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六年级毕业总复习:专题讲解及训练(全套) -)【精】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小学数学六年级毕业总复习:专题讲解及训练(全套) -)【精】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可列表判断。 半径/cm 直径/cm 周长/cm 面积/cm2 1 2 6.28 3.14 2 4 12.56 12.56 3 6 18.84 28.26 4 8 25.12 50.24 5 10 31.4 78.5 6 12 37.68 113.04 …… …… …… …… 圆的周长和直径的相对应的数的比值都是3.14,所以圆的周长和直径成正比例。而圆的面积和半径的相对应的数的比值是变化的,所以圆的面积和半径不成正比例。 圆的周长和直径成正比例,圆的面积和半径却不成正比例。

例5、(反比例的意义)

下表是王师傅加工一批零件时,每小时加工零件个数随时间变化的情况。这两种量有什么关系?

每小时加工零件的个数/个 20 30 40 60 80 …… 加工的时间/时 12 8 6 4 3 ……

分析与解:(1)从上表可以看出,表中有每小时加工零件的个数和加工的时间两种量。(2)

从左往右看,每小时加工零件的个数扩大,加工的时间反而缩小;从右往左看,每小时加工零件的个数缩小,加工的时间反而扩大。所以它们是两种相关联的量。(3)每小时加工零件的个数和相对应的加工的时间的积都始终不变,如20 × 12 = 240,30 × 8 = 240,40 × 6 = 240……而这个积就是这批零件的总个数。

通过观察和计算,我们发现:每小时加工零件的个数和加工的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每小时加工零件的个数随着加工的时间变化而变化,但无论它们怎么变化,相对应的积是一定的,有这样的关系:每小时加工零件的个数 × 加工的时间 = 零件的总个数(一定)。

所以每小时加工零件的个数和加工的时间成反比例的量,它们之间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点评:判断两种量是不是成反比例,和正比例一样,分三步:一看它们是不是相关联的两种量;

二是看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是不是也随着变化;满足了前面两个条件,再看它们的乘积是否一定,进行判断。不要省去任何一步。如果用字母x和y分别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比值,正比例关系可以用这样的式子来表示:xy = K(一定)。

例6、(判断是否成反比例)

总产量一定,每公顷的产量和公顷数是不是成反比例?为什么?

分析与解:根据反比例的意义,看两个变量的乘积是否一定,如果两个变量的积一定,那么这

两个变量就成反比例,反之,则不成反比例。

每公顷的产量和公顷数是两种相关联的量,它们与总产量有下面的关系: 每公顷的产量 × 公顷数 = 总产量(一定) 所以每公顷的产量和公顷数成反比例。

例7、(辨析)和一定,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成反比例。 分析与解:判断两个变量是否成反比例,关键是看两个变量的乘积是否一定。很明显,和一定,

两个加数的积是变化的,所以它们不成反比例。

和一定,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不成反比例。因为它们的积不一定。

点评:有些相关联的量,虽然也是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但它们不是积一定,也

不是比值一定,它们就不成比例。像这样的还有:人的跳高高度和身高;减数一定,被减数和差等。

例8、(综合题1)

(1)长方形的面积一定,长和宽成反比例吗?为什么? (2)长方形的周长一定,长和宽成反比例吗?为什么?

分析与解:判断时可以用列表的方式列举数据,也可以根据计算的公式来推导。

(1)因为长方形的长 × 宽 = 长方形的面积(一定),所以长和宽成反比例。 (2)长方形的周长 = (长+宽)× 2 ,长方形的周长一定,长+宽的和一定,但不

是积一定,所以长和宽不成反比例。

例9、(综合题2)

分别说明大米的总千克数、每天吃的千克数和天数这三种量中,每两种量的比例关系。 (1)大米的总千克数一定,每天吃的千克数和天数; (2)每天吃的千克数一定,大米的总千克数和天数; (3)天数一定,大米的总千克数和每天吃的千克数。

分析与解:在大米的总千克数、每天吃的千克数和天数这三种量中,当某一种量一定时,另外

两种量可能成正比例关系,也可能成反比例关系。可以根据数量关系式来判断。

(1)因为每天吃的千克数 × 天数 = 大米的总千克数(一定),所以大米的总千克数一定时,

每天吃的千克数和天数成反比例。 (2)因为

大米的总千克数 = 每天吃的千克数(一定),所以每天吃的千克数一定时,大

天数大米的总千克数 = 天数(一定),所以天数一定时,大米的总千克数和每天吃

每天吃的千克数米的总千克数和天数成正比例。 (3)因为

的千克数成正比例。

小学数学总复习专题讲解及训练

模拟试题

1、仔细观察每张表格,思考表格中两种量之间有关系吗?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表格1

数量/本 总价/元 1 4 3 12 6 24 8 32 10 40 20 80 …… …… 表格2

单价/元 总价/元 1.5 6 2 8 3 12 4 16 5 20 6 24 …… …… 表格3 用60元钱购买笔记本,笔记本的单价和可以购买的数量如下表:

单价/元 1.5 2 3 4 5 6 …… 数量/本 40 30 20 15 12 10 …… 2、用一批纸装订练习本,每本25页,可以装订400本。如果要装订500本,每本有X页。

题中( )量一定,关系式:( )○( )=( )(一定),( )和( )成( )比例。

3、一间会客室地面用边长0.3米的正方形地砖铺,需要640块。如果改用边长0.4米的正方形地砖,需要Y块。

题中( )量一定,关系式:( )○( )=( )(一定),( )和( )成( )比例。

4、在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这三种量中

当底面周长一定时,( )与( )成( )比例; 当高一定时,( )与( )成( )比例; 当侧面积一定时,( )与( )成( )比例。 5、在被除数、除数、商这三种量中,

当( )一定时,( )与( )成正比例; 当( )一定时,( )与( )成反比例;

6、当 a × b = c( a、b、c 为三种量,且均不为0)。 ( )一定,( )与( )成( )比例; ( )一定,( )与( )成( )比例; ( )一定,( )与( )成( )比例; 7、判断。

(1)、工作总量一定,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成反比例。( ) (2)、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成正比例。( )

(3)、X和Y表示两种变化的相关联的量,同时5X-7Y=0,X和Y不成比例。( ) (4)、分数的大小一定,它的分子和分母成正比例。 ( ) (5)、在一定的距离内,车轮周长和它转动的圈数成反比例。 ( ) (6)、两种相关联的量,不成正比例,就成反比例。 ( ) (7)订阅《小学数学评价手册》的份数与所需钱数成正比例。 ( ) (8)在400米赛跑中,跑步的速度和所用时间成反比例。 ( ) (9)工作总量一定,已完成的量和未完成的量成反比例。 ( ) (10)正方体的棱长和体积成正比例。 ( ) (11)被除数一定,除数和商成反比例。 ( ) (12)圆的周长和它的直径成正比例。 ( ) 8、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是不是成比例,如果成比例,成什么比例。 (1)、装配一批电视机,每天装配台数和所需的天数( )。 (2)、正方形的边长和周长( )。

(3)、水池的容积一定,水管每小时注水量和所用时间( )。 (4)、房间面积一定,每块砖的面积和铺砖的块数( )。

(5)、在一定时间里,加工每个零件所用的时间和加工零件的个数( )。 (6)、在一定时间里,每小时加工零件的个数和加工零件的个数( )。

9、思考:明明三岁时体重12千克,十一岁时体重44千克。于是小张就说:“明明的体重和身高

成正比例。”你认为小张的说法对吗?为什么?

10、某造纸厂每小时造纸1.5吨,2小时、3小时┈┈各造纸多少吨? (1)把下表填写完整。 造纸时间/时 1 2 3 4 …… 造纸吨数/吨 1.5 …… (2)根据表中的数据,在下图中描出造纸时间和造纸吨数对应的点,再把它们连起来。

吨数/吨

6 5 4 3 2 1 0 1 2 3 4 5 6 7 时间/时

(3)造纸吨数与造纸时间成正比例吗?为什么? (4)根据图像判断, 5小时造纸多少吨?

参考答案:

1、仔细观察每张表格,思考表格中两种量之间有关系吗?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表格1 数量/本 总价/元 1 4 3 12 6 24 8 32 10 40 20 80 …… …… 41224 = 4, = 4, = 4 …… 136总价因为 = 单价(一定),所以单价一定时,总价和数量成正比例。

数量表格2 单价/元 总价/元 1.5 6 2 8 3 12 4 16 5 20 6 24 …… …… 6812 = 4, = 4, = 4 …… 1.523总价因为 = 数量(一定),所以数量一定时,总价和单价成正比例。

单价表格3 用60元钱购买笔记本,笔记本的单价和可以购买的数量如下表: 单价/元 1.5 2 3 4 5 6 …… 数量/本 40 30 20 15 12 10 …… 1.5 × 40 = 60 ,2 × 30 = 60 ,4 × 15 = 60 …… 因为单价 × 数量 = 总价(一定),所以总价一定时,单价和数量成反比例。

2、用一批纸装订练习本,每本25页,可以装订400本。如果要装订500本,每本有X页。

题中( 纸的总页数 )量一定,关系式:( 每本页数 ) × ( 装订本数 )=( 纸的总页数 )(一定),( 每本页数 )和( 装订本数 )成( 反 )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