上作结,表达了诗人豪迈旷达的思想感情。

2. 品味“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诗,简述其中所蕴涵的哲理。(2分)

参考答案

(一)1. D ( 全诗表现了作者感时恨别, 忧国思家的感情)

2.尾联形象写出了诗人的苍老之态、苍老之快,进一步表现了诗人忧国、伤时、思家、悲己之情。

(二)1.B(“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是环境描写,营造一种幽静冷落的气氛,更增添了凄凉与悲苦之情)2.将哀景与乐景放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比,反衬“天涯”人的思乡愁绪。

(三)1.C(借用曹操的话)

2.词中借登亭遥望中原并追忆三国时期孙权旧事,含蓄地讽刺了南宋统治集团的昏庸和

软弱无能,抒发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

(四)1.D(最主要的原因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2.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统治阶级剥削人民、压迫人民本质的控诉,对国计民生的忧虑,以及对广大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五)1.B2.不要、无须 乐观旷达(积极乐观) (六)1.D(“涕”解释为“眼泪”)

我登上幽州台眺望远方,思绪万千,想到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看这茫茫宇宙,虽然无边无际,但看不到一个能赏识人才的明君,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

(七)1.(2分)C

2.(3分)要点与评分:能结合诗句具体内容来分析作者的情感。 示例:这两句诗写出诗人推己及人,希望“天下寒士”都居“广厦”,都能安居乐业的心愿(1分),表达了诗人关心民生疾苦的博大胸怀(1分)和忧国忧民的深沉情感(1分)。

(八)1.(3分)B (2分)抒写了诗人归隐田园后悠闲自得、闲适恬淡、与世无争的心境。

(九)1.(3分)B 2.(2分)雄壮辽阔(肃杀);凄凉悲苦。

(十)1.(3分) 2.(2分 )表达了壮志难酬的悲愤(抑扬、愤慨)之情。 (十一)1.(3分)C 2.(2分,意对即可)表现了诗人舍己为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

(十二)1.(3分)D (说明:以魏尚自比,希望效仿魏尚重新得到重用,报效国家。)

2.(2分)渴望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十三)1.A(3分)2.刻画了一个白发苍苍,频频搔首时更觉头发稀疏,连发簪都难以插上的忧国忧民的诗人形象。(2分)

(十四)1.(3分)D 2.(2分)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意思对即可)

(十五)1.(3分)( D )2.(2分)参考:诗句表达了因为“燕然未勒”功业未建而思归不得的矛盾心理。

(十六)1.(3分)C 2.(2分)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缩短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