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北京各区初三二模语文分类汇编 - 基础·运用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2019北京各区初三二模语文分类汇编 - 基础·运用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评分标准:2分。选错不得分。 (2)答案:A

评分标准:2分。选错不得分。 3.示例:信:何谓信必成,人言皆可靠。 思:思耕心上田。

评分标准:2分。拆分1分,释义1分。选择不赋分。 4.答案:①吴敬梓 ②变色龙

评分标准:2分。每空1分,有错字不得分。 【海淀二模】

一、基础·运用(共12分)

学校开展“走进甲骨文发源地——古都安阳”的研学活动。同学们参观中国文字博物馆,探访殷墟博物苑,领略汉字魅力,感受文化内涵。请根据要求,完成1-3题。

1.阅读中国文字博物馆“中国文字发展史”展厅的前言,完成(1)(2)题。(4分)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数千年岁月长河,舞动着绵延起伏的文波字浪;几百世沧海桑田,积淀了中华文字的一脉相承。文字的产生,凝聚了炎黄子孙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心血智慧;文字的发展,写照了中华民族融合进步走向统一的文明历程。

汉字作为记录汉语的符号系统,以强大的超方言性、缜密的构形体系、精妙的义理逻辑和鲜明的审美内涵.而著称于世。字里行间,记录了中华民族古老独特的传统文化;章节段落,再现了中华文明海纳百川的卓越风.姿。汉字承载历史,历史演yì( )汉字。步入现代化进程的汉字,正在铸就中华文明新的辉煌。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多民族的文化孕育了多种不同的文字种类,然而每种文字都有着不同的历史命运。有的已遁入历史云烟,有的传承至今仍在发展,有的则是新中国成立后改进或新创的文字。但纵观古今,少数民族文字和汉字的交相辉yìng( ),共同构成了中华文字的大家庭。 (1)下面对加点字注音和根据拼音写汉字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缜(zhěn)密 卓(zhuō)越 演绎 交相辉应 ..B.缜(shèn)密 卓(zhuō)越 演译 交相辉映 ..C.缜(zhěn)密 卓(zhuó)越 演绎 交相辉映 ..D.缜(shèn)密 卓(zhuó)越 演译 交相辉应 ..

(2)汉字美在其独特的文化意蕴,了解汉字的本源,可以更好地理解字义。下面对文段中画横线字的意思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生,甲骨文为“”,像地面“”上生出新芽“”,意为新芽破土而出的样子。

5 / 28

B.步,甲骨文为“”,像双脚“”一前一后,一左一右行进的样子,意为步履蹒跚。 C.言,甲骨文为“”,像口“”上有舌“”,口舌动而言出,意为说话、言语。 D.化,甲骨文为“”,“”像一个正立的人,“”像一个倒立的人,意为变化。

2.走进中国文字博物馆第三展厅,同学们看到下面一段文字。请结合“和”字两种不同字体的特点,说明这一阶段字体笔画的主要变化。(2分)

到了汉代,隶书以其实用性强、易于书写等优点,取代小篆的地位,成为主要字体……书体的不断变化,使汉字书法艺术不断发展,给中国传统文化注入了鲜活的灵气和勃勃生机。

篆书 隶书

说明:

3.走进殷墟博物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尊高大的青铜鼎,这就是闻名天下的司母戊鼎(复制品,原鼎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称为后母戊鼎)。它在殷墟出土,是迄今世界上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阅读【链接材料】,完成(1)-(3)题。(6分) 【链接材料】

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雒,观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对曰:“在德不在鼎……德之休明,虽小,重也,其奸回昏乱,虽大,轻也……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

(节选自《左传·宣公三年》)

注:①[楚子]楚庄王。 ②[陆浑之戎]古代西北少数民族的一支。 ③[雒]指雒水。 ④[定王]周定王。 ⑤[劳]

慰劳。 ⑥[休明]美善光明。 ⑦[奸回]奸恶邪僻。

(1)结合【链接材料】和下面《古代汉语词典》对“鼎”的解释,说说楚子“问鼎”的真实意图是什么。(2

分)

鼎:①古代的一种烹饪器。又用为礼器。②鼎为传国之重器,因用以喻王位、帝业。③显赫,大。④方,

正要。

答:

(2)下列各项与王孙满说的“在德不在鼎”一句中的“德”意思最接近的一项是(2分)

6 / 28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诫子书》) .

【乙】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 .

【丙】因他(太史慈)远出,有老母住在离城二十里之外,融(孔融)常使人遗以粟帛,母感融德,故特.

使慈来救。(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一回)

(3)【链接材料】节选自《左传》。《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记述完整的 (体例)史书,记

载了春秋时期各诸侯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的情况。其中,我们学过的《 》一文,记录了以弱胜强的齐鲁长勺之战。(2分) 【海淀二模答案】

一、基础·运用(共12分)

1.(1)C (2)B

(共4分。共2道小题,每小题2分)

2.示例:由篆书圆转不断的线条变为隶书方折的断笔,笔画更为简洁。 (共2分。结合两种字体特点说明,每个1分)

3.(1)示例:有夺取周王朝天下的意思。 (2)乙 (3)编年体 曹刿论战 (共6分。共3道小题,每小题2分) 【朝阳二模】

一、基础·运用(共13分)

学校开展了“亲近大自然,走进世园会”的主题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1-5题。 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⑴⑵题。(共2分)

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简称“北京世园会”)的办会理念是“让园艺融入自然,让自然感动心灵”,强调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昭示着未来。绿色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代表着安全、健康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城市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环境。伴随着人类文明的 ① ,人类正从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走向 ② ,建设绿色城市已成为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新潮流。让园艺融入自然,让城市融入自然,让绿色融入城市,体现了人类渴望自然、返瑛归真的精神追求。

⑴对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对画线字笔顺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1分) A.昭zhāo

“重”字的第七笔是一

“重”字的第七笔是一

B.昭zhào

C.昭zhāo “重”字的第七笔是| D.昭zhào “重”字的第七笔是|

⑵结合语境,分别在横线①②处填人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分) A.①进程 ②尊重自然、融人自然 B.①进化 ②融入自然、尊重自然

7 / 28

C.①进程 ②融人自然、尊重自然 D.①进化 ②尊重自然、融人自然 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⑴⑵题。(共4分)

本届世园会共有11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加展示,其展出规模之大、参展方数量之多,刷新了 Al 类世园会的历史纪录。多国奇珍花草绿色产品集中亮相,国际馆让大家不出国 门就能欣赏到世界国艺。同时,绿色低碳的设计理念,成为本届世园会的最大亮点。下沉式庭院设计是天然的雨水收集革统;园中的地道风技术,冬暖夏凉,有效降低场馆空调能耗。此外,科技创新成果在展会上的应用让人应接不暇。奇幻光影森林集成AR 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人机互动技术等与《山海经》相结合,打造了一个充满想象的奇幻世界。可以说,2019北京世园会从参展规模、园艺资源、低破环保方面着力打造了一场文化盛宴。

⑴画线句子作为这段文字的总结句,有一处表达欠妥,请你加以修改。(2分)

修改:

⑵参观了世园会的同学们纷纷在微信群里发表感想。下面是四位同学分别写下的感受,其中修辞方法或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 分) ...

A.同心铸就如意中国梦,敬业结成锦绣园艺情。 B.我们从远处俯瞰国际馆的沧海桑田,真是心旷神怡。

C.世园会不仅是一场文化盛宴,更是展示各国形象的“绿色名片”。 D.世园会以绿为桥,以因为路,以艺为媒,助力全球生态文明行稳致远。 3.讲解员为同学们详细介绍了中国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⑴⑵题。(共2分)

作为园区标 ① (致/志)性建筑之一,中国馆如一柄温润的如意舒展于青山绿水间。大部分展厅处于梯田之下,与大地景观融为一体,梯田上露出金色的钢结构屋顶,屋顶下展示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园艺精华。这个优雅的设计始于对园艺、农耕和自然的理解---园艺脱胎于农耕,梯田是山区农耕文明的独特景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步入馆内,中华大地的国林景观,宛如一 ② (幅/副)山水画卷徐徐拉开。“天地人和”“惠风和畅”“山水和鸣”“祥和逸居”“和而共生”等主题依次布局,通过传统园艺场景与现代科技的结合,多方位诠释中国传统生态观和生活哲学。到底是人类创造了景观【甲】还是自然惊喜了我们【乙】相信同学们在观赏时一定会发出这样的疑问。

⑴分别在横线①②处选填汉字,正确的一项是(1分) A.①致 ②幅 B.①志 ②幅 C.①致 ②副 D.①志 ②副

⑵结合语境,在【甲】【乙】两处分别填上标点,最恰当的一项是(1分) A.【甲】句号 【乙】问号 B.【甲】逗号 【乙】问号 C.【甲】问号 【乙】句号 D.【甲】逗号 【乙】句号 4.馆区内精彩纷呈,同学们驻足观赏。阅读下面文字,完成⑴-⑶题。(共3分)

⑴北京展厅是微缩的四合院,迎面的如意门上有对联“槐华衍庆,树德滋荣”。对下图中对联的欣赏,正确的一项是(1分)

A.对联的字体属于楷书,笔画平正而不呆,结体齐整 而不拘。

8 /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