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参考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普通心理学参考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2、什么是气质?

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

3、自我意识的结构构成有哪些?

其结构表现在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个方面,自我认识是其中最基础的部分,决定着自我体验的主导心境及自我控制的主要内容;自我体验有强化着自我认识,决定了自我控制的行动力度;自我控制则是完善自我的重要途径,对自我认识、自我体验都有调节作用。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统一于个体自我意识中。

第七章 中小学生态度和品德的形成与培养

作业题:

1、简述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依从、认同与内化三个阶段。

(1)依从。依从包括从众和服从两种。依从阶段的行为具有盲目性、被动性、不稳定 性,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此时个体对道德规范行为的必要性尚缺乏充分的认识,也缺乏情感体验,行为主要受控于外在的压力(如奖惩),而不是内在的需要,依 从则可能得到安全,否则将受到惩罚。可以说,处于依从阶段的态度与品德,其水平较低,但却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阶段,是态度与品德建立的开端环节。

(2)认同。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认同实质上就是对榜样的模仿,其出发点就是试图与榜样一致。 (3)内化。内化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在内化阶段,个体的 行为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具有坚定性。此时,稳定的态度和品德即形成了。

2、简述道德行为的教育策略。

多数未成年人走上犯罪道路都是从不良行为习惯开始的,而初中阶段是不良行为的高发阶段。作为中学德育工作者,要使中学生养成自觉遵守社会道德和行为规范等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最终达到\习惯改变命运\在对中学生道德行为规范养成的教育过程中,一定要针对中学生这一年龄特征进行。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尽量采取激励、引导的方式,尽量避免高压政策,激起中学生的反叛情绪。

3、简述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科尔伯格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理论。三水平是指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六阶段是指每个水平中又可划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 (1)前习俗水平(0~9岁):处在这

一水平的儿童,其道德观念的特点是纯外在的。他们为了免受惩罚或获得奖励而顺从权威人物规定的行为准则。根据行为的直接后果和自身的利害关系判断好坏是非。这一水平包括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在这一阶段儿童根据行为的后果来判断行为是好是坏及严重程度,他们服从权威或规则只是为了避免惩罚,认为受赞扬的行为就是好的,受惩罚的行为就是坏的。他们还没有真正的道德概念。处在这一阶段的儿童对海因茨偷药的故事可能会作出这样两种不同的反应:赞成者认为,他可以偷药,因为他先提出请求,又不偷大的东西,不该受罚;反对者则会说,偷药会受到惩罚。 第二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道德价值来自对自己需要的满足,他们不再把规则看成是绝对的、固定不变的,评定行为的好坏主要看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如他们对海因茨偷药的故事可能会有这样的说法:赞成者会说,他的妻子需要这种药,他需要同他的妻子共同生活;反对者则会说,他的妻子在他出狱前可能会死,因而对他没有好处。 科尔伯格认为,大多数9岁以下的儿童和许多犯罪的青少年在道德认识上都处于前习俗水平。 (2)习俗水平(9~15岁):处在这一水平的儿童,能够着眼于社会的希望与要求,并以社会成员的角度思考道德问题,已经开始意识到个体的行为必须符合社会的准则,能够了解社会规范,并遵守和执行社会规范。规则已被内化,按规则行动被认为是正确的。习俗水平包括两个阶段。 第三阶段:寻求认可定向阶段,也称“好孩子”定向阶段。处在该阶段的儿童,个体的道德价值以人际关系的和谐为导向,顺从传统的要求,符合大家的意见,谋求大家的赞赏和认可。总是考虑到他人和社会对“好孩子”的要求,并总是尽量按这种要求去思考。他们认为好的行为是使人喜欢或被人赞赏的行为。这一阶段的儿童听了海因茨偷药的故事,赞成者会说,他做的是好丈夫应做的事;反对者则说,他这样做会给家庭带来苦恼和丧失名誉。 第四阶段:遵守法规和秩序定向阶段。处于该阶段的儿童其道德价值以服从权威为导向,他们服从社会规范,遵守公共秩序,尊重法律的权威,以法制观念判断是非,知法懂法。认为准则和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因此,应当遵循权威和有关规范去行动。该阶段的儿童听了海因茨偷药的故事,赞成者会说,不这么做 ,他要为妻子的死负责;反对者会说,他要救妻子的命是应该的,但偷东西犯法。 科尔伯格认为大多数青少年和成人的道德认识处于习俗水平。 (3)后习俗水平(15岁以后):又称原则水平,达到这一道德水平的人,其道德判断已超出世俗的法律与权威的标准,而是有了更普遍的认识,想到的是人类的正义和个人的尊严,并已将此内化为自己内部的道德命令。后习俗水平包括两个阶段。 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定向阶段。处于这一水平阶段的人认为法律和规范是大家商定的,是一种社会契约。他们看重法律的效力,认为法律可以帮助人

维持公正。但同时认为契约和法律的规定并不是绝对的,可以应大多数人的要求而改变。在强调按契约和法律的规定享受权利的同时,认识到个人应尽义务和责任的重要性。对于海因茨偷药的故事。赞成者认为,法律没有考虑到这种情况;反对者认为,不论情况多么危险,总不能采用偷的手段。 第六阶段:原则或良心定向阶段。这是进行道德判断的最高阶段,表现为能以公正、平等、尊严这些最一般的原则为标准进行思考。在根据自己选择的原则进行某些活动时,认为只要动机是好的,行为就是正确的。在这个阶段上,他们认为人类普遍的道义高于一切。对于海因茨偷药的故事,赞成者认为,尊重 生命、保存生命的原则高于一切;反对者认为,别人说不定也像他妻子一样急需这药,要考虑所有人生命的价值。

第八章 中小学生学习心理

作业题:

1、什么是学习?

学习,是指通过阅读、听讲、思考、研究、实践等途径获得知识或技能的过程。

2、什么是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就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

3、什么是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以“培养学生具有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态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基本目标;以学生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获得的各种课题或项目设计、作品的设计与制作等为基本的学习载体;以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中学习到的科学研究方法、获得的丰富且多方面的体验和获得的科学文化知识为基本内容;以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自主采用研究性学习方式开展研究为基本的教学形式的课程。

第九章 中小学生人际交往心理与教育

作业题:

1、如何进行有效沟通?

一、给予学生信任,并且搏得对方的信任。 二、适当的关心与适当的批评。

三、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思考问题,理解学生的做法与感受。 四、尊重学生的看法与选择,以博得对方的尊重 五、控制情绪,注意言行举止。

六、平等对待每个学生,不要双重标准。 七、包容与接纳,维护学生的自尊。

八、师生之间时常交流沟通,既是老师,也要成为学生的朋友。

2、什么是人际沟通?

人际沟通一般指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其过程就是人们采用言语、书信、表情、通讯等方式彼此进行的事实、思想、意见、情感等方面的交流,以达到人与人之间对信息的共同理解和认识,取得相互之间的了解、信任,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实现对行为的调节。

3、学校如何指导学生克服自卑心理?

一、正确认识自己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之所以自卑,并不是因为自己不行,而是没有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长处,于是认为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从而形成了对自我的否定。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要经常回忆自己的长处和自己经过努力做成功了的事例,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优点,肯定成绩,以此激发自己的自信心,不要由于某些缺点的存在而把自己看得一无是处,要善于挖掘优点,欣赏成绩,并积极展示出来。 二、多锻炼,多实践 自卑的人往往不敢尝试自己没有绝对把握的事情,在课堂上不敢举手,不敢正视老师和同学,不敢当众表达自己的看法,对别人说的话过于敏感。因此,我们要帮助学生在生活中敢于尝试,敢于正视别人。而正视别人是积极心态的反映,是自信的象征,更是个人魅力的展示。鼓励学生不论是课堂还是其他公众场合,每次都要主动发言,不要在意别人,久而久之,就会习惯别人的眼神和看法,信心也会随之而来,自卑也就在潜移默化中变为自信。教师在工作中要针对自卑的学生,在课堂上多给他们发言和展示的机会,有意加强这部分学生的锻炼。 三、积极交往,增强勇气 自卑的人多数比较孤僻、内向、不合群,常把自己孤立起来,少与周围人群交往,缺少心理沟通,易使心理走向极端。自卑者多参与社会交往,可以感受他人的喜怒哀乐,丰富生活体验;通过交往,可以抒发被压抑的情感,增强生活的勇气,走出自卑的泥潭;通过交往,可以增进相互间的友谊、情感,使自己的心情变得开朗,自信心得到恢复。 四、多关怀,多充实 一个自信的人往往学识渊博,能力也比较强,在生活中就比较有底气,也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而自卑的人往往在学识、能力等方面不如其他人。因此,为了克服自卑心理,就要求学生不断努力学习,锻炼能力来充实自己。此外,教师在工作中要对那些有自卑心理的学生多一些微笑和鼓励,少一些严肃和责骂,多一些温暖和关怀,少一些批评和歧视,让他们看到希望,看到信心。 五、发挥长处,克服不足 一个有自卑心理的学生往往过度注重自己的缺点和不足,看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