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社会化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人的社会化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社会学家渐渐承认,国家是重要的社会化机构。国家对一个人的一生影响越来越大。国家籍由重新制定那些消失在农耕社会及早期工业化时代的过渡仪式,来对人们的生命历程施加影响。虽然具体情况有所不同,但在某种程度上,政府的确籍由规范人民的生命历程以及影响我们衡量什么是不同年龄的适当行为,由此决定社会化过程。比如,何时上学、何时结婚、何时退休、什么时候可以开车、喝酒、何时可以工作等生命历程设置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

7、大众传播媒体

在过去的80多年中,不断创新的媒体——收音机、广播、电影、录音机、电视,直到互联网,已经成为重要的社会化媒介。在美国,年轻人平均每天花5.5个小时在各种不同的媒体上。

第三节 社会化的理论、过程和内容 一、社会化的基本理论 (一)自我意识和人格发展理论

1、库利的“镜中我”理论

社会学家认为,我们都会为自己命名,那就是自我。“自我”(self)是一个于其他人明确区别的定义。自我在日常生活中持续的变化和发展着。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对于如何在社会互动中发展并修正自我,都表现浓厚的兴趣。

库利将“自我”概念引入社会化研究。认为自我或人格是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自我是社会互动的产物。库利认为人们通过观察别人对自己的反映而形成关于自我的概念。“镜中我”,每个人的“自我”观念是他人这面镜子的反射。库利研究了初级社会群体在社会“自我”形成中的作用。

库利把自我形成分为三个阶段:设想自己在他人面前的行为;设想或理解他人对自己行为的评价;自己根据他人对自己行为的评价来的想象来认知自己的行为并以此做出反应。

2、米德的“角色扮演”理论 社会化的实质是角色扮演,即是学会理解他人对于角色的期待,并培养按照这种期待从事角色行为的能力。

3、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

弗洛伊德强调与生俱来驱动力(即对于性满足的驱动力),认为“自我”是社会的产物,一个人的个性总是收到他人的影响,特别是父母,自我的组成部分总有相互冲突的地方,我们自然的冲动本能与社会规范相冲突,部分自我追求无限享乐,而另一部分自我追求理性行为。因此,他把人格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并将人格发展分为五个时期,即口腔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和两性期。

4、埃里克森“八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认为社会化贯穿人成长的一生,并把人的一生划分为8个阶段:信任与不信任、自主与羞怯、主动与内疚、勤奋与自卑感、认同与角色混淆、亲密与孤独感、关注后代与关注自我、完善与绝望。 5、戈夫曼的印象管理理论:

5

人们在日常交往中都试图传递给他人我是谁的印象。为了留给他人好的印象,个人倾向于注重自我的表现。因此,社会化就是学习如何进行印象管理。人们在互动中遇到不顺又表现出自我的另一方,即面子功夫,维持一个适当的自我形象。

(二)生命历程理论

将个体的生命历程理解为一个由多个生命事件构成的序列。认为个体的生命历程是更大的社会力量和社会结构的产物。在考察个体生命历程与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1、生命事件发生的时间 2、生命事件的相关性 3、生命事件的时间安排 4、人的能动性

二、社会化的过程与内容 (一)人基本的社会化

1、初始社会化:一个生命周期早期的社会化。主要任务是训练儿童语言和认知本领,内化社会最基本的文化规范和价值标准,能够正确理解社会关于各种角色的期望和基本要求。初期社会化是从婴幼儿期到学龄初期的社会化过程。这是以后社会化的基础。一个人的基本人格在这个阶段已经形成。

什么时濡化?濡化是一个社会的文化从一代人传递到下一代人的过程,个人成为其社会的成员。从出生不久,当自我意识开始形成,即一个人开始能感到自己是时间和空间中的一个对象并评价自己的行为时,濡化就开始了。自我意识要发挥作用,个人必须要有行为环境。首先是个人学习有关不同于自我的客体世界的知识,而这些总是在他或她由以成长的文化所指定的范围内感知到的。与此同时,个人获得空间、时间和规范的定向。濡化与人格发展有某种结构关系,尽管每一个个体从出生就有某些遗传的来的综合潜能和局限。濡化对人格发展有较大影响。在某些文化中,特殊的养育习俗似乎促进顺从型人格的发展,而在另一些文化中,不同习俗似乎促进更加独立、自力更生的人格。

1690年,约翰.洛克《人类理解论》一书提出白板理论。新生的人就像一块白板,个人在生活中变成什么样子,都是由他或她的生活经历写在这白板上的。即是说所有个人在出生时,在其人格发展潜力方面,从生物学上看是相同的。他们的成年人格完全是他们生活经验的产物。这些经验在不同文化中是不同的。

众所周知,遗传特征决定某些综合潜能和局限,而生活经验,尤其是早期生活经验,在塑造人格方面是至关重要的。

濡化是从自我意识开始发展的。自我意识是把自己识别为客体,对自己做出反映、评估或评价自己的能力。“在濡化过程中,每个人都熟悉了具有他或她文化特点的自我和行为环境概念。因此,一种关于正在运行的世界的认知或精神的地图建立起来了,个人就是根据这种地图进行思考和行为的。”([美]威廉.A.哈维兰《文化人类学》p140,瞿铁鹏、张钰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6

人类学家与精神分析论家一样,认为儿童的经历强有力地影响成年人的人格。人类学家最感兴趣的研究就是试图证明、修改或至少阐明早期儿童经历对塑造人格的作用。

西方文化对男子传统的理想:坚强、积极进取、自信、有支配力、自力更生、并以成就为志向。而对女子的期待是这是消极、服从、顺从、忠诚和关爱。

(1)、胎儿期(从受孕到出生,10个月左右)家庭。 (2)、婴儿期(1-3岁)家庭、邻里、伙伴、媒体

(3)、幼儿期(4-6岁)家庭、邻里、伙伴、幼儿园、媒体

(4)、学龄初期(7-12岁)家庭、邻里、伙伴、学校、社区、媒体。

2、预期社会化

是在初始社会化的基础进一步社会化,并为步入成人社会生活作准备。这是青少年成长的关键时期。青少年社会化状况如何关涉一个社会的未来。 (5)、少年期(13-15岁)家庭、邻里、伙伴、学校、社区、媒体。 (6)、青年期(16-18岁)家庭、邻里、伙伴、学校、社区、媒体。

青年期是人的个性,自我意识已经形成,行为更加自觉的时期,与青年期前的社会化相比有三个显著的特点:

第一、强调青年在这一过程中的主动性;

第二、大大发展了个人的社会性,要完成人生的第二次断乳——心理断乳,由一个自然人变成真正成年的社会人。

第三、是更高层次的社会化,不仅是前一个阶段的继续,这一阶段社会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角色期望和标准,为他们独立走向社会,参与社会生活作好充分的准备。

以上的社会化属于基本的社会化。只要完成基本社会化就可以说是一个合格社会人了。 (二)、成年期的继续社会化

(1)发展社会化:是成年人在以前社会化的基础上为适应社会文化变迁和新的社会角色要求而进行的社会化。

人的基本社会化完成以后并不意味着社会化的终结,人的社会化是终身的事情。随着年

7

龄的变更,职业变化、社会的变迁等,迫使人们不得不去适应新的社会期待和规范,接受新的价值观念,掌握新的技能。这就是继续社会化或发展社会化。因为:

第一、人到成年以后,面对的角色更多,需要人们不断去学习和了解周围的事物。随着个人社会地位的变化,如结婚、生子、进入职场等,社会阅历深不断,往往会重新确立自己的价值观,以适应新的角色模式。

第二、急剧变迁的现代社会,要求人们不断适应新环境,接受新的价值观和新的社会规范,调整自己的思想意识。比如,社会制度的变革、社会环境的改变,生产条件的改变,迫使成年人继续社会化,适应新的生活。

第三、职场地位的变化如改行、升迁等等都可能使原有的生活经验、知识、态度、生活习惯、技能不适应新的角色和新环境,因此要继续社会化。

第四、成年以前的社会化,接触的大多是书本知识,理论知识,即间接经验,必须有一个将其变为谋生和为社会服务的本领的实践过程。刚参加工作的使用期和上岗培训就是继续社会化。

第五、下一代人的行为与价值观念不断向成人提出挑战,反向社会化更加突出,年青人对成年人的反向社会化就是继续社会化。

成人的社会化有两种形式:一是形式调整,即不造成原有价值观念和性格结构的变化。比如一些行为习惯的变化。一是实质性调整,即发生文化价值观念以及性格结构的变化。如从青年到父亲角色的转换。

成年人的社会化偏重于将青年期及以前确立的价值观和动机见诸于实际行动并不断完善,从理想到现实,学习应付各种冲突,为承担具体的成人角色而社会化。

(2)、反向社会化或逆向社会化。人在社会化过程中是能动的主体,不是被动的接受他人主要是成人的教化和影响。社会化是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中实现的。当人们在接受社会的影响时,也以其自身的能动作用对他人、对社会发生影响。年轻一代的创造性对上一代人形成新的文化环境。上一代人向下一代人学习是就是一个逆向社会化过程。这也叫文化反哺。现代社会逆向社会化较突出。

(3)、再社会化

社会化的目的是使个体就范,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但不是所有的社会成员的社会化都能顺利完成。社会中总有一些人由于种种原因不能顺利完成社会化。对于早年经受过社会化训练,却未能获得成功的人以及在思想上、道德上与社会规范和公认的行为模式冲突太大的人,都要进行再教育。这种再教育过程称为再社会化。经过社会化过程以后,生理上达到了成年,但还不具备在社会上和群体中生活和工作的资格,这些人在人格上出现了毛病。这是社会化过程中的病态现象,他的存在干扰了社会生活,妨碍了社会正常的运行。对社会来讲就产生了需要克服这些病态现象的再社会化。补偿教育、强制教育和改造均属此类。如扫盲、工读教育,监狱、劳改教育等特殊机构履行再社会化的职能。

一些人到新的环境后主动或者被迫放弃原有的价值观和生活模式,接受新环境下的价值观和生活模式也属于再社会化。如民族同化,路相随俗。

(三)、老年期社会化

主要是适应随着生理衰退而来的退休生活、社会地位、社会声望下降、疾病和死亡的要求所进行的社会化。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