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应急处置预案(全套)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医院应急处置预案(全套)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四)在工作中,未认真执行查对制度,出现用药剂量的错误。 三、预防措施

(一)加强护理人员的用药安全教育,树立牢固的质量意识。 (二)培训护理人员药疗知识,严格执行药疗原则。 (三)正确转抄医嘱和严格执行医嘱查对制度。

(四)严格执行:“三查、八对、一注意”制度,即用药前、用药时、用药后查,认真核对病人姓名、床号、药名、剂量、用法、时间、浓度和药品有效期,注意用药后反应。

(五)治疗护士摆好服药,需经临床护士核对后方可发放。

(六)输液治疗的必须在液体瓶上写清楚病人的姓名,输注的药物和剂量。 四、用药错误处理程序

发生用药错误

立即停止用药 报告科主任、护士长

通知医生并对患者病情进行初步判断及进行紧急抢救措施

进一步检查、治疗及病情观察 封存剩余药物

认真记录发生用药错误的时间、剂量和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

药物不良反应应急预案及程序

一、目的

加强医护人员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卫生部《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

二、建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制度 (一)新药:报告所有的不良反应

(二)老药:报告严重的、罕见的、新出现的不良反应。

(三)进口药品:批准进口5年以内的,报告所有不良反应,5年以后的报告严重的、罕见的、新出现的不良反应。

(四)认真执行医院下发的《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制度》。

(五)报告时限:轻度反应72小时内报告,中度反应4小时报告,重度

反应立即报告。

(六)各临床科室在药物不良反应小组工作人员的指导下,认真填写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表及开展工作。

三、药物不良反应处理程序

临床护士发现药物不良反应,立即报告医生。

临床医师发现药物不良反应,立即停药。

根据不良反应的症状对症治疗

如果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应请上级医师或上级医院会诊

临床医生认真填写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监测小组,负责人立即收集信息,做好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工作。

第三章 护理紧急风险预案

护理人员紧急调配预案及程序

一、各科室抢救危重病人时,护士长应作好各级人员职称安排,若遇大型抢救危重病人由护理部统一调配,组织护理抢救小组积极配合医生抢救,落实各项护理措施,做到人力、财力、物力合理支援,充分发挥抢救小组成员作用,保证医疗护理安全。

二、护理人员请病、事假超过2人或护理单元加床病员超过10人以上,护士长统一调配,在科内进行调整,保证人力合理使用,落实应急护理措施,做到人力、财力、物力合理支援,充分发挥护理人员的应急能力,以保证科室医疗、护理安全。

三、当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在院部统一指挥下,首先派在班护士参加抢救,然后根据实际需要护士长通知院内其他护理人员立即到达现场,护士长在现场确定各项人力资源配置,制定应急护理工作流程,落实各项护理应急措施,做到人力、财力、物力合理资源,充分发挥,以保证应急状态下病员和医护人员的安全。

四、护理人员紧急调配程序

紧急状态下

抢救危重病人 科室护理人员 重大突发事件

出现人员紧张

护士长统一调配

组织护理抢救小组调配人员 院内进行调整,保证人力合理使用

落实各项抢救护理措施 落实应急护理措施

做到人力、财力、物力合理资源,充分发挥

护理不良事件(事故)应急预案及程序

一、建立护理风险防范措施,完善紧急意外情况管理制度,如防各种导管脱落、跌伤、压疮等。

二、科室建立护理缺陷及不良事件管理登记本,由当事人或发现者及时登记缺陷发生原因、经过、后果。科室护士长经常检查,每月组织讨论和总结,以提高认识,吸取教训,改进工作。

三、严格执行护理差错事故及不良事件报告制度,事件发生后,当事人应立即报告科室护士长或主任,科室主任或护士长立即上报医务科、护理部及院部。将差错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整改措施上交护理部,并确定事故性质,提出处理意见,不得隐瞒或瞒报。

四、发生差错、事故后要积极采取措施,以减少和消除不良后果,并指定熟悉全面情况的专人负责做好病人及家属的思想工作。

五、发生严重差错事故的有关各种记录、检验报告及造成事故的药品、血

液、器械等均应妥善保存,不得擅自涂改或销毁,并保留病人的标本,以备鉴定。

六、护理部每季度组织护士长召开一次护理缺陷讨论,分析缺陷或差错事故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七、处理程序

发生护理不良事件或事故

积极安抚病人,采取有效措施尽量减少对病人伤害 必要时上报 及时报告 护士长、科主任 护理部、医务科 特殊重大事件 报告院长

医护人员发生针刺伤时的应急预案

一、医护人员在进行医疗操作时应特别注意防止被污染的锐器划伤刺破。如不慎被乙肝、丙肝、HIV污染的尖锐物体划伤刺破时,应立即挤出伤口血液,然后用肥皂水和清水冲洗,再用0.5%碘伏消毒,必要时去外科进行伤口处理,并进行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检查和随访。

二、被乙肝、丙肝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后,应在24h内去检验科抽血查乙肝、丙肝抗体,必要时同时抽患者血对比。同时注射乙肝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