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参考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普通心理学参考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普通心理学

第一章 心理学与中学教师

作业题:

1、什么是心理学?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及其影响下的精神功能和行为活动的科学,兼顾突出

的理论性和应用(实践)性。

2、什么是实践性知识?

实践性知识:是指教师在面临实现有目的的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景知识以及与之相

关的知识, 具体地说, 这种知识是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

3、什么是教学操作能力?

教学操作能力主要是指教师在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解决具体教学问题的能力,包括表达能力、课堂管理能力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4、教师应具备哪些教育教学素质?

一、无怨无悔的事业选择 二、为人师表的崇高品德 三、精益求精的专业知识 四、无私奉献的真诚爱心 五、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 六、终身学习的上进意识

第二章 中学生行为的调节与控制

作业题:

1、什么是动机?

动机是由一种目标或对象所引导、激发和维持的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是人类大部分行为的基础。

2、什么是意志?

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调节支配自身的行动,克服困难,去实现预定

目标的心理倾向。

3、什么是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

4、简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及其对教学的启示。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一)马斯洛美国心理学家,他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

需要所引起的,他根据需要的发展水平,把需要划分为不同的层次,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他把不同层次的需要从低级到高级排成梯级,最低层是生理需要,中间层有安全需要、归

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最高层是自我实现的需要。 (1)生理需要。生理需要是人类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他把人类的生理需要作为需要层次的基础或根本,只有这一层次的需要满足了,才会出现高层次的需要。 (2)安全的需要。当生理的需要得到一定满足之后,安全需要就会随之而来。 (3)归属和爱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是在安全的需要得到满足时才会出现的。这种归属和爱的需要包括对社交、归属和认可的需要,给予爱和得到爱的需要。 (4)尊重的需要。马斯洛把尊重的需要分为两大类——自尊和来自他人的尊重。 (5)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的需要层次结构中最高层次的需要。 总之,这五个层次中,生理需要是其他各种需要的基础,只有当人们的一些低层次需要基本得到满足以后,才会有动力促使高一层次需要的产生和发展。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类需要发展的顶峰。各级需要层次的产生与个体发展密切相关,婴儿期主要是生理的需要占优势,而后产生安全的需要、归属的需要,到了少年、青年初期,尊重的需要日益强烈。青年中晚期以后,自我实现的需要开始占优势。但是,个人需要结构的演进是波浪式的,较低一级的需要高峰过去以后,较高一级的需要才能起优势作用。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在教学上极具意义。根据这一理论,制定教学策略时应注意以下两点:(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顾及和满足学生各个方面的需要。 就生理层次的需要而言,教师必须顾及学生的饮食和睡眠的需要。上课时间过久易导致疲劳、困累或饥饿等问题以致影响教学成效。 就安全需要而言,教师不仅要注意教学的物理环境方面的安全,还要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产生的恐惧、过度焦虑和急躁不安的心理。 就社会性需要方面而言,教师必须注意到教学的社会心理环境。学生之间的友谊、忠诚、关心、接纳和隶属感都是属于社会性的需要,教师要为满足学生这类需要,引导建立一个和谐、团结、温暖、亲密的班集体。 就自尊的需要方面而言,教师必须使学生获得尊重,体会到自己在班级里的重要性。学生的荣誉、成就、信心、自由、独立自主等都是教师要特别注意的自尊的需要。 就自我实现方面而言,教师必须使学生感到自己有才干,有潜力,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功。每个人的自我实现方式不同,如有的学生爱寻求挑战,有的学生追求学业上的成就,有的学生则寻求尽一己之力去服务社会,因此教师必须以个别方式满足学生的需要。 (二)针对学生的心理需要,激发他们高层次的学习动机。 一般地说,动机源于需要。需要的层次越高,个性活动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也就越高。现在的教育,存在着严重的以应付考试为目的的倾向,教师引导学生追求的往往是分数。这样做,学生需要的层次是低的,即可能是躲避教师和家长指责的安全需要,可能是追求教师进行一次全班表扬的尊重需要,甚至可能是要求家长物质奖励的生理需要。而要使学生产生强有力的学习动机,就必须激发他们较高层次的社会性需要,如交往的需要、认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和取得成就的需要。

第三章 中小学生认知的发展与教育(上)

作业题:

1、注意有哪些功能?

一)选择功能

注意的基本功能是对信息选择,使心理活动选择有意义的、符合需要的和与当前活动任务相一致的各种刺激;避开或抑制其他无意义的、附加的,干扰当前活动的各种刺激。 (二)保持功能

外界信息输入后,每种信息单元必须通过注意才能得以保持,如果不加以注意,就会很快消失。因此,需要将注意对象的一项或内容保持在意识中,一直到完成任务,达到目的为止。 (三)调节功能

有意注意可以控制活动向着一定的目标和方向进行,使注意适当分配和适当转移。 (四)监督功能

注意在调节过程中需要进行监督,使得注意向规定方向集中。

2、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观察力指人速度敏锐地发现事物细节和特征等方面的知觉能力.观察力是智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活动中不可缺少的能力学生观察力的提高表现为观察类型特征的改变与优良观察品德养成. 1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与任务,是良好观察的重要条件.已有的知识经验会直接影响观察的效果,无论是课外还是实验观察引导学生复习或预习有关的知识是必要的 2充分的准备周密的计划提出观察的具体方法是引导学生完成观察的重要条件.否则缺乏计划性实际观察中会手忙脚乱顾此失彼遗漏重点 3实际观察中应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在观察活动中每个学生的知识经验个性特点心理品质不同观察的效果也不一样,因此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4引导学生学会记录整理观察结果,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写出观察报告日记或作文 5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并汇报观察成果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良好的观察品质 此外教师还应努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与优良的性格特征如学习的坚韧性独立性等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还应教会他们养成自觉观察的习惯

3、如何有效减少遗忘?

(1)及时复习;(2)合理分配复习时间:(3)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4)复习方法多样化:(5)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6)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7)掌握复习的量。

第四章 中小学生认知的发展与教育(下)

作业题:

1、如何开发中小学生的想象力?

一、通过作品欣赏,激发想象力 二、创设教学情境,启发学生想象。三、通过绘画创作,训练想象力 四、走出教室,感悟自然。

2、如何培养中小学生的想象力?

一、让孩子做生活的主人二、尽量让孩子体验各种感觉三、经常和孩子一起做有关想象力的游戏四、鼓励孩子多讲故事多编故事五、指导孩子扩大语言文字积累

第五章 中小学生情绪情感与教育

作业题:

1、什么是情绪?

情绪,是对一系列主观认知经验的通称,是多种感觉、思想和行为综合产生的心理和生理状态。

2、什么是情感?

对外界刺激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如喜欢、愤怒、悲伤、恐惧、爱慕、厌恶等。

3、简述中小学情绪情感的特点。

(一)小学生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1.小学生情绪情感的丰富性不断扩展与学习活动和学校生活相关的事物内容构成了小学生情绪的主要内容。2.情绪情感的稳定性逐渐增强随着儿童进入小学,在集体生活和独立学习生活的影响 下,儿童控制情绪的能力逐渐提高。3.情绪的深刻性不断增加小学生的情绪与学前儿童相比,不但内容上丰富多彩了, 而且其情绪体验也更加深刻了。

(二)中学生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1)情绪和情感丰富而热烈;(2)情绪 和情感易起伏波动,心境转换明显。 (3)情绪和情感的心境化和文饰现象;(4)情绪和情感体验的深刻性和稳定性不断发展

第六章 中小学生个性心理与教育

作业题:

1、什么是个性?

个性是一个人的整体面貌,是精神和气质的全貌,包括世界观、人生观、论理观、道德观、信念、兴趣、能力等等,是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