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航测技术设计书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1:500航测技术设计书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空三成果导入 自动创建立体像对 相对定向 绝对定向 生成核线影像 已有地形图数据整理 影像自动匹配 特征点、线采集 匹配结果编辑 构造三角网 DEM自动生成 内插DEM DEM编辑 DEM分幅与裁切 DEM分幅图成果 4.9立体模

型创建

n)gKn30880 78A0 碠\\~

立体模型创建主要是利用空三加密的结果,采用全自动空三数据导入方式,在VirtuoZoNT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上采用批处理的方法完成各个立体模型的建立。4.9.1 模型定向与核线影像

生成

模型定向包括内定向、相对定向和绝对定向三步。由VirtuoZo AAT做的空三加密工作,导入空三成果时,内定向参数已由软件导入,所以在VirtuoZo工作站中不再需要重新做内定向。

在VirtuoZo标准版主界面上,单击处理->模型定向->相对定向菜单项,进入相对定向界面后定义核线范围,点击自动相对定向。相对定向中误差必须满足精度要求。

空三工程导入后,要检查内外方位元素是否正确。外方位元素不正确的像对,需运行绝对定向。

绝对定向中误差必须满足精度要求。

模型定向完成后运行程序自动生成核线影像。在立体环境下对核线影像进行检查,主要检查核线影像立体是否正确、是否清晰、是否存在模型差等。

4.9.2影像匹配和DEM生成

生成核线影像后,在VirtuoZo主界面上单击处理->影像匹配,软件将对打开模型自动进行影像匹配。自动匹配完成后,单击处理->匹配结果编辑进入匹配编辑模块,对当前立体模型的自动匹配结果进行编辑。

显示视差曲线和匹配点,主要针对以下几种情况进行编辑和处理:

? 影像中大片纹理不清晰的区域或没有明显特征的区域。如:湖泊等区域可能会出现大

片匹配不好的点,需要对其进行手工编辑。

? 由于影像被遮盖和阴影等原因,使得匹配点不在正确的位置上,需要对其进行手工编

辑。

? 城市中的人工建筑物,山区中的树林等影像,它们的匹配点不是地面上的点,而是地

物表面上的点,需要对其进行手工编辑。

? 大面积平地、沟渠和比较破碎的地貌等区域的影像,需要对其进行手工编辑。 完成影像匹配编辑后,自动生成DEM。

4.9.3 DEM编辑

DEM自动生成后,进行DEM编辑模块,同时显示格网点和视差曲线,对DEM进行精细编辑。 (1) 在立体环境下,采用高程抬高、降低、匹配点内插、量测点内插等功能,对DEM进行全面编辑。

(2) DEM所有格网点必须紧贴地面,不能出现飘浮、下沉的现象,要能真实反映地面地形起伏情况。

(3) 自动匹配的点,在树冠、房顶上的,必须下压至地面。

|28563 6F93 澓34729 87A9 螩31773 7C1D 簝 26246 6686 暆33474 82C2 苂21781 5515 唕

(4) 编辑时,平地需同时显示格网点和视差曲线,视差曲线间距设为0.5米;丘陵同时显示格网点和视差曲线,视差曲线间距设为1.0米;山地和高山地,可只显示视差曲线,山地间距设为1.0米,特别陡峻的高山地视差曲线可设为2.0米。

(5) 自动匹配效果较差的区域,需采集特征点和特征线构造三角网内插DEM。特征点、线需采集在地形有起伏、发生变化的地方。

对已有地形图资料进行整理,提取带有高程属性的点和线,如等高线、高程点等,然后再在立

体环境下增加采集特征点和线。特征点、线的采集可在DEM编辑模块中采集,也可在矢量采集模块中采集后导入DEM编辑模块。先构造三角网,在立体环境下检查三角网的每条边是否都已切准地面,如果没有切准,需继续采集点和线。三角网的每条边均切准地面后,自动内插生成DEM。

(5) DEM编辑完成后,需对DEM成果质量进行评估。首先在立体环境下采集地面高程点,每平方公里约10-20个点,要求均匀分布。再利用这些点对DEM质量进行评估,中误差、最大误差必须满足精度要求。

4.9.4 DEM的接边与分幅

DEM分块编辑完成后,需对数据进行接边处理。接边采取“接西北、抄东南”的原则,要求分块数据之间无缝接边。接边误差必须满足精度要求。

接边完成后,将数据拼接成整块,采用软件对DEM进行裁切和分幅,分幅方式按50cm×50cm标准分幅外扩1cm进行裁切。

4.9.5 DOM制作

DOM制作采用VirtuoZo进行正射纠正,Geodging自动匀色,镶嵌成图、色彩精编,分幅与裁切。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空三成果 DEM 原始影像正射纠正 影像匀色 影像匀色标准模板制作 正射影像镶嵌 镶嵌线调整 DOM色彩精编 \\39279 996F 饯 ^ 36962 DOM分幅图成果 5.0影像纠

正及影像匀色

(1) 采用VirtuoZo软件,在导入空三成果(在制作DEM时已导入空三成果)的基础上,加入已编辑过的DEM数据,对原始影像进行正射纠正,自动生成单片正射影像图。

(2) 编辑过的DEM分幅数据需拼成整块,数据之间不能有缝隙,图边数据过渡要平滑、真实。 (3) DOM成图范围内有一部分区域不提交DEM成果,这部分范围的DEM制作流程和提交成果的DEM制作流程一致,精度标准降低,按《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1:500 1:1000 1:2000数字高程模型》(CH/T 9008.2-2010)中规定的三级精度执行。

(4) 对原始影像逐片正射纠正,纠正时格网间距要符合规定要求。自动生成影像TIF文件和影像定位TFW文件。

(5) 正射纠正时影像边缘切除100-200个像素。

(6) 影像匀色采用Geodging软件,影像背景颜色不参与计算,参照标准模板进行匀色。影像匀色标准模板的制作要区分不同区域、不同颜色比重制作不同的标准片。如植被覆盖度大的区域、城区等颜色有明显区别的地方需采用不同的标准片。

(7) 匀色后的单片正射影像应纹理清晰,色调均匀,反差适中,自然真彩色,光谱信息丰富。

5.1镶嵌与精编

(1) 单片正射影像匀色后,进行拼接和镶嵌,自动生成镶嵌线,对镶嵌线编辑和调整、色彩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