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 加与减(一)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2018年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 加与减(一)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还剩下多少(减法的认识)。(教材第27~29页)

1.学生通过身边熟悉的情境和操作活动,体会减法的意义。 2. 认识“-”,会读减法算式,会计算5以内的减法。

3. 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数学游戏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重点:通过情境教学,体会减法的含义,能正确口算5以内的减法。 难点: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课件,纸牌,花片。

师:同学们,你们看,老师手里拿着几张纸牌,我闭上眼睛,你随便拿走几张,我都能猜出来,你们信吗?谁想试一试?

找一两名学生抽纸牌。

师: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猜得这么准吗? 如果学生说不知道,教师鼓励。

师:其实很简单,上完这节课,你们就都和老师一样聪明了。 如果学生说知道,教师就说:“你说一说老师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可能会说:老师手里有几张纸牌自己知道,同学抽走后,老师一看手里剩下几张纸牌,就能算出来了。

师:说得很对。老师就是这样算出来的。下面大家一起来帮果园里的两个小朋友解决一下树上还剩几个苹果的问题,你就知道计算的方法了。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一起探讨的问题。(板书课题:还剩下多少)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对“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感兴趣的特点,用猜纸牌张数做游戏的形式开始新课的学习,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探索的愿望。

1. 认识减法。

(1)师: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美丽的果园里,树上原来有5个苹果,掉下来2个,这时候你最想知道的问题是什么?

生:树上还剩下多少个苹果呢?

师:对,老师也特别想知道还剩下多少。请你用花片摆一摆,告诉大家你是怎么想的。

教师巡视,关注学生的摆法。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知道树上还剩下多少个苹果的?你是怎么摆花片的?

学生可能会说:

?我从图中的树上数了数,1、2、3,还剩下3个苹果。 ?我是先摆出了5个花片,拿走2个,还剩下3个花片。 ?我是先把5个花片放在一起,然后拿走2个,还有3个。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你们知道吗?除了这种摆花片的方法,还有其他的方法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如用画图的方法。

一边讲解,一边板演。

师:先画5个圆表示原有的5个苹果,掉了2个,就把2个圆画上斜线表示去掉了2个。

从5个里面拿走2个,还有3个,可以列算式: . 5-2=3 ? 减号

师:认识“-”吗?它叫作减号,表示去掉的意思。这个算式读作:5减2等于3。

要求学生练读。

设计意图:在学生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引出减法,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理解减法的意义。

(2)出示课件。(教材第27页“还剩几块奶酪”情境图)

师:同学们,图中的小老鼠为什么这么高兴呢?它在干什么?你从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小老鼠发现了5块奶酪,它非常想吃,所以很高兴。小老鼠马上搬走了2块。

师:这时你最想知道什么问题呢? 生:还剩下几块奶酪?

师:是啊,老师也很想知道,还剩下几块奶酪呢?画图试试看,能写出减法算式吗?

关注学生画图计算的过程,适时指导。 2. 画一画,算一算。

(1)师:同学们打开教材,看第27页最下面的习题,先画一画,再算一算。 学生尝试独立解答。指两名学生到前面板演,然后订正。

(2)指导学生看懂教材第28页“试一试”的图意,然后说一说。同时,让学生自己写出减法算式,交流结果。

设计意图:借助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及动手操作活动,促使学生深入体会减法的含义就是去掉、拿走的意思。

(3)师:你觉得“4-1=3”这个减法算式可以表示什么呢?出示课件。(教材第28页“说一说”插图)

学生可能会说:

?原来有4个桃子,被小猴子吃掉1个,还剩下3个桃子。. ?原来停车场停着4辆汽车,后来开走了1辆,还剩下3辆汽车。 ?大树上原来有4只小鸟在休息,飞走了1只,还剩下3只小鸟。 ?画了4个三角形,用斜线画去了1个,还剩下3个三角形。

设计意图:这是对本节课技能目标实现程度的考查,让学生再次感受从一个较大的数中去掉一部分是用减法计算,更深入地理解减法的含义。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知道了解决“还剩下多少”这样的问题,就是从原来的大数中拿走一部分,要用减法算式计算。今后只要你细心观察,就会发现生活中减法的应用很广泛,它就在我们的身边,能帮助我们解决很多问题。

还剩下多少

5-2=3 ? 减号. 读作:5减2等于3

1. 观察交流情境图中的信息,一方面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身边的事物;另一方面使学生感受数学问题是从生活情境中提出来的。教师作为参与者,帮助学生从实物演示过渡到脱离实物,理解减法的意义,经历数学化的过程。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摸到数学,运用到数学,体会到生活化的数学及数学的生活化。

2. 根据学生爱玩、好奇、好胜的天性,把单调的减法口算练习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呈现出来,帮助学生熟练掌握5以内减法的计算,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价值,培养数学学习的信心。

3. 通过简单的利用情境图教学,让学生观察情境图,说一说图中蕴含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开阔了学生的思维,把学生从简单的计算题中引导到应用题上,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为今后学习应用题、解决实际问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A类

吃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