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习题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统计学习题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A. 品质分布数列 B. 单项式分布数列 C. 组距式分布数列 D. 以上都不对

5. 连续变量数列中,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是1000,相邻组的组中值为975,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D )

A. 1050 B. 987.5 C. 1000 D. 1025

6.表的主词栏按两个及两个以上标志进行分组的统计表是( A ) A. 复合分组表 B. 复合设计表 C. 简单表 D. 简单分组表

7. 下列各变量中,只能编制组距式变量数列的是( ) A. 职工人数 B. 产品的重量 C. 职工工资 D. 人口年龄

二、多项选择题

1. 下面哪些是离散型变量( ) A.进口的粮食数量 B.洗衣机台数

C.每千人口医院床位数 D.人均粮食量 E.城乡集市个数

2.分配数列中,各组标志值与频数的关系是( )

A.各组标志值作用大小从频数大小中反映出来

B.频数愈大的组,标志值对于总体标志水平所起的影响也愈大 C.频数愈大,则组标志值也愈大

D.标志值很小的组,相应的频数也就小

E.组标志值相应的频数很小,对于总体标志水平所起的作用就小 3.下列哪些是变量分配数列( ) A.大学生按所学专业分配 B.大学生按年龄的分配

C.商店按商品销售额大小的分配

D.工人按生产每一零件时间消耗的分配 E.1991年某工厂每个月工人劳动生产率

4.在次数分配数列中( ) A.各组的频数之和等于100 B.各组频率大于

C.频数越小,则该组的标志值所所起的作用越小 D.总次数一定,频数和频率成反比

E.频率表明各组标志值对总体的相对作用程度 5.次数分配数列( )

A.由组距和组数、组限和组中值组成

B.是由总体分成的各个组和各组相应的分配次数组成的 C.包括品质分配数列和变量数列两种 D.可以用团表形式表现

E.可以表明总体结构和分布特征

6. 下列各项中,属于品质数列的有( ) A. 职工按性别分组的数列 B. 工人按工种分组的数列 C. 职工按工龄分组的数列

D. 企业按经济类型分组的数列

E. 企业按利润额分组的数列 7.等距分布数列中( ) A. 各组组距是相等的

B. 标志值的变动在各组之间都是相等的 C. 标志值的变动在各组之间不一定相等 D. 指标值的变动在谷组之间是相等的 E. 指标值的变动在各组之间不十定相等

8. 下列各数列中,属于变量数列的有( ) A. 单项式数列 B. 品质数列 C. 等距数列 D. 异距数列 E. 动态数列

三、填空题

1.统计整理是对调查得到的原始资料进行 、 ,使其条理化、系统化的工程过程。 2.统计整理是把反映 特征的大量原始资料转化为反映 的基本统计指标。 3.统计整理的关键在于 ,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 。

4.将一个变量值做为一组编制的变量分布数列叫 ,这种数列的组数等于 。 5.组距式分组根据其分组的组距是否相等可以分为 分组和 分组。

6.在组距数列中,表示各组界限的变量值称为 ,各组上限与下限之间的中点值称为 。

7.次数分配数列由 和 两个要素组成的。

8.对于连续变量划分组限时,相邻的组限是 的,汇总和组单位数时若没有其他规定,则各组的 值不包括在本组之内。

四.简答题

1.什么是统计分组?它可以分为哪几种形式?

2.为什么说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分组标志的选择? 3.什么是统计分布?它包括哪两个要素?

4.为什么说分配数列是统计整理的重要表现形式,又是统计分析的一种重要方法?

第五章 综合指标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

1. 总量指标又称为( C )

A. 相对数指标 B. 平均数指标 C. 绝对数指标 D. 中位数指标 2. 总量指标是认识现象总体数量特征的( B ) A. 派生指标 B. 基础指标 C. 分析指标 D. 平均指标 3. 下列各项中属于总量指标的是( A ) A. 工资总额 B. 平均工资 C. 人口密度 D. 性别比例 4. 实物指标表明现象总体的( D )

A. 价值总量 B. 劳动总量

C.货币总量 D. 使用价值总量 5. 表示相对指标是用( B )

A. 绝对数 B. 相对数

C. 平均数 D. 序时平均数

6. 反映总体的各组成部分与总体的数量关系的综合指标是( A ) A. 结构相对指标 B. 比较相对指标 C. 时点指标 D. 时期指标 7. 每百户居民拥有电话机数量是( C ) A.总量指标 B. 平均指标

C. 强度相对指标 D. 比例相对指标

8. 职工工资总额预定比去年提高12%,实际提高14%,其计划完成程度为( D )。 A.112% B.114% C. 117% D. 102%

9. 加权算术平均数中的f是( C ) A. 总和量 B.标志总量 C. 权数 D. 标志值

10. 动态相对指标计算公式中的分子所代表的时期称为( B ) A. 基期 B. 报告期 C. 标准时间 D. 计划期 11. 中位数的标志值是总体中( B )

A. 出现次数最多的 B. 处于数列中点位置的 C. 调和平均数 D. 任一位置的 12. 平均差和标准差是( D )

A. 平均指标 B. 统计绝对数 C. 统计相对数 D. 标志变异指标

13. 各所有变量值都减去常数A,那么算术平均数也( C ) A. 增加常数A B. 不变

C. 减少常数A D. 减去 14. 任意变量取值是无限的,如人的身高、体重和企业产量等,这类变量称为( A. 任意型变量 B.连续型变量 C. 离散型变量 D. 整体型变量

15.某单位职工的平均年龄为32岁,这是对( B )的平均。 A.变量 B. 变量值 C. 数量标志 D. 数量指标 二、多项选择题

1. 时点指标的数值是( )

A.不能加总 B.可以汇总 C. 间接计数的 D. 连续登记的 E. 大小和时点间隔长短无关

2. 下列各项中属于时期指标的有( )

A.产品产量 B. 年末人口数 C. 总生产费用 D. 纳税总额 E. 储蓄存款金额

3.在下列各项指标中是强度相对指标的有( )

A.人口出生率 B. 人均占有粮食产量 C. 农业劳动生产率 D.产品单位成本 E. 从业人员平均劳动报酬

4.表示相对指标时,可分别采用( ) A. 绝对数 B. 无名数 C.有名数 D. 平均数 E. 众数

5. 在下列项目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有( ) A.全国人口12.5亿人 B. 我国粮食4.9亿吨 C. 年末“网民”1000万人 D. 全国耕地19.51亿亩

E. 1999年邮政亏损144亿元 6. 众数是( )

) B A. 处于数列中点位置的标志值 B.总体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标志值 C. 用MO 表示 D. 用Me 表示

E. 不受分配数列中极端值的影响

7. 相对指标要求的可比性,主要指对比的子项和母项两者在( ) A. 内容相一致 B. 范围相一致 C. 来自同一总体 D.计算方法一致 E. 计量单位统一

8.成数可以写成( ) A. C.

B. D.

E.

9. 在如下的指标中,平均指标是( ) A.人均占有国内生产总值 B. 人均占有绿化面积

C. 单位产品原材料耗用量 D. 居民平均每人生活费支出 E. 平均工资

10. 比较不同水平的同类现象平均数的代表大小,可采用( ) A. 全距 B. 平均差

C. 标准差 D.平均差系数 E.标准差系数

11. 某城市表明经济状况的结构相对指标( ) A. 非公经济占49%

B. 产产值占61% C.人均GNP45000元 D.人均居住面积15M2

E. 在居民中人均月收入1500元以上的有32% 12. 影响加权算术平为数的因素是( ) A. 权数

B. 总体标志总量

C.分配数列中各组标志值 D.各组标志值出现的次数

E. 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的比重

13. 在下列相对指标中,分子分母可以互换的有( ) A. 积累额/国民收入使用额 B. 积累额/消费额

C. 我国人均储蓄额/日本人均储蓄额 D. 商品流通费/商品流转额 E. 实际完成数量/计划数量 14. 工业增加值是( )

A. 总量指标 B. 时点指标 C.时期指标 D. 价值指标 E.劳动量指标

三、填空

1.综合指标按其反映现象总体数量特征不同分为总量指标、________、________。 2.在已知分配数列________及________时,计算平均指标可采用调和平均数。 3.相对指标有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表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