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五六年级实验操作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小学科学五六年级实验操作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备注: 1、注意在试验中要采用新电池。 2、试验时要注意安全。 3、为了减小试验的误差,每个实验最少做3遍。 试验记录单 电 流 次 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平均值 一节电池 三节电池 试验记录单 匝 数 次 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平均值 10圈 20圈

5、用杠杆演示仪演示杠杆的作用(英大鹏整理)

实验一:

【实验目的】验证杠杆省力、方便的作用。

【实验器材】杠杆及支架,50克钩码若干,弹簧秤,铁丝挂钩(或细线),格尺。 【实验步骤】

(1)如图(a)所示,在杠杆的a处挂上三个钩码。在b处用弹簧秤向下将杠杆拉住,

可以看到弹簧秤的示数约1牛顿。如果在c处用弹簧秤向下将杠杆拉住,则弹簧秤的示数只约0.5牛顿。如图(b)所示,如果在杠杆上与a同侧的d处用弹簧秤向上拉住杠杆,则弹簧秤的示数约0.7牛顿。

实验表明,无论动力作用在杠杆何处,只要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则动力总小于阻力。所以,动力臂比阻力臂长的杠杆是省力杠杆。

(2)如图(a)所示,在杠杆的a处挂上二个钩码,在b处用弹簧秤向下拉住杠杆,可以看到弹簧秤的示数约2牛顿。如果用弹簧秤在a的同侧c处向上拉住杠杆,如图(b)所示,则弹簧秤的示数约4牛顿。

用弹簧秤把杠杆缓缓拉高水平位置(如图中虚线所示),可以看到动力作用点移动较小距离可使阻力作用点移过较大距离。

实验表明,无论动力作用在杠杆的何处,只要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则动力必定大于阻力。所以,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杠杆为费力杠杆。但是使用费力杠杆时,可以减小动力移动的距离。

(3)如图所示,在杠杆的a处挂上几个钩码,在与O等距离的另一侧b处也悬挂相同质量的钩码,可以看到杠杆恰好是水平平衡状态。

实验表明,当动力臂和阻力臂相等时,动力和阻力相等。天平就是等臂杠杆。 【数据】 钩码个距离支点格测力计示距离支点格测力计移动距用力方数 数 数 数 离 向 【结论】 动力臂比阻力臂长的杠杆是省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杠杆为费力杠杆。但是使用费力杠杆时,可以减小动力移动的距离。当动力臂和阻力臂相等时,动力和阻力相等。天平就是等臂杠杆。 注意事项:

1. 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先要调节两端的平衡螺母,若发现杠杆左端下倾,应将左侧螺母向右__(填)移动或将右侧螺母向_右_(填)移动?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向右移动的方法是向里侧转动螺母。

2. 选择的弹簧秤的最大量程≥最大阻力× 最大阻力臂。 3. 实验完毕后整理仪器。 实验二:杠杆作用的实验

【实验目的】 杠杆是利用直杆或曲杆在外力作用下,围绕杆上固定点———支点转动的简单机械。本实验指导学生认识杠杆的以下几种作用: (1)传递力的作用;

(2)改变用力方向的作用;

(3)省力(但费距离)或省距离(但费力)的作用。

【实验器材】 杠杆尺两把(把杠杆尺均分为十二格,在每个刻度处打一个孔)、直尺、测力计、钩码、铁丝钩。 【实验步骤】

(1)把支架的钉子从两根杠杆尺的第6孔位(孔位从左往右数)处穿过,让该处作为支点,使两根杠杆尺保持水平。后面的杠杆尺不动,作为对照物,在前面的杠杆尺上悬挂重物和测力计。

(2)在杠杆尺第1孔位处,用铁丝钩悬挂一个50克重的钩码;把测力计钩挂在杠杆尺的第11孔位处,手握测力计,向下用力拉,可以把重物(钩码)向上撬起。找出杠杆尺上的重点、支点和力点。(挂钩码的第1孔位为重点,中间第6孔位为支点,挂测力计的第11孔位为力点。)

(3)通过测力计向下用力,可以把重物向上撬起,这说明杠杆有传递力和改变用力方向的作用。观察测力计的读数,约在50克左右,说明这时既不省力,也不费力。用直尺测量重点上升的距离和力点下降的距离,可知上升、下降的距离大致相等,说明这时既不省距离也不费距离。

(4)不改变重点和力点的位置,观察将支点移至第5、4、3、2孔位时,把重物撬起来(每次撬起同样的高度),测力计上的读数和重点、力点升降的距离。通过以上实验可以知道:支点越向重点靠近(同时也就使支点离力点越远),测力计上的读数越小,即越省力;力点下降的距离比重点上升的距离越大,即越费距离。

(5)不改变重点和力点的位置,观察将支点移至第7、8、9、10孔位时,把重物撬起来(每次撬起同样的高度),测力计上的读数和重点、力点升降的距离。通过以上实验可以知道:支点越向力点靠近(同时也就使支点离重点越远),测力计上的读数越大,即越费力;力点下降的距离比重点上升的距离越小,即越省距离。

【实验结论】

动力臂比阻力臂长的杠杆是省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杠杆为费力杠杆。但是使用费力杠杆时,可以减小动力移动的距离。当动力臂和阻力臂相等时,动力和阻力相等。天平就是等臂杠杆。 实验三:杠杆作用的实验

【实验目的】 杠杆是利用直杆或曲杆在外力作用下,围绕杆上固定点———支点转动的简单机械。本实验指导学生认识杠杆的以下几种作用: (1)传递力的作用;

(2)改变用力方向的作用;

(3)省力(但费距离)或省距离(但费力)的作用。为了使学生体会到这些作用,最好选用重一点的物体,让学生亲自用杠杆去撬或抬,此外还可以利用杠杆尺、测力计进行一些定量的实验。

【实验器材】 装满学习用具的书包、长1米左右的木棍(把木棍等分为8~10份,画出等分线)、椅子。 【实验步骤】

(1)把木棍的中间架在小椅子背上,一端挂上重物———书包,用手握住另一端,慢慢往下压,能把书包撬起。引导学生找出杠杆的支点、力点和重点。 (2)在力点处用力向下压,力就通过杠杆传递到杠杆的另一端,把重物向上撬起。这说明杠杆有传递力的作用,还有改变用力方向的作用。

(3)使支点向重点靠近,支点每向前移动一格,撬动一二次,每次把物体撬起同样高度,会感觉到支点距离重点越近(即支点距离力点越远),越省力,但手(力点)移动的距离也越长,即越费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