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勘查学习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矿产勘查学习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矿产勘查学习题

5/9

第四章自测题一

一、填空:

1 从勘查角度研究矿体地质的主要目的是阐明矿体各种标志的()。 2 矿体变化性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和()。

3 控制矿体内部结构特征变化的次生因素主要有矿石的()和()作用。 4 从勘查角度研究矿体主要研究的矿体变化标志称为()和()。

5 根据已知勘查模型或成矿规律指导未知区或新区的勘查工作方法称为()。 6 在矿体中沿走向掘进的地下水平坑道称为()。 7 浅钻的钻进深度一般在()米以内。

8 将区域或矿区各种地质现象客观地反映到相应的平面图或剖面图上,称为() 9 勘探线法一般适用于()矿体的勘探。

10 钻孔的布置尽可能地沿矿体的()方向,即钻孔轴线()矿体表面。 11 把探槽壁按地形坡度作图,槽底作平面投影的探槽素描方法称为()。 12 某一孔段内所取得的岩心长度与该段进尺长度的百分比为() 13 影响矿产质量的因素主要是()、()、()

14 从钻探所得的岩矿心或岩矿粉中采集样品的方法称为()。 15 按地质可靠程度,矿产资源量可分为()和()。

16 地质可靠程度可以分为()、()、()、()四种。分别对应勘探、详查、普查和预查四个勘查阶段。

17 圈定矿体时对单个样品有用组分含量的最底要求,区分矿体和围岩界限的品位是()。 18 可采边界线是按()和()或最底工业米百分值所确定的边界。 19 普通取样就是指()。

20 化学分析有可以分为()、()、()、()。 21 勘探工程总体布置方式有()、()、()三种

22 确定合理勘探工程间距的方法有()、()、()和()。

二、判断:

1 矿体变化标志的研究即是对矿体外部形态特征的研究。() 2 矿体变化性与勘查精度之间具有密切的相关关系。() 3 矿石组分的品位是大部分内生矿床矿体的最主要标志。() 4 自然界中任何矿体的形状、厚度和品位都是不均匀的。() 5 矿体地质研究等同于矿床地质研究。()

6 确定矿床勘探类型时应综合考虑矿床所有矿体各种标志的变化性()

7 对已经确定料勘探类型的矿床在勘探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相应工程布置标准,不能更改() 8 在确定矿床勘探类型的时候一定要以引起增大勘查难度最大的变量作为主要依据() 9 研究矿体三维空间变化时,应查明最大变化方向。() 10 矿床勘查类型中Ⅰ类勘查类型为最复杂勘查类型()

11 在矿产预查阶段选择钻探方法可以使找矿效果等直接、省时、快速() 12 矿产勘查活动是力求一次性最大限度地揭示矿床的整体形态规模特征()

13 勘探工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布置,不一定非用规则的勘探工程布置方式。() 14 加密法一般适用于勘探后期准备探求高级储量阶段。() 15 前景工程的素描一般不作井底素描。()

16 为了尽可能地利用前期工程和进行检验,钻孔施工完毕后一般都保留,以备后查() 17 沿脉素描通常只用画一壁一顶素描即可。()

18 钻孔中每个测点的控制长度是指该测点到下一个测点的距离。() 19 矿产质量的概念具有相对性,而且决定于技术进步。()

20 矿石物质组分研究不仅要研究其有用组分,而且还要研究其有害组分。()

21 除主要组分外,伴生组分对矿石质量和矿床工业评价的结果也具有决定意义。() 22 矿产取样虽然是矿产质量研究的主要方法,但也可以不通过取样进行矿产质量的研究()

矿产勘查学习题

6/9

23 取样代表性是指通过取样所查明的有关地质和矿产情况与取样对象实际特征之间的差异

程度。()

24 市场经济下,我们应该利用各种方式降低取样费用,这是决定取样设计的决定因素。() 25 边界品位即是指工业品位。()

26克立格法储量估算引入了比较严谨的数学方法—变异函数来处理地质参数的空间结构()

三、单选:

1 矿体厚度变化是一种()

a 规则的或坐标性变化 b 偶然的或不规则变化 c 规则的或偶然变化 d 偶然的或坐标性变化

2 目前我国岩金矿床勘探类型一般化分为几个类型()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3 垂直矿体走向并穿过矿体的地下水平坑道是() a 沿脉 b 穿脉 c 石门 d 平硐

4 影响地球物理测量在矿产勘查中应用的主要原因是()

a 深穿透性 b 野外难操作性 c 不经济性 d 结果的多解性 5 下列因素中制约选矿方法的最主要因素是()

a 矿石化学成分 b 矿石矿物成分及结构特征 c 矿石物理技术特性 d 矿石品位 6 用来圈定矿体需要进行的矿产取样种类为()

a 化学取样 b 矿物取样 c 物理取样 d 工艺取样 7 用来确定矿石自然类型需要进行的矿产取样种类为() a 化学取样 b 矿物取样 c 物理取样 d 工艺取样

8 下列可以用来为制定矿石加工方法提供基础数据的矿产取样为() a 化学取样 b 矿物取样 c 物理取样 d 工艺取样 9 在穿脉中进行刻槽取样时取样位置一般选择在()

a 坑壁上 b 坑底上 c 坑顶上 d坑壁与坑底的交线上

10 剥层法取样是在()于矿层面的断面上,按规格刻凿下一层矿石为样品的采样方法。 a 垂直 b 平行 c 45度角斜交 d 60度角斜交 11 下列取样方法中,可以用于技术加工取样的为() a 刻槽法 b 剥层法 c 全巷法 d 拣块法

12 对于一向延长的矿体能够反映矿体地质特征的最佳图件是() a 水平断面图 b 垂直剖面图 c 联合剖面图 d 钻孔投影图 13 对于两向延长的矿体,勘探剖面布置的方向准则是()

a 平行矿体走向 b 垂直矿体走向 c 平行矿体倾向 d 垂直矿体倾向 14 采用勘探线法进行勘查时,最先的几条勘探线一般布置在矿化体的() a 矿体边部 b 矿体两边1/3位置处 c 矿体两边1/4位置处 d 矿体中部 15 对于一个层状的风化型铝土矿床,采用的勘查工程布置方法最合适的为() a 勘探线法 b 勘探网法 c 水平勘探法 d 勘探剖面法

16 对于一个在走向和倾向上都有延伸的脉状金矿体,最合适的勘查工程布置方法为() a 勘探线法 b 勘探网法 c 水平勘探法 d 勘探剖面法 17 对于柱状矿体,最合适的勘查工程布置方法为()

a 勘探线法 b 勘探网法 c 水平勘探法 d 勘探剖面法 18 勘探过程中,钻孔与矿体表面的夹角一般不得小于() a 15-20 b 20-25 c 25-30 d 30-35 19 穿脉编录时对素描图内容一般是()

a 一壁素描 b 一壁一顶素描 c 两壁一底素描 d 两壁一顶素描

20 对矿区一定范围内依照详查精度基本查明了的矿产资源数量是()矿产资源量 a 探明的 b 控制的 c 推断的 d 预测的

21 在矿区范围经过详细勘探所得出的矿产资源数量是() a 矿产资源量探明的 b 控制的 c 推断的 d 预测的 22 下列取样方法中,可靠性最大的为()

矿产勘查学习题

7/9

a 刻槽法 b 剥层法 c 全巷法 d 拣块法

23应用最为广泛,布置工程位置最为灵活的勘查工程布置方法是() a 勘探线法 b 勘探网法 c 水平勘探法 d 勘探剖面法

四、多选:

1 矿体变化程度一般是指矿体标志值的()

a 变化方向 b 变化幅度 c 变化速度 d 变化性质 2 下列矿体标志属于矿体内部结构标志的有()

a 矿石品位 b 矿石类型 c 夹石特征 d 矿体规模 3 下列矿体标志属于矿体外部形态标志的有()

a 矿体厚度 b 矿体形态 c 矿体产状 d 矿体规模 4 下列因素可以做为确定矿体勘探类型的有()

a 主矿体规模 b 矿体形态变化程度和厚度稳定程度 c 构造和脉岩对矿体的影响程度 d主要有用组分分布均匀程度

5研究矿体品位变化时,应注意查明的基本定量指标有()

a 品位变化系数 b 含矿系数 c 品位变化平均梯度 d 品位大小 6 下列探矿工程类型属于坑探的有() a 探槽 b 斜井 c 浅钻 d 穿脉

7 下列单位可以作为矿产品位单位的有()

a 质量百分数(wb/%) b 克每吨(g/t) c 克每立方米(g/m3) d 克每升(g/l) 8 下列矿产中,工业上主要利用其化学组分的是() a 金矿 b 云母矿 c 磷灰石矿 d 铂钯矿 9 下列指标中能够影响取样代表性的因素有()

a 采样规格 b 矿体有用组分均匀程度 c 采样方法 d 样品分布 10 影响刻槽取样样品长度的因素主要有()

a 矿体厚度 b 矿石类型 c 矿化均匀程度 d 刻槽深度 11 在沿脉中进行刻槽取样时取样位置一般选择在()

a 坑壁上 b 掌子面上 c 坑顶上 d 坑壁与坑底的交线上 12 剥层法取样主要适用于()

a 小厚度脉状况体 b 不均匀组分矿体 c 贵金属矿体 d 粗大颗粒伟晶岩矿体 13 下列取样方法中,可以用于化学取样的有() a 刻槽法 b 剥层法 c 方格法 d 拣块法 14 下列工程布置方式属于勘探网法的有()

a 菱形网布置方式 b 长方形网布置方式 c 三角网布置方式 d 正方形网布置方式 15 探槽编录时对素描图内容可以是()

a 一壁素描 b 一壁一底素描 c 两壁一底素描 d 一底素描 16 矿产勘查中常用的工程布置方法主要有() a 勘探线法 b 勘探网法 c 水平勘探法; 17 矿产勘查工作中钻探工程主要包括() a 浅钻 b 取样钻 c 岩心钻 d 工程钻 18 钻孔按其角度和方位可以以下几种类型() a 直孔 b 斜孔 c 取样孔 d 定向孔 19 下列探矿工程类型属于坑探的有() a 探槽 b 斜井 c 浅钻 d 穿脉

20 我国新的矿产资源储量分类依据主要有()

a 地质可靠程度 b 可行性评价 c 储量用途 d 经济意义

21 我国新的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表框架图上的3个轴分别为() a 地质轴 b可行性轴 c 经济轴 d 储量轴

22 下列产资源/储量分类编码中属于基础储量的为() a 111b b 121 c 2M11 d 121b

23 下列指标属于矿床开采技术指标的有()

矿产勘查学习题

8/9

a 最小可采厚度 b 最底工业品位 c 最底工业米百分值 d 夹石剔除厚度

附录(参考答案)

第一、二章

一、填空

1.矿产勘查 2.普查报告 3.详查报告

4.勘探报告 5.有限性,局限性,变化性 6.基本特征,成矿地质条件 7.概查,详查 8.地质特征,矿床特征 9.致矿地质异常 10.工业矿体 11.经验法,数学模型法

二、判断

1-5.××√×× 6-10.√√√×× 11-14.√√××

三、单选 a b c c b

四、多选

1.bd 2.abcd 3.acd 4.abcd 5.abcde 6.abcd 7.abc

第三章

一、填空

1.自然重砂矿物 2.标志性矿物 3. 成矿元素,伴生元素 4.最小风险最大含矿率准则,优化评价准则,综合预测评价准则,尺度对等准则,定量预测准则 5.成矿物质的多来源、成矿作用的多阶段、矿床的多类型共生

6.确定预测要求, 全面收集地质资料, 研究成矿规律和建立成矿模型,制预测图,点工程验证,写报告 7.矿体露头,铁帽,矿砾,有用矿物重砂 8.原生露头,氧化露头

9.趋势外推法,归纳法,类比法,综合法

10.地质-地球物理法,地质-地球化学法,立体找矿,定量找矿,智能找矿 11.大地构造对成矿的控制,断裂构造对成矿的控制,褶皱构造对成矿的控制

12.岩浆岩的成矿专属性,岩浆岩对成矿的空间控制,岩浆岩对成矿的时间控制,岩浆活动的物化条件,岩浆岩与矿产的成因联系,岩浆岩被剥蚀程度 13.稀有和稀土元素矿床

14.岩浆岩型Cr-Pt矿床,Cu-Ni硫化物矿床,V-Ti磁铁矿床 15.地层时代,地层岩性

16.多旋回性,继承性,长期性,方向性

17.单矿种同类型矿床,单矿种不同类型,多矿种同种类型,多矿种不同类型 18.地质填图法,砾石找矿法,重砂找矿法 19.河流碎屑法,冰川漂砾法

20.必须实行两个转化才能完成找矿任务,物探异常,每种物探方法都有严格的应用条件和使用范围 21.物性差异,被调查的地质体要具有一定的规模和合适的深度,能区分异常 22.地质矿产因素,经济地理因素

二、判断

1-5.√√√×× 6-10.√√√√√ 11-15.√×√×× 16-20.√×√×× 21-22.×√

三、单选

1-5.bcddc 6-10.abbca 11-15.bbbab 16-20.bccac

四、多选

1.ad 2.abd 3.abc 4.abc 5.abcd 6.c 7.d 8.abc 9.bcd 10.abcd 11.acd 12.abd 13.abcd 14.ab 15.abc 16.abcd 17.abcde 18.abcd 19.abc 20.abcd 21.abc

矿产勘查学习题

9/9

第四章 自测题一

一、填空

1. 变化规律 2. 变化性质、变化程度,变化因素 3. 氧化淋滤,次生富集 4. 矿体外部形态标志,矿体内部结构标志 5. 勘查模型类比法 6. 沿脉 7.100 8. 地质测量 9. 两个方向延长 10. 厚度, 垂直 11. 坡度展开法 12. 岩心采取率

13. 矿石的化学成分及其含量特征,矿石矿物成分和结构构造特征,矿石物理技术工艺特性

14. 岩心钻探取样 15. 查明资源,潜在矿产资源 16. 探明的,控制的,推断的,预测的 17. 边界品位 18. 最小可采厚度,最底工业品位 19. 化学取样

20. 全分析,普通分析,组合分析,物相分析 21. 勘探线,勘探网,水平勘探 22. 类比法,数理统计法,加密法,稀空法

二、判断

1-5. ×√√√× 6-10. ××√√× 11-15.××√√√ 16-20.×××√√ 21-25.××√×× 26. √

三、单选

1-5.abbdb 6-10.abdaa 11-15.cabdb 16-20.acbdb 21-23.aca

四、多选

1.bc 2.abc 3.abcd 4.abcd 5.abc 6.abd 7.abc 8.acd 9.abcd 10.abc 11.abc 12.abcd 13.abcd 14.abcd 15.bc 16.abc 17.ac 18.abd 19.abd 20.abd 21.abc 22.acd 23.a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