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验方 - 肠胃科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民间验方 - 肠胃科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中药、压穴可解便秘

台湾约有一百万人为便秘所苦,中医师指出,便秘可透过中医药的调理体质、针灸或按摩穴位,达到维持排便顺利的效果。

中医治疗便秘的特色在于能与五脏功能相结合,籍由调和五脏的功能来达到大便通畅的效果,绝不仅是一种便秘的问题而已。而除了用药之外,还可用针灸与按摩来加强疗效。

按摩手法可以指压天枢穴治疗便秘,在大便时用左手指点压天枢穴,即肚脐左侧约二寸处(约成人的三指幅)一分钟左右,到有明显的酸胀感,然后摒气以增加腹压,即可排便。这个位置由于靠近结肠,效果会比右侧明显。

至于平时的按摩有多种手法,最好是能够全部做完,包括仰卧放松,自然呼吸,意想直肠,先在腹部以神阙为中心单手顺时针、逆时针各按摩五十次,然后双手中指以较强手法按摩天枢穴,顺时针、逆时针各按摩五十次;最后双手中指揉按足三里、上巨虚,顺时针、逆时针各按摩五十次。足三里是阳明胃经下合穴,上巨虚为大肠经下合穴,长期按摩还有养生的效果。

如果只做一项,以天枢穴为优先,其次则是足三里,最好至少做到这个穴位的按摩。 平性的「三仁通便茶」则是一种通用的药茶,用杏仁、柏子仁、火麻仁各十二克(约三钱),将三味一同捣烂,放杯中用沸水冲泡,加盖闷十分钟后当茶饮用,可连续冲泡三至五次,当天吃完,一般十天是一个疗程。

至于饮食上也要小心选择,容易上火者,可多吃芝麻、麻油、葵花子、柏子仁、火麻仁、桑椹子、蜂蜜等养血润肠食物及药食兼用的食材,且忌食烟、酒、浓茶、辣椒等刺激性食物。若是容易疲倦、手脚冰冷者,可多吃核桃仁、肉苁蓉、韭菜、人参、黄耆、山药、山萸、红枣等食物及药,但忌食浓茶。

(郭世芳.台湾奇美医院中医师)

腹肿症(叩之如鼓鸣者)

治方:

大蒜一颗。名大蒜去根皮裹绵使温热放入肛门冷则换之如此数次即愈。

治痧症

阴痧、阳痧、斑痧、绞肠痧等症,初起多数腹痛,亦有不痛,只觉昏闷饱胀,切忌吃姜,一入口则不能救治,刮痧法择一个光滑磁碗,另备热水一碗,入一、二匙麻油,令其暖而且滑,以双手覆执其碗,由上向下刮之,切忌倒刮,少刻则觉腹中胀滞下行,始而有声,接之大响,大泻如注,腹痛渐止,睡后周身发痒,或起疙瘩而愈。

又方:刺少商穴委中穴二处,出血即愈。

又方用明矾二三钱,调阴阳水服之即愈。此物能升清降浊,故奏效神奇。存心济世者宜常备救急。

又方:取生芋头食之,快餐一个即愈,寻常腹痛食之亦效。(若非莎症生涩难食,是痧,食之味美)。

膨胀经验方

民国五十七年(一九六八年)十月,回国(台湾)至大觉寺受戒,时有临济寺明性法师病:肝硬化、腹胀如鼓、兼之气满上攻,致心脏受迫而感隐隐作痛,六脉虚浮而带数象,独肝脉弦硬,症已至危急之候,筹思再三为拟后方,服药后之翌日,腹胀见消而见脚肿,审为气虚下陷所致,急用人参一两煎汤,服后其肿自消,以后复诊,均以原方随证加减,连进三十余付痊愈。

附方如下:

木香、砂仁、没药各一钱,陈皮一钱五分,白芍、枳实、草果、茯苓、大腹皮、厚朴、乌药、槟榔、人参各二钱,蒲公英、黄耆各五钱,沉香五分,生姜引。

以上药物用水煎服,一刘可煎三次,分早、午、晚各煎一次温服。 说明:

膨胀者,即水鼓症,亦名单腹胀。最为难治,有气、血、虫水之别,治宜疏肝理气,开郁散结,行水降逆,清热利湿,并兼服正气。

方中木香、砂仁、陈皮、草果行气温中,鸟药、沉香理气降逆,厚朴、枳实散满消肿,腹皮、槟榔、茯苓分利二便,没药散瘀消肿,蒲公英消炎解毒,芍药柔肝止痛、养血敛阴,人参、黄耆补气,对气郁血滞而引起之肝硬化最为对症。

编者按:此为明仪法师行医多年之经验良方。

珍馐虽美味腹胀难消受

许多人对珍馐美味大快朵颐之际,常有后遗症出现。除了急性肠胃炎等胃疾之外,腹胀是另一常见的症状,慢性病因而恶化者,亦不在少数。

腹胀的感觉虽然不是重要的疾病,但发作起来,着实令人难过,甚者睡卧不宁。接下来为了拚选举,大小餐宴不断,一直到年节的尾牙、年夜饭及冬至,此情况只有更甚而不稍减。

腹胀是消化不良的症状之一,除腹胀外,消化不良亦包括了腹痛、恶气、泛酸、心灼热感等症状。

消化不良症可分为结构上的异常,如消化性溃疡、胃食道逆流、药物引起,其次有胆道疾病、胰脏炎等,较少见的有腹部恶性肿瘤、代谢性及某些特发性疾病;功能性消化不良,形成原因和肠胃蠕动不佳有关,常与个人体质或心理因素,或是外在的影响如生活压力、缺少运动、饮食不正常、某些食物等有关。

在小儿方面,由于喂食习惯不良,选用的奶粉不佳,亦为原因之一。

除消化不良症外,焦虑、紧张、大肠激躁症、吸收不良症候群、感冒、鼻涕倒流、肠胃炎、乳糖不耐症、长期腹泻或便秘、不知不觉中吞下大量空气,也是腹胀常见原因之一。

此外,肝肿大、肝硬化、腹水、胆囊疾病、开刀后的肠粘黏、胃切除后引起的并发症、糖尿病神经病变、泌尿系统的排尿功能失常、肠阻塞、腹部急症、肝癌、大肠癌、子宫肌瘤、卵巢肿瘤等,亦可造成腹胀。

关于腹胀的治疗,除了吃消胀气的药物之外,还当以找出原因为主。少吃会造成胀气的食物,如豆类、啤酒、洋葱、脂肪、枣类、甘藷、小麦、白果、山药、芋头、栗子、柿子、汤圆、油饭、粽子、汽水、咖啡、红茶等。

此外,不要运动之后立刻喝冰水;不要冷、热食交替;少吃冰品、辣、炸等食物;吃饭时不要说话、吞咽口水及大量空气;进餐中不要喝太多汤汁及饮料;不要大口或以吸管喝饮料;不要常口含糖果或咀嚼口香糖;吃饱后要稍微走一下,不要立刻坐下;要养成每天排便

的习惯;避免一下子吃下太多的高纤维食物,像大量的青菜、橘子、柳丁,以免肠道无法负荷,造成肠阻塞。

最后,吃些乳酸饮料、寡糖类,帮助消化;生活作息要规律正常,多运动。 中医治疗腹胀除找出病因外,可在「腹满」、「痞症」等范畴参考。

症属脾虚气滞者,可治以香砂六君子汤;属肝气郁滞者,可治以柴胡疏肝散;属肝郁脾虚者,可治以逍遥散;湿邪蕴结者,可治以平胃散或胃苓汤;寒湿犯脾者,可用理中汤;属湿热蕴结,寒热夹杂者,可使用半夏泻心汤;外感寒湿,内有湿邪者,可使用藿香正气散或厚生半人甘汤;食积者,可使用保和丸或五积散。

此外,可选用神曲粉、莱服子、炒山楂、陈皮、麦芽、玫瑰花适量,以热开水冲服治之。 (田安然.台湾台北市立中医医院内儿科主任医师) (2003年10月16日)

治腹泻特效方

甘草一钱,黄苓三钱,白芍二钱。

用一碗半水,煎八分汤,服之印立刻止泻,如系大泻,连服二剂,亦可痊愈。

【又方】番石榴叶(过老叶不用,中幼叶均可)摘二十五片至三十片和番石榴皮五至七个(去种子),洗净合清水三碗,用文火煎一小时服之,灵效如神。勿论轻重,服后上林休息,经过十二至二十小时即愈。服后禁食油腥糖蛋等。如没有番石榴,仅用番石榴叶三十五至四十叶亦效。

治久泻特效方

患此症者,大多系由元气下陷,大肠不行收令。其方有二: 【第一验方】1.白术二两。2.白茯苓二两。3.煨肉蔻一两。4.小回香一两。5.破故纸二两。6.木香五钱。另购红枣七个,生姜一小块备用。

白术用少许土炒四、五分钟,去土,和上述2至6共研细末,每晨空心时,用红枣和生姜两味,配一碗水煎半碗汤,送服药末三钱。此方对每早必泄泻二、三吹,甚至更多次患者甚效。

【第二验方】黄实二两,淮山药二两,猪肚一个。猪肚破开洗净,将上述两味药装入猪肚内,用线缝合,放在容器内,隔水蒸约一时半,去药渣吃猪肚。此方对每早必泄泻一、二次患者甚效。

(素食者酌情参考)

治脾胃虚弱大便不实特效方

凡患此症者,下元虚冷,肠鸣腹胀,四肢无力,瘦弱面黄;或经年痢疾腹痛;或肾虚泄泻,清晨溏泻,经年不愈,皆可用本方治之。

吴萸五钱,补骨脂二两,肉豆蔻一两,五味子一两。

上药共研为末,于每晨空心时,用开水送服一钱五分,服完为止。中、轻症者。药未服完即愈,如较重症,须于每早晚各服一钱半,最多也不过服完便愈。

注意事项:忌食荤腥、较厚味、生冷物等,及戒房事。

治吐泻特效方

本方专治食物不慎伤坏胃肠而吐泻不止,甚至闹成胃炎患者,屡试屡验,确是灵验的神方。

茯香二钱半,柿蒂二十个,鸡内金二钱,马茶金二钱,陈皮二钱,细辛一钱半,万曼子二钱,槟榔二钱,五宅茄二钱,甘草片一钱,蝉蜕一钱牛,生姜三片,红豆壳二钱。

水二碗,煎八分,渣一碗八煎七分。小孩份量减半。

5撇步消除一肚子气

胀气是常见的小毛病,但往往造成生活上的困扰。腹胀是自觉腹部胀满不适的一种病症,属消化不良之一。

造成消化不良的原因,除因消化性溃疡、胃食道逆流、胆道疾病、胰脏炎等结构上的异常等病因外,50~60%找不到任何胃肠道的器官性病变,称为「功能性消化不良」。

功能性消化不良多因饮食不节,如暴饮暴食,以致食物积滞肠胃,消化不良;或恣食辛辣、烧烤、肥甘厚味,以致湿热内蕴,阻碍肠胃气机运行。

因食积阻滞胃肠者,常见腹胀较严重,按了会有疼痛感,排便气味臭,伴随有恶心,嗳气有酸腐的气味,甚或呕吐、大便臭秽黏稠,夹有不消化的食物残渣等实证。

此外,若肠胃机能不佳,或长期吐泻等疾病耗损元气,或喜欢吃冰冷寒凉食物,造成脾胃阳气虚弱,气机郁滞,临床上可见肚腹胀满,但按之柔软,喜温喜按且按后较舒服,伴有食欲不振,面色萎黄,倦怠乏力,四肢不温,大便稀软或腹泻等虚证。

由于腹胀的病机关键是胃肠气机阻滞,治疗上以行气消胀为原则,但必须辨别虚实而随证治疗,实证患者宜消食导滞,可选用保和丸。

常用的行气消胀类中药,如陈皮、枳壳、厚朴、木香、砂仁等,容易耗损正气,在症状解除后即停服,不宜长期服用,尤其对虚证患者,须以健脾补气为主,可选用四君子汤、理中汤。

虽然多数消化不良所致的腹胀并非严重疾病引起,但若症状持续未见好转时,则应立即就医诊治,排除可能的器质性病变而给予适当的治疗。

另外,肠胃功能不佳的人平时就应调治,找合格的中医师根据体质予以诊治用药,并准备一些适合自己体质的常备药物,以备不时之需。

(廖婉绒.台湾台北市立中医医院内科医师) (2003年10月3日)

治小儿五色痢特效方

小儿患五色痢,其症状青色者,系属「惊」,黄色属「食积」,色白则属「虚寒」,色赤者,属「积热」。若其色如鸡肝,或成片而下或黑血相和者,难治甚至不治。

地榆一两,白茯苓一两,黄柏一两。

首先把地榆烧成炭研末,其次将白茯苓、黄柏共研细末,混合均匀,每晨空心用白开水迭服一钱,便可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