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作业参考答案(1-4全)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社会学概论作业参考答案(1-4全)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社会和后工业社会__论。

64.社会学家、未来学家托夫勒把目前新技术、新材料的开发应用称为“ 第三次浪朝 ”。 二、单项选择题

16.我国的基本国策是( B )。

A.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B.计划生育 C.缩小城乡差别 D.贫穷问题 17.社会工作是指( A )。

A.推行和实现社会保障制度的工作 B.本职工作之外为群众服务 C.没有报酬的为群众服务的工作 D.国家组织的社会服务工作

18.“社会是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直线式发展”。这是社会变迁中的( A )的观点。

A.社会进化论 B.历史循环论 C.社会均衡论 D.历史三阶段说 19.《第三次浪潮》一书的作者是( B )。

A.丁伯根 B.托夫勒 C.佩切伊 D.贝尔

20.不发达国家只有脱离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联系才能摆脱不发达状态,这是哪一种现代化理论的观点?( C )。

A.信息社会论 B.社会趋同论 C.依附理论 D.后工业社会论 三、名词解释

1、习俗:是人们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逐渐形成并共同遵守的风俗、习惯。 2、违规行为:违反了某些规定的行为。

3、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造成的影响。

4、社会保险:是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在劳动者或全体社会成员因年迈、疾病、伤残或由于其他原因而丧失劳动能力从而生活发生困难时,向其提供物质帮助,保证其基本生活需求的一种保障制度。

5、社会救济:社会救济是指国家和社会为保证每个公民享有基本生活权利,而对贫困者提供物质帮助。

6、抽样调查: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从全部调查研究对象中,抽选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并据以对全部调查研究对象做出估计和推断的一种调查方法。

四、简答题

1、简述马克思主义社会变迁理论。

9 / 10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变迁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中主要论题之一。(1)社会的变迁,归根到底是由社会的经济基础发生变动而引起的。(2)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或快或慢地要发生变革。(3)随着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生活方式,也就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4)当社会的上层建筑所维护的是先进的经济基础时或所瓦解的是腐朽的经济基础时,它对社会起推动作用;相反,当它所维护的是腐朽的经济基础时或破坏的是先进的经济基础时,它对社会发展就起阻滞作用。这就是社会的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作用概括的结论。

2、简述社会现代化内容。

答:社会现代化是现时代社会变迁的新形式,是有计划的社会变迁。它是以经济发展为核心,包括

政治,法律、社会结构、心理、文化等多方面的全面性发展进程。 社会现代化作为一个大系统,它是由以下一系列子系统组成的:(1)工业化;(2)城市化;(3)民主化;(4)管理科层化;(5)社会结构分化;(6)人的现代化;(7)生活方式的世俗化。

3、简述科瑟尔的功能冲突论。

答:(1)强调社会冲突的功能,从结构功能观点的框架内来讨论社会冲突。 (2)主张社会体系内每一部门都是相互关联的,并回出现紧张、失衡和利益冲突等现象。

(3)

冲突有助

与巩固一个松散的具有结构性的团体。

(4)一个失去整合的社会,如果同另一社会发生冲突,很可能又会成为一个整合的核心。

五、论述题

论述观察法的特征和类型。

答:1.观察法是调查者通过耳闻目睹收集和积累具体、生动的感性资料的方法。

2.科学的观察具有以下特征:(1)观察者必须有一定的研究目的或假设,有目的的去观察;(2)观察者事先划定了一定的观察范围,包括观察内容和空间;(3)实地观察要有系统、有组织地进行,即事前要有详细的观察计划方案;(4)对观察到的情况要客观地记录;(5)对观察到的现象和结果,必须通过验证才能下结论。

3.观察法的类型。(1)参与观察与非参与观察。调查者亲身加入到调查对象所处的社会群体之中“成为”其一分子,直接参与该群体的动,同时又保持着客观态度进行观察,以获得资料的方法称参与观察。非参与观察是调查员以旁观者的身份对调查对象进行观察的方法。参与观察了解资料深入、细致,调查者受约束多。非参与观察受约束少,了解情况比较表面。(2)结构式观察和非结构式观察。结构式观察是按照事先制定好的观察计划进行的观察。其特点是观察过程标准化,获得的资料比较系统,非结构式观察则事先对观察范围和程序不作严格规定,而依现场的实际情况随机决定的观察方法。前者适用于对调查对象有较多了解,调查对象较为稳定的情况。后者则常用于对调查对象了解不多的情况。

10 / 10