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民医院东院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市人民医院东院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气煤为主,年产量1500万吨。其他矿产资源也十分丰富,有铁、高岭土、石灰石等矿产资源20余种。古迹风景有雕塑大师刘开渠的故里、东湖公园等。

2、交通运输条件

X市交通极为方便,铁路运输方面,符夹线、青阜线东连京沪,北衔陇海,西接京九。公路运输方面,105国道、202省道穿市而过,合徐高速公路和连霍高速公路距市区分别为10公里、15公里。水运方面,内河航运经淮河直贯长江。空运方面,距徐州观音国际机场仅50余公里。水陆空对外交通极为方便。项目所在地位于X东部新城的淮海东路与新湖路交口。目前,杜集区淮海东路西段、新湖路拆迁已基本完成。新湖路总长3.7公里,为一条南北路,南接人民东路,北到北外环。向西通过淮海东路与老城区相连,交通十分便捷。

3、供水供电条件:

目前,X市东部新城主要建设项目:占地588公顷的东湖景区、8.2公里的栗苑东路、3.7公里的新湖路、2.26公里岱河南路段治理、麒麟大道五跨闸河桥、七跨龙河桥、单跨黄庄沟桥、西山北路萧濉新河桥,武警X支队教导队、X市公安指挥中心、党校新校区的新建及行政中心主楼建没和刚属配套设施与本项目同步进行,有利于集中提供供水供电设施。

本项目地处杜集区政府附近,与繁华的人民路相连,市政公用设备齐全,道路畅通。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配套已具备。原有建筑设施为本项目的建设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

(1)给水

拟建场址附近的供水管网已建成,本项目给水可利用附近供水管网解决。 (2)排水

拟建场址附近排水管网已经建成,本项目的污水经初步处理后,可利用附近排水管

17

网解决。 (3)道路

拟建场址附近道路良好,能满足施工需要。 (4)供电

拟建场址附近的11OKV变电所可为本工程提供电源,能够提供电力保障。 4、其它施工条件

X市能源和建材等资源丰富,年产水泥130多万吨;砂石、石灰等建筑材料产量也相当可观,能满足供应。其它建筑材料在当地市场上容易购得。

四、项目建设方案

(一)建筑设计指导思想和原则

l、建筑设计指导思想

(1)“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基本设计理念

医院设计以“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为基本设计理念,重点处理各功能的平而布局、交流方式、交通流线组织、环境塑造等几个方面。合理的功能分区,良好的流线组织,优美的空间环境是医院设计的关键。 (2)合理组织内部流线

妥善组织人员流线、物品流线及信息流,妥善解决城市空间有限与多功能的复杂矛盾,组建一个庞大、高效的系统,加强建筑自身的逻辑性。各种流线不仅要在三维空间和谐相处,而且要考虑其在时间坐标上的变化趋势。人员流线的组成有:医生、患者、陪同者、探视者、护十等,并区分不同功能模块的相互关系。物品流线的组成有:无菌

18

物品、清洁物品、废弃物品等。信息流的组成有:病人就诊信息、管理信息、楼宇自动化管理等。 (3)人性化设计

室内外环境人性化,加强无障碍设施的设置,运用易消毒、耐腐蚀的材料,适当提高内装修档次,增加软装饰的应用,合理应用标识系统。医护工作的人性化,将传统窗口的高台、小窗、大隔离栅栏改为低柜台、开敞式,向银行和宾馆的全方位服务学习等。同时,注意病人私密性的保护措施,设箕“一医一患”诊室,检查床均一设有分隔遮帘,这样既可以减少病人就诊时的压抑感,易使诊医过程这种关系到个人隐私权的活动得到充分保障。

(4)运用最新护理模式,以科学的设计手法,精心设计护理单元,最大限度地缩短护理路线,使医护人员尽可能地接近病人,增加医务人员和病人的互视性,提高病人的信任感和安全感。

(5)合理掌握医疗标准,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在适当超前的原则的情况下量力而行,不盲目追求高标准,并按“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为医院今后发展留有余地。

2、建筑设计原则

(1)坚持科学、环保、节约用地的原则;

(2)在满足基本功能需要的同时,考虑未来的发展;

(3)合理确定功能分区,医院各部门的建筑布局要合理:应科学地组织人流和物流,避免或减少交叉感染;室内采光、色彩设计符合卫生学要求;

(4)应充分利用地形、地貌,在不影响使用功能和满足安全卫生要求的前提下,提高建筑组合的集中程度;在符合安全和技术经济合理的条件下,应采用管线共架、共杆、共沟的布置,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5)科学合理,技术设施先进原则

19

把握时代的发展,吸收先进技术,从总体布局到各功能科室局部、设计部立足于充分吸收现代医院建筑设计的新理念,既满足现阶段使用,又适当考虑其前瞻性,如建筑中共享空间的建构,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6)根据当地的气象条件,使建筑物的朝向、间距、自然通风和院区绿化达到最佳程度,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医疗环境。

(二)项目总体规划方案

l、总平面布置

规划方案建议从功能和环境两个主要方面入手,通过明确、清晰的功能流线,将建筑和环境空间组织起来,满足建筑各部分之间的合理分工协作,创造一个便捷、高效的医疗环境,实现完善高效医疗服务功能。通过分析场地特征,结合各功能区既相对独立、又紧密联系的功能要求,在场地中央设置中心绿化,临近沱河路和花山西路方向各设一座医院大门,门诊医技楼布置临近大门位置;办公楼与门诊医技楼临近,便于看病办理手续,住院楼安置中央绿化带北侧。传染病区处在离医院大门最距离的西南位置相对独立区域,且处于常年下风区。由北向南布置健康体检中心楼、老年康复保健中心楼、配电中心、食堂、仓库等后勤配套保障用房。

2、院区交通组织设计

通过对场地和医疗流程的分析,合理组织人流、车流、物流,实现人车分行的交通概念,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体现便捷和高效的医院交通。在交通组织上尽量体现人车分流、洁污分流、医患分流的要求。具体布置如下:

(1)人流组织

城市人流主要来自西北面市区,所以将大门设置沱河路和花山西路方向的一侧,门诊入口、住院入口和急诊入口均向主入口方向,以迎合主人流,主要建筑物均与主城市路平行,形成良好的城市立面。门诊、医技和住院楼通过一条通廊联系三者,有效串联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