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层住宅核心筒平面布置的研究-2011-04-15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超高层住宅核心筒平面布置的研究-2011-04-15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方案九 共使用了七部电梯,两部单独的疏散楼梯,消防电梯不兼做客梯使用,电梯厅独立使用,六部客梯对面布置。二个前室分开独立设计。公共走道与电梯厅结合,套型设计受到住户开门的位置限制。筒体设计手法类似公建,前室面积仍然按住宅标准设计。该方案相比方案八筒体面积相似,可见电梯数量增加后消防电梯独立的做法并不会增加核心筒面积。

板式布置

标准层设多套住宅,设置四部以上电梯,板式布置通常是类似酒店的组合套型设计,采用中间设双边走廊的布置。户型设计对称,核心筒分散。

9 / 11

方案十 采用双核心筒的做法共使用了六部电梯,两部单独的疏散楼梯,消防电梯兼做客梯使用,两个电梯厅独立使用。二个前室分开独立设计。公共走道通长。套型设计类似酒店标间设计。需要注意的是走道过长时需要加设排烟设施。

总结:

超高层住宅的核心筒设计主要承担的使命是解决超高层住宅的交通问题,特别是针对在灾害时的逃生通道。

在很多重大火灾事故后,利用电梯进行辅助疏散已作为一项研究内容提了出来。实际上,相关规范之所以禁止利用电梯疏散无外乎两个原因,一是电梯本身的安全性,这包括火灾时电梯电气线路、部件的防火安全以及电梯机械部件是否受热失效等等;二是电梯运行环境的安全。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由于轿厢的“活塞效应”和井道的“烟囱效应”,极易将楼宇中的烟气吸入电梯井道,危及电梯内乘客的安全。因此,如果解决了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再加上合理的逻辑控制方式,超高层建筑利用电梯进行疏散不是不可能的。

首先,根据建筑火灾发展的规律及其特点,建议只有火灾发生的初期阶段才能利用电梯疏散,这是因为这个阶段的火灾燃烧面积不大,对电梯运行影响相对较小,可以保证电梯疏散的可靠性。基于这一点,如何控制电梯运行是关键。

第二是电梯本身的安全性,“高规”第6.3.3条对消防电梯进行了规定:消防电梯间前室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或具有停滞功能的防火卷帘;消防电梯井、机房与相邻其他电梯井、机房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 h的隔墙隔开,当在隔墙上开门时,应设甲级防火门;消防电梯轿厢的内装修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动力与控制电缆、电线应采取防水措施;消防电梯问前室门口宜设挡水设施。如果普通客梯以消防电梯的标准来要求,其防火安全性能就可大大提高。

第三是电梯的运行环境,可以通过机械加压送风的方式防止火灾烟气蔓延到电梯前室或

10 / 11

电梯竖井,从而保证电梯的安全运行。另外,在已建成的超高层建筑中一般都会根据楼层数的多少对竖向电梯布局进行分区,有分高低区的,还有分高中低区的。这样的分区可以提高电梯的运载能力与运行速度,减少人员在轿厢内的停留时间,对于紧急情况下的人员快速疏散也非常有利。

超高层建筑由于在火灾时扑救难度较高,疏散距离较普通高层(高度)长。大量的疏散人群和烟气垂直蔓延的迅速使得人员疏散问题格外突出,特别是对于残障人员的疏散。故而在设计中有许多比普通高层严格的地方,双向疏散的两部楼梯间必须分开设置,楼梯间和前室均需强制加压送风,户门设置为甲级防火门,公共部位均设火灾自动报警设施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措施。

住宅建筑相对于公共建筑有着其特殊性,由于居住着作为长期生活在该建筑物内的主要人员,对该建筑有一定的熟悉程度;以家庭为单位的居住单元使用该建筑时瞬时人员密集程度远远小于公共建筑,故而在规范要求中也有着其放宽的一面,在超高层住宅中可以不设避难层,消防电梯可以兼做平常使用的客梯等。

百年大计,安全第一,超高层住宅建筑由于自身特点,消防保障是重中之重,全方位、现代化的智能消防保障是建筑本身必不可少的要素。

CCDI—城市综合设计中心

何丹 2011-4-15

11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