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新课程改革提供有力师资保障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为新课程改革提供有力师资保障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和课程管理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创新和突破,对广大教师和教育管理者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更高的要求。它需要广大教师树立一种新的教育观念,改变长期以来习以为常的教育方式和教学行为,成为学生学习发展的指导者和促进者。适应课程改革新的要求和教师的实际需求,要进一步改进教师培训模式,坚持培训、教研、教改相结合,坚持短期面授与长期跟踪指导相结合,坚持集中培训与校本研修相结合。前不久,师范司组织北师大、首师大、华东师大和南京师大等院校采取“送培下省”的方式,采取“问题式”的培训方法,为山东、广东、宁夏、海南等省区举办了国家级研修,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要认真总结和借鉴各种有效的、好的经验,不断将新课程培训工作引向深入。 要创新教师培训的方式和手段,加快推进“全国教师络联盟计划”,构建“天网、地网、人网”相结合、系统集成的教师培训网络体系。我们要将新课程师资培训纳入到全国网联计划,本着“边建设、边使用、边完善”的精神,充分发挥卫星电视和计算机网络等现代远程教育手段的作用,保证培训质量,提高培训效益。尤其是要注重探索和运用远程教育手段,配合目前正在进行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开展好农村教师新课程培训。

要切实加强新课程优质培训资源的开发和应用,建立新课程

第 5 页

优质培训资源共建共享的新机制。要加强新课程培训资源的统筹规划和管理工作,建立严格规范的新课程培训资源建设、遴选和评审机制,按照“编审分开,公开招标,专家评审,严格把关”的原则,确保将优质资源应用于新课程教师培训。

教育者要先受教育,培训者要先受培训。只有高素质的培训者,才能有高水平的培训工作。要在高等院校、教师培训机构、教研室、教科研部门和中小学教师中遴选一批既具备先进教育理念,又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优秀教师,建设一支以本地区专家为主、数量充足、相对稳定、高素质的新课程培训者队伍。教育部将继续有计划、有步骤地为各省(区)培训新课程的培训骨干。各地教育部门也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骨干培训者的培训,充分发挥他们在新课程培训和实施新课程改革中的带头和示范作用。

抓好新课程骨干培训者国家级培训,是保证全国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环节之一,也是推进全国新课程培训工作健康开展的有效经验之一。由教育部直接组织新课程实验省骨干培训者国家级研修,其意义就在于:一是为各地开展新课程培训培育“种子”,输送骨干力量;二是集中优质培训资源,探索培训模式和方法,为各地开展新课程培训起到示范作用。

希望参加这次高中新课程国家级研修班的各位老师珍惜这

第 6 页

次学习机会,认真参加研修,深入理解高中新课程,积极探索新课程培训的有效模式,努力提高培训的能力和水平,为我国高中阶段的教育改革和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第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