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苏教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3、全班交流讨论,有人认为插队、闯红灯可以给自己带来方便,也不至于造成什么不良后果。你怎么看?

学生分小组就插队、闯红灯这一行为进行讨论。

教师组织全班学生进行讨论并小结:插队、闯红灯行为,看似给自己带来了方便,其实给他人的正常秩序产生了影响,我们不能只顾自己的方便,而不顾他人的感受。并且闯红灯这一行为可能会给自己带来危险,造成严重的交通事故。因此,不管什么时候,我们都不要为了自己的方便而违反规则。 过渡:有人说,我们在有人看见的时候遵守规则,没人看见的时候就不用遵守规则了,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

4、出示课本第36页上面两幅插图,引导学生看一看并说一说,这两幅图中的人正在干什么?他们这样做对吗?

学生通过交流讨论,认识到他们这样的行为是不对的,这样做既违反了规则,又有损自己的形象。 教师小结:有人看见的时候要遵守规则,没人看见的时候也要遵守规则。日常生活中,只有树立规则意识,养成自觉遵守规则的习惯,才真正称得上是讲文明、有教养的人,正如二面故事中的李女士一样。 5、出示故事,引导学生读一读并想一想:李女士的做法对吗?

引导学生全班分成两个阵营:一个是赞同李女士的做法,一个是反对李女士的做法,两大阵营进行辩论。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辩论,并且维持辩论的秩序,然后小结:李女士的做法是正确的,因为他遵守了规则,我们不应该以各种借口破坏规则,这是一个最基本的底线。因为破坏规则带来的后果,谁也无法预料,谁也无法承受。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个因为不守规则而带来严重后果的故事。

6、出示课本第37页的一个小故事,引导同学们读一读,了解这个故事的内容,并想一想这个故事中的赵某以及赵某母亲的做法对吗?说说你的看法。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这次事件中赵某以及赵某母亲的行为有哪些不对的地方,同时引导学生弄明白正因为赵某不讲究规则,没有遵守野生动物园的规定,而直接导致了这次事件的严重后果。

7、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一说,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不遵守规则的现象和行为,并说一说这些不遵守规则的行为,可能会带来怎样严重的后果。 三、课堂总结

同学们,规则是带电的高压线,容不得一点侥幸和小聪明,我们只有敬畏规则,规则才能真正成为我们的保护伞。

第二单元 做遵纪守法的公民单元复习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认识各种安全标志,了解这些安全标志的图案、名称以及含义。

2、通过学习知道认识这些安全标志的重要性,并且养成在公共场所留心观察各种安全标志的习惯。 3、了解我们身边存在哪些安全隐患,认识到我们要注意避开、远离这些安全隐患。

4、在公共场所,如果发生安全事故,我们该怎样顺利的从这些地方撤离,确保自己的人身安全。 5、引导学生明白不管在哪个公共场所都要注意自己的人身安全,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树立“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的意识。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存在哪些安全隐患,该怎样避开这些安全隐患,懂得在公共场所如果发生安全事故,我们该怎样确保自己的人身安全。

教学难点: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树立“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的观念。 教学准备:课本插图、多媒体课件、安全标志的图片等等。

预习要求:观察我们周围的情况,看一看在我们周围存在哪些安全隐患,我们该怎样避开这些安全隐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在公共场所要遵守安全规范,遵守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不做有可能妨碍社会治安、危害公共安全的事,同时,我们还学习了一些安全标志,知道了这些安全标志的名称、形状、颜色、含义。

2、相机出示一些安全标志,引导学生说一说这些安全标志的名称、含义。

3、教师引导:除了我们上节课学到的那些安全标志之外,安全标志还有很多很多,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安全标志。

4、揭示课题:5、注意公共安全 二、识记安全标志——下篇

1、教师引导:安全出口标志,能帮助我们找到安全通道的方向;消防栓标志,提示我们附近有灭火设备………这些安全标志可以保障我们的人身安全,我们要注意识记,养成在公共场所留心观察各种安全标志的习惯。

2、学生自由读一读课本第29页的几幅插图,进一步认识这些插图上的安全标志及其含义。 上面两幅图揭示的是地铁、商场和超市等公共场所都有的安全出口标志。

教师特别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出口标志有好几种,虽然图案不一样,但表示的含义都是安全出口。

中间两幅图上的标志是提醒我们此处有危险,不要靠近,这些标志一般在电、火的旁边,或者易爆易燃物品旁边。

下面两幅图上面有很多标志,这些标志是提醒我们在公共场所,必须遵守相应的安全规范。

3、教师相机引导学生仔细看最后一幅插图,分别说一说这幅插图上有哪些安全标志?这些标志分别表示什么含义?

4、全班讨论交流:在公共场所,你有没有留意过安全标志?今后你打算怎么做?

5、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打算,教师引导学生要注意养成在公共场所留心观察各种安全标志的习惯。 三、远离危险

1、教师引导:在公共场所,常常存在一些安全隐患,那么遇到这些安全隐患,我们该怎么做呢? 2、出示课本第30页的五幅插图,引导学生看一看,想一想,公共场所出现这些安全隐患,我们该如何去做?

3、全班交流讨论,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一说,在我们周围的公共场所中存在着哪些安全隐患?我们该怎样避免这些安全隐患?

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起,寻找自己身边的安全隐患,并且对这些安全隐患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过渡:同学们,如果哪一天公共场所发生了安全事故,我们该怎么做呢?

4、出示课本第31页的四幅插图,引导学生看一看,初步了解公共场所发生安全事故时的混乱的场面,然后了解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该如何去做,才能确保自己的安全?

5、全班交流讨论,教师相机指导:在公共场所,如果发生安全事故,首先一定要保持冷静,听从工作人员的指挥;其次要掌握正确的方法,才能够让我们顺利的脱离危险。 6、引导学生交流逃生中的正确方法。

学生先说一说书上提示我们的一些逃生方法,然后再联系我们的生活实际说一说自己还有哪些好的逃生方法?

当危险发生的时候,千万不要乘坐电梯。

当危险来临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第一,不要舍不得自己的财物。 在一些陌生的公共场所,一定要跟着安全出口的标志离开危险场所。

7、教师小结:总之,在公共场所,如果发生安全事故,要时刻记住“安全第一,生命至上”,一定要保持冷静,还要掌握正确的方法,这样才能够顺利的脱离危险。 四、课后延伸

思考:在电影院、体育场、集市等人流量大的地方,我们该怎样注意安全?

7、让社区更美好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通过“愿我们的社区更美好”活动,使学生知道社区建设需要每个人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

(二)能力目标 通过演讲、为社区建设设计蓝图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为社区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议,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区建设的意识,增强学生的公民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走进社区,发现社区的优点与不足。 (二)教学难点

1.怎样写演讲稿。 2.演讲会的成功举办。 教学方法 探究式教学方法,讲解法,活动法。

教学媒体 1.走进社区时,学生应随身携带纸笔,便于记录。 2.举办演讲会所需场地,用具等。 3.展览优秀作品所需相关物品。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结构与过程 第一课时 (课堂导入) 自然导入法。

师: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同学们都已经对我们的社区有了一定的了解,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社区,近距离的去看看,我们的社区有哪些优点,又有哪些不足,请同学们把你看到的简单记下来,等到我们考察回来后,再把它们整理出来,写一篇题为“假如我是社区负责人”的演讲稿,看看谁提的建议好。 (讲授新课)

生:(在教师的带领下,走出教室,走进社区,用眼睛去观察,用纸笔做记录)

师:(不要过多的干涉学生,只需在一旁指导,让他们自己去观察,自己去发现问题。切记要注意学生的安全和纪律问题,不要到危险的地方去。考察范围的大小取决于教学时间。)

师:通过这次考察,同学们都收获满满的,纸上都记了不少自己发现的问题。课下就请同学们把它们整理成一篇演讲稿,题目是“假如我是社区负责人”。记住,演讲稿跟我们平常说话不同,不能想到什么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