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升本)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每卷10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一(专升本)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每卷10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14.《西厢记·长亭送别》中“旦唱”的“旦”是指谁?“云”是什么意思?

15.贯穿《前赤壁赋》全文的线索是什么?其文中主客对话的实质是什么? 16.《风波》这篇小说描写了一场什么“风波”?为什么会发生这场“风波”? 17.《风波》中赵七爷和七斤分别具有怎样的形象特征?

18.小说《米龙老爹》先写田园风光,再写米龙老爹的英勇斗争,运用的是什么叙述方法?有何作用?

六、简析题(每题含两小题,共6小题,计18题36小题)

1.阅读李商隐《无题》,回答文后问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三、四句的比兴意义。

(2)五、六句在情感表达上的作用。

2.阅读《李将军列传》中的一段话,回答文后问题:

程不识故与李广俱以边太守将军屯。及出击胡,而广行无部伍行陈,就善水草屯,舍止,人人自便,不击刁斗以自卫,莫府省约文书籍事,然亦远斥候,未尝遇害。程不识正部曲行伍营陈,击刁斗,士吏治军簿至明,军不得休息,然亦未尝遇害。 (1)这里表现了李广将兵的什么特点? (2)这一特点是通过什么方法来凸现的?

3.阅读《张中丞传后叙》中的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也,贺兰嫉巡、远之声威功绩出己上,不肯出师救。爱霁云之勇且壮,不听其语,强留之,具食与乐,延霁云坐。霁云慷慨语曰:?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馀日矣!云虽欲独食,义不忍;虽食,且不下咽!?因拔所佩刀断一指,血淋漓,以示贺兰。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云知贺兰终无为云出师意,即驰去,将出城,抽矢射佛寺浮图,矢著其上砖半箭,曰:?吾归破贼,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 (1)作者选取了哪两个细节刻画南霁云? (2)这两个细节表现了南霁云什么性格特征?

4.阅读郁达夫《故都的秋》中的最后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比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象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1)从这节文字看,北国之秋的特点是什么? (2)最后几句话表现了作者怎么的感情?

5.阅读《寡人之于国也》中的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概括本段孟子王道政治的主要措施。 (2)这里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简要说明。

第13页 共55页

6.阅读《炉中煤》的第三节,回答文后问题: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想我的前身

原本是有用的栋梁, 我活埋在地底多年

到今朝总得重见天光。

(1)本节中的双重象征寓意是什么?

(2)本节中的首句在诗中出现四次,这里采用的是何种修辞手法? 7.阅读《选择与安排》中的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善将兵的人都知道兵在精不在多。精兵一人,可以抵得许多人用,疲癃残疾的和没有训练没有纪律的兵愈多愈不易调动,反而成为累赘或障碍。一篇文章中每一个意思或字句就是一个兵,你在调用之前,须加一番检阅,不能作战的,须一律淘汰,只留下精锐,让他们各站各的岗位,各发挥各的效能。排定岗位就是摆阵势,在文章上叫做?布局?。在调兵布阵时,步骑炮工辎须有联络照顾,将校尉士卒按部就班,全战线的中坚与侧翼,前锋与后备,尤须有条不紊。虽是精锐,如果摆布不周密,纪律不严明,那也就成为乌合之众,打不来胜仗。文章的布局也就是一种阵势,每一段就是一个队伍,摆在最得力的地位才可以发生最大的效用。

(1)用竖线为这段话划分层次,概括各层次的大意。 (2)这段话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简要说明。

8.阅读《爱尔克的灯光》中的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十九年,似乎一切全变了,又似乎都没有改变。死了许多人,毁了许多家。许多可爱的生命葬入黄土。接着又有许多新的人继续扮演不必要的悲剧。浪费,浪费,还是那许多不必要的浪费——生命,精力,感情,财富,甚至欢笑和眼泪。我去的时候是这样,回来时看见的还是一样的情形。关在这个小圈子里,我禁不住几次问我自己:难道这十八年全是白费?难道在这许多年中间所改变的就只是装束和名词?我痛苦地搓自己的手,不敢给一个回答。 (1)“似乎一切全变了,又似乎都没有改变”分别指什么? (2)这段话综合运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试作简要分析。 9.阅读《断魂枪》中的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夜静人稀,沙子龙关好了小门,一气把六十四枪刺下来;而后,拄着枪,望着天上的群星,想起当年的野店荒林的威风。叹一口气,用手指慢慢摸着凉滑的枪身,又微微一笑,?不传!不传!?

(1)这段话用了那些人物描写方法? (2)这段话表现了沙子龙怎样的心态?

10.阅读《论学问》中的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因此,如果一个人写得很少,那么他就必须有很好的记性;如果他很少与人会谈,那末他就必须有很敏捷的机智;并且假如他读书读得很少的话,那末他就必须要有很大的狡黠之才,才可以强不知以为知。 (1)请概括这段文字的大意。

(2)从这段文字来看,这篇文章的语言具有怎样的特点? 11.阅读《种树郭橐驼传》中的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官理非吾业也。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吾

第14页 共55页

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1)这段文字的大意是什么?

(2)文中下乡官吏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12.阅读《报刘一丈书》中的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幸主者出,南面召见,则惊走匍匐阶下。主者曰:?进!?则再拜,故迟不起;起则上所上寿金。主者固不受,则固请。主者故固不受,则又固请,然后命吏内之。则又再拜,又故迟不起,起则五六揖,始出。

(1)这段文字揭露了干谒者和权贵怎样的嘴脸? (2)这段文字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13.阅读《炉中煤》中的两句诗,回答文后问题: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这般模样! (1)“心爱的人儿”喻指什么? (2)“燃到了这般模样”表达了使人怎样的精神? 14.阅读《断魂枪》中的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沙子龙的镖局已改成客栈。

东方的大梦没法不醒了。炮声压下去马来与印度野林中的虎啸。半醒的人们,揉着眼,祷告着祖先与神灵;不大会,失去了国土、自由与权利。门外立着不同面色的人,枪口还热着。他们的长矛毒弩,花蛇斑斑的后盾,都有什么用呢;连祖先与祖先所信的神明全不灵了啊!龙旗的中国也不再神秘,有了火车呀,穿坟过墓破坏着风水。枣红色多穗的镖旗,绿鲨皮鞘的钢刀,响着串铃的口马,江湖上的智慧与黑话,义气与声名,连沙子龙,他的武艺、事业,都梦似的变成昨夜的。今天是火车、快抢、通商与恐怖。听说,有人还要杀下皇帝的头呢!

(1)当时中国出于什么样的时代?

(2)这段文字对沙子龙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15.阅读《答司马谏议书》中的一段话,回答文后问题: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

(1)请说明这段文字中作者的说理步骤。 (2)这段文字采用了何种驳论方式。

16.阅读《氓》中的一段话,回答文后问题: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1)写出这两小节诗中的比兴句及其比兴意义。

(2)从这两小节诗来看,造成女主人公悲剧命运的社会原因和直接原因分别是什么? 17.阅读《陌上桑》中的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湘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

第15页 共55页

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1)这段文字除了描写罗敷的服饰之外,还采用了什么方法来表现罗敷的美貌? (2)在这首诗的开篇,作者为什么要极力渲染罗敷的美貌?

18.阅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1)首句是从什么角度来写边塞风力之强劲的? (2)第三、四两句诗妙在何处?

七、作文(每卷1题,40分)

1,作文命题建议

(1)围绕所给“命题”、“话题”或“材料”,自拟题目,不限文体;

(2)每篇作文800——1000字的汉字符号量;

(3)由组题教师于组题过程中随机命题。

2,作文参考话题(仅供组题教师参考) (1)考场; (2)“斑马线”前的思考; (3)看客心态与公民意识

(4)贫穷和富有; (5)今天,我们怎么做儿女; (6)彩票

附加题(由报考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考生回答,每卷1题,每题含3小题,分值依次为8、6、6分,共20分。计6题。)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请回答:

1. 为这段文字加上标点。(8分)

2. 在这段文字中孔子提出了什么样的政治主张?(6分) 3. 将划线的部分译成现代汉语。(6分)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匈奴大入上郡天子使中贵人从广勒习兵击匈奴中贵人将骑数十纵见匈奴三人与战三人还射伤中贵人杀其骑且尽中贵人走广广曰是必射雕者也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三人亡马步行行数十里广令其骑张左右翼而广身自射彼三人者杀其二人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雕者也

第16页 共5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