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题14《春夜洛城闻笛》诗文鉴赏及考点揭秘(含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部编版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题14《春夜洛城闻笛》诗文鉴赏及考点揭秘(含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四、诗歌对比鉴赏

(一)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2017·江苏初三专题练习】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注】①这首诗是李白被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②落梅花:古代有笛曲《梅花落》,诗人在这里有意用作“落梅花”。

13.赏析诗歌《春夜洛城闻笛》首句中“暗”字的妙处。

【答案】 “暗”字,一方面表达了在宁静的夜晚嘹亮笛声传来得突然,像是悄然无迹的,另一方面照应了“谁家”,让人产生无限遐想。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中的“炼字”,分析字词在诗中用的妙处,好处,首先写出字的含意,再写出所在句子包含的意思,结合语境来分析,点出好处或情感。 “暗”字,隐隐约约,断断续续的意思,曲声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城的每一个角落。 一方面表达了在宁静的夜晚嘹亮笛声传来得突然,像是悄然无迹的,另一方面照应了“谁家”,让人产生无限遐想。

14.下列句中的“望”与“西望长安不见家”中的“望”情感相近的一项是( ) A.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B.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C.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D.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毛泽东《沁园春·雪》)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诗歌中字词所蕴含的情感, “西望长安不见家”中的“望”表现了作者像家

②①

乡长安的方向看去,是描写看的状态,ABD三项的“望”字,都有看见,看到的的意境。 只有C项的“望”,只是单纯的“望”,与“西望长安不见家” 的“望”字情感相近。

15.两首诗都写了听笛,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答案】 《春夜洛城闻笛》紧扣“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是按先闻笛声后生思乡之情的顺序写的;《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是先有情后闻笛,前半部分表达了怀念帝都之情和“望”而“不见”的愁苦,后半部分点出闻笛,从笛声化出“江城五月落梅花”的苍凉景象,借景抒情。

【解析】 本题要求分析诗歌在写法上有何不同, 则需要分别分析出每首诗的表现手法,进而分析出他们的不同点。 《春夜洛城闻笛》的重点是在“闻”字上,谢了作者闻笛的感受,按先闻笛声后生思乡之情的顺序写的; 而《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是先有情后闻笛,前半部分表达了怀念帝都之情和“望”而“不见”的愁苦,后半部分点出闻笛,从笛声化出“江城五月落梅花”的苍凉景象,借景抒情。

【点睛】 诗歌中的表现手法常见的是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此外还在引用典故、烘托和反衬等,根据诗歌具体内容判断。借景和所托之物,在前几句,抒情和言志在最后一句。情,即“情感”;“志”即“志趣”“愿望”“思想”。

(二)阅读诗歌,回答各题。 【2019·江苏初一期中】

(甲)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乙)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32.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的画面。

【答案】 寂静的夜晚,春风习习,不知何人悠悠地吹奏着笛子,笛声袅袅、悠扬,伴随着春风飘散在整个洛阳城。

【解析】 本题考查描绘诗中展现的画面。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玉笛”“春风”

的特点,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33.(甲)(乙)两诗都写到“故园”,试分析所蕴含情感的异同。

【答案】 相同点:都流露作者的思乡之情。 不同点:【甲】诗由己及人,想到此时听闻笛声的游子都会引发浓浓思乡之情;【乙】诗抒写报国与亲情难两全,以及思念亲人,又不愿让亲人挂念的复杂情感。

【解析】 考查对诗歌的分析比较能力。 甲诗春风传来的笛声,吹奏的是表现离情别绪的《折杨柳》触动了诗人乡思的情怀; 乙诗西行途中的旅人形象:“故园东望路漫漫”,在碰到入京使以后,作者久久不语,只是默默凝视着东方,思乡的主题一上来便得到有力的揭示。 他一方面有对帝京、故园相思眷恋的柔情,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豪迈胸襟,柔情与豪情交织相融,感人至深。 都流露作者的思乡之情。

(三)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小题。 【2019·浙江中考模拟】

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中秋闻笛 [宋]朱淑真

谁家横笛弄轻清,唤起离人枕上情。 自是断肠听不得,非干吹出断肠声。

(1)两首诗前两句都写笛声,李诗写出笛声“__________”的特点,朱诗写出笛声“__________”的特点。

【答案】 李诗:清越、穿透力强、悠扬、袅绕、隐约、不真切。 朱诗:轻柔、清脆

【解析】 分析诗歌内容,提取笛声的特点。 李诗:是谁家精美的笛子暗暗地发出悠杨的笛声,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 可知笛声的清越、穿透力强、悠扬、袅绕、隐约、不真切。 米诗:是谁在吹着横笛,传来了阵阵轻快的乐声。我躺在床上凝听着,触动了离情别绪,心潮难平。可知笛声轻柔、清脆。

(2)两首诗都抒发了因笛声产生的情感,内涵却不同,请作分析。

【答案】 李诗主要是通过《折柳曲》引发了思乡之情,而折柳曲本身就是与思乡相关的内容,诗人触景生情。 而第二首是则不同,是因为诗人本身就忧愁,孤独,恰逢中秋这个合家团聚的节日,听着外面热闹的笛声,更反衬出作者的哀怨。

【解析】 分祈诗歌的情感需结合诗歌内容。展开联想和想象,翻译诗歌内容,再体会诗人情感。 一般答题格式:诗敬描绘了一副……的画西,表达了诗人……情感。第一首此诗抒发了作者客居洛阳夜深人静之时被笛声引起的思乡之情,其前两句描写笛声随春风而传遍洛阳城,后两句写因闻笛而思乡。 全诗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合理运用想象和夸张,感情直率真挚又有余蕴,令人回味无穷。 第二首诗人由于思人怀旧而难以入睡,因了笛声而更加伤悲,却有意拓开,说自己的断肠与笛声无关,就使伤心的程度更为加深,蕴含着无尽的辛酸之泪。据此作答。

【译文】

春夜洛城闻笛

阵阵悠扬的笛声,是从谁家中飘出的?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就在今夜,听到令人哀伤的《折杨柳》,有谁的思乡之情不会油然而生呢?

中秋闻笛

是谁在吹着横笛,传来了阵阵轻快的乐声。我躺在床上凝听着,触动了离情别绪,心潮难平。我的愁肠早已断了,再也听不得乐曲;不是因为那笛儿吹奏出断肠的旋律,令人伤心。

【迁移拓展】 诗歌欣赏(一):

中秋闻笛 [宋]朱淑真

谁家横笛弄轻清,唤起离人枕上情。 自是断肠听不得,非干吹出断肠声。

诗词欣赏(二):

塞下曲(其一)

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