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子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1)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浅谈电子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1)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沈阳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第四章 汽车电子技术发展的趋势

随着更加先进的灵巧型传感器、快速响应的执行器、高性能ECU、先进的控制策略、计算机网络技术、雷达技术、第三代移动通讯技术在汽车上的广泛应用,现代汽车正朝着更加智能化、自动化和信息化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方向发展,以达到“人—汽车—环境”的完美协调。

4.1 传感器

随着汽车电子化发展,自动化越高,对传感器的依赖程度也就越大。汽车用传感器的种类多样化和使用数量的增加,使得传感器朝着多功能化、集成化、智能化和微型化方向发展。这些将使未来的智能化集成传感器不仅能提供用于模拟和处理的信号,而且还能对信号作放大等处理;同时它还能自动进行时漂、温漂和非线性的自校正,具有较强的抵抗外部电磁干扰的能力,保证传感器信号的质量不受影响,即使在特别严酷的使用条件下仍能保持较高的精度;另外,它还具有结构紧凑、安装方便的优点,从而免受机械特性的影响。

4.2 微处理器(ECU)

自从1976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成功的将ECU应用到汽车发动机的控制系统中后,汽车电子控制系统进入到了新的高速发展阶段,随后ECU被应用到动力传动、车身、安全等控制系统中。由于汽车用ECU对可靠性、信息处理能力、实时控制能力及成本上的特殊要求,基于通用芯片开发出的ECU已经很难满足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要求,因此,开发出具有多路同步实时控制、自带A/D与D/A、自我诊断、高输人/输出等功能的汽车专用ECU系统具有很高的现实意义。随着汽车电子控制日趋集中化,ECU需要处理的信息量不断增加,因此,16位和32位ECU将成为

15

浅谈电子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

未来汽车用ECU的首选。预计在今后几年需求量将增加50%以上、逐步成为车用ECU的主流。

图4.1样式

4.3 执行器

目前,汽车上所使用的执行器主要有电磁式、电动式和气动/液动式。电磁和电动式的执行器是以电为动力的操作机构,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响应速度快、耗能小的特点,但、是,与气动/液动式执行器相比,输出驱动能力则不足;无法满足未来汽车控制领域大驱动输出的需要。但是,随着新材料、新工艺、新机构设计的采用,电磁和电动式执行器将逐渐取代气动/液动执行器,尤其是在未来汽车普遍更换42V新型电源系统之后,输出驱动能力将大幅度提升,完全可以取代传统的气动/液动系统。

16

沈阳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4.4 控制策略

目前在汽车电子控制系统中广泛采用的是PID控制理论,是一种使用于单输入/输出、线性定常系统的经典控制理论。但由于汽车中需要控制的对象往往具有很强的时变和非线性,控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参数也越来越多,采用以状态空间为基础、适用于多输入/输出、非线性时变系统的现代控制理论已成必然,如最优控制、自适应控制、模糊控制等。

4.5 总线技术

利用总线技术将汽车中各种电控单元、智能传感器、智能仪表等联接起来,从而构成汽车内部局域网,实现各系统间的信息资源共享。其优点主要有:(1)大大减少线束数量、连接点及体积,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2)采用通用传感器,达到数据信息共享的目的;(3)改善系统的灵活性,即通过系统的软件可实现系统功能的变化。根据侧重功能的不同,SAE将总线划分为A、B、C三大类:A类是面向传感器和执行器的一种低速网络,主要用于后视镜调整、灯光照明控制、电动车窗等控制等。目前,A类的主流是LIN;B类是应用于独立模块间的数据共享中速网络,主要用于汽车舒适性、故障诊断、仪表显示及四门中央控制等,其目前主流是低速CAN(又称车身CAN);C类是面向高速、实时闭环控制的多路传输网络,主要用于发动机、ABS和自动变速器、安全气囊等的控制,目前C类主流是高速CAN(又称动力CAN),但是随着下一代高速、具有容错能力的时间触发方式的“X-by-Wire”线控技术的发展,将逐渐代替高速CAN在C类网中的位置,力求在未来5~10年之内使传统的汽车机械系统变成通过高速容错通讯总线与高性能CPU相连的百分之百的电控系统,完全不需要后备机械系统的支持,其

17

浅谈电子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

主要代表有TTP/C和FlexRayo而在多媒体与通讯系统中,MOST、IDB-1394和“蓝牙”技术成为了今后的发展主流。另外,光纤凭借其高传输速率和抗干扰能力,越来越广泛的用作高速信号传输介质。

4.6 智能汽车及智能交通系统(ITS)的研究及应用

汽车智能化相关的技术问题已受到汽车制造商们的高度重视。其主要技术中“自动驾驶仪”的构想必将依赖于电子技术实现。智能交通系统(ITS)的开发将与电子、卫星定位等多个交叉学科相结合,它能根据驾驶员提供的目标资料,向驾驶员提供距离最短而且能绕开车辆密度相对集中处的最佳行驶路线。它装有电子地图,可以显示出前方道路、并采用卫星导航。自动筛选出最佳行车路线。未来的某天,路上行驶的都会是由计算机控制的智能汽车。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